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600)

端木纭和端木绯福了福后,就退下了。姐妹俩手牵手地回了湛清院。

买到了马场的端木纭可说是又了了一桩心事,她当天就写信去了闽州,询问外祖父这马场该怎么经营等事宜。

闽州的信还没来,天气越来越热,端木绯又开始了闭门不出的日子,只靠着端木宪和碧蝉来得知府外的事。

比如谨郡王府的蓝大姑娘定亲了;

比如御马监的掌印太监被岑隐撤了,岑隐又从司礼监调了一人去御马监掌事;

再比如六月十四日,皇帝下了旨,要去冀州的宁江行宫避暑。

为了避暑的事,涵星特意来了一趟端木家。

“绯表妹,这小日子过得也太舒坦了!”涵星说着,舀了一勺甜蜜冰爽的冰雪冷元子入口,满足地眯了眯眼。

随着天气变热,屋子里的冰盆已经从一个加到了两个,小狐狸和小八哥除了早晚,也都躲在屋子里,不愿出门了。

“是啊。”端木绯笑眯眯地直点头,也捧着一碗冰雪冷元子,一口接着一口,冰凉的冷饮入腹,觉得通体舒畅。她的日子就是这么舒坦,所以涵星就别劝她出门了。

涵星当然看得出端木绯的心思,但还是道出了此行真正的目的:“绯表妹,随本宫一块儿去宁江行宫避暑吧。”

“绯表妹,每天在湛清院里多无趣啊,就这么大点地方,去了宁江行宫,我们可以去清凉殿住,清凉殿可凉快了!”

“等傍晚太阳下山后,我们还可以去湖上泛舟,去马场遛马。”

“我们可以和大皇姐她们一起玩木射、投壶……”

涵星努力地列举着避暑的种种好处,端木绯也被说得有一丝心动了,她闷在府里好些日子了,都快把窗外的叶子都数完了……

不过,宁江行宫也还是热了点,不是避暑的最佳选择,封炎去蒲国那才真的叫避暑呢!

端木绯下意识地抬眼望向了窗外碧蓝的天空,思绪渐渐飘远了。

算算日子,封炎是不是已经到了蒲国呢?

第314章 迫切

六月二十六日午后,以封炎为首的大盛使臣团历经七千多里的漫长旅程,横穿大盛数州,经过西北大漠孤烟、黄沙莽莽之地,终于抵达了蒲国的都城金逻城。

相比于大盛的炎热,这里的气温恰到好处,温暖如春,碧空蓝得那么清澈干净,白云洁白如棉絮,没有一点瑕疵,这蓝天白云就像是被水洗过一般,只是这么望着,就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沉静安详。

蒲国自是不比大盛繁华,车队往往要走上数天才能从一个城池抵达另一个城池,这一路便是与蓝天白云碧草牛羊相伴,辽阔壮观。

金逻城作为都城,是蒲国最繁华的一个城市,目光所及之处,可以看到一栋栋带着异域风情的建筑,随着地势的升高,那些建筑越来越恢弘华丽,它们以众星拱月的姿态包围在山顶上的白色宫殿群,那就是蒲国的王宫。

封炎一行人只是这么静静地站在金逻城的城门口,就引来一道道好奇的目光。城内城外,那些穿着大翻领斜襟束腰长袍的蒲人都地张望着这些来自中原的人,一个个皆是交头接耳,用他们的蒲语彼此交流着,议论纷纷。

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声,那些平民百姓无不避让到街道的两边,七八个衣着华丽的蒲人策马朝城门方向走来,为首的是一个留着卷曲大胡子的中年男子,他穿了一件湖蓝色翻领锦袍,头戴皮帽,阳光照得他的皮肤黝黑发亮。

“伏骞代蒲国欢迎远道而来的大盛贵客!”中年男子操着一口别扭生涩的大盛话,客气地与封炎一行人以蒲国的礼节行了礼。

说话的同时,这个自称伏骞的男子也在打量封炎这一行大盛使臣团。

这次来的人包括随从和随行的禁军在内,约莫有五十余人马,还有十来辆马车,从马车留下的辙痕可以看出,每一辆马车都是沉甸甸的。

乍一眼,这是一支再普通不过的使臣团,只除了,为首的这个少年实在是太年轻了,最多才十六七岁。大盛皇帝怎么会派这么一个少年来负责出使他们蒲国呢。

莫非这少年只是大盛皇帝使的障眼法,真正的主事者另有其人?

想着,伏骞又把后面的几人仔细打量了一番,心中暗自猜测着。

“大人客气了。”封炎跨坐在奔霄背上,对着来人抱拳行礼,落落大方地说道,“吾等是奉吾皇之命特意来贵国为贵主吊唁。”

“多谢大盛皇帝陛下的一片心意。还请几位使臣先随敝人到驿馆小憩。”伏骞笑着恭迎封炎一行人进城。

在伏骞的引领下,一行人策马沿着蜿蜒向上的街道缓步而行,所经之处,自是引来更多打量的目光。

蒲国与大盛停战多年,蒲国百姓对于这些陌生的大盛来客并没有太大的敌意,多是用好奇新鲜的目光打量着这些看来比他们“精致”许多的大盛人,目光从封炎、慕瑾凡落到其他随行的大臣、禁军身上。

封炎笑吟吟地与那个叫伏骞的男子谈笑风生地寒暄着,目光也在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四周。

他们在七天前已经进入蒲国地界,这些天,并非一味赶路,也曾打听过如今蒲国的情况。

自先蒲王朗日玛过世后,新的蒲王还没有继位,朗日玛膝下有一嫡、一庶两位王子,按蒲国的规矩,没有嫡庶之分,谁有能力谁就是新王。

待先王的遗体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后,两位王子就会在灵师和众臣的见证下,以实力来决定谁是下一任继承人。

封炎三言两语间就开始与伏骞称兄道弟,而伏骞也知道了原来封炎是大盛皇帝的外甥,一下子觉得心头的疑惑得到了解释。原来如此,也难怪大盛皇帝会让这个少年率领使臣团。

封炎看出对方的释然,这才笑吟吟地开始进入正题:“伏骞大哥,不知吾等今日可否拜见吾国的新乐郡主?”

伏骞脸色一正,抬手对着王宫的方向抱了抱拳,眼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尊敬之色,“王后正在宫中为先王祈福。”顿了一下后,他脸上露出诚挚愉悦的笑容,“等新王继位,他就将迎娶新乐郡主为新后……各位使臣务必要多留些日子,参加吾国新王的登基大典。”

封炎笑容不改地应了声“自然”,而他身后有几个人的脸色已经变了,眉宇紧锁,只是按捺不发。

“驿馆到了。”伏骞指着前方的一栋琉璃瓦的金黄色建筑说道,不知不觉中,他们几人已经来到了金锣山的半山腰上。

四周的那些建筑都是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与城门口附近平民居住的区域迥然不同,一栋栋建筑的门口多有手持长刀长枪的护卫守在那里,使得周遭的气氛也肃然威仪起来。

“几位使臣请。”

伏骞恭请封炎他们进了驿馆,与此同时,原本在马车上的温无宸也在随从的帮助下下了马车,坐上一把轮椅,引得伏骞又朝温无宸多看了一眼,没想到大盛的使臣团中竟然还有一个腿脚不便之人。

虽然心里觉得怪异,但是伏骞也没多问,很快就给封炎一行人在驿馆里安排了几个院落。

对于封炎他们来说,这驿馆的环境与他们在京城时自然是不能相比,但是比进城前已经是好多了。蒲人多是游牧,都城之外,不少蒲人都还习惯住帐篷,席地而坐,席地而眠。

这还是他们进入蒲国地界后,第一次有床榻可睡。

伏骞安顿好他们后,便带着几个随行的蒲人告辞了。

封炎等人站在檐下,目送伏骞等人离开。

庭院里登时静了一静,气氛微冷,只剩下四周的花木随风摇曳着。

一个四十来岁、留着山羊胡的中年文官看着大门口的方向,不快地沉声道:“果然是番邦蛮夷!”

他紧皱着眉头,国字脸上充满了不屑之色,滔滔不绝地说个没玩没了:

“这新乐郡主先嫁父,再嫁子,简直有违妇道!”

“她虽然和亲番邦,但总是大盛人,竟如此不知廉耻!”

“都说许家门风严谨,看来也不过如此。”

“如此妇人却要连累我们大盛的清誉都要被败坏了!”

他越说越是义愤填膺,有些话虽然没明说,但言下之意分明就是觉得新乐郡主理应要殉夫,才够贞烈,才能维护住大盛的尊严与清誉,才堪为典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