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跳出来的?!
于是乎,不少朝臣都按捺不住了,纷纷地跑去吏部与兵部打听消息,结果无论是吏部还是兵部的官员全都是一脸懵,从来没听说过肖天这个人啊。
虽然铩羽而归,可是这些朝臣的好奇心并没有因此被浇熄,上上下下地各处打听肖天的消息。
打听来打听去,还是兴王世子慕华晋想了起来,去岁十月兴王府的马球赛时,四公主那队就有一个叫肖天的。
慕华晋也没敢往外头乱说,只是顺口和兴王提了一句,却被兴王立刻否决了。
兴王觉得儿子简直是异想天开,朝廷选官不可能靠打马球。慕华晋心里不以为然,但顾忌兴王的威仪,只当自己什么也没想起来过。
越是查不到肖天的身份,朝臣们就越是骚动,猜测种种,不少人关注的方向都开始从京官转移到地方官员,琢磨着慕炎是不是想从地方调一个能人去晋州,可是调令上为何没写明此人原来的官职呢!
渐渐地,连几位内阁阁老也坐不住了,先找端木宪打探了口风,最后他们达成一致,不管怎么样,总得弄明白肖天到底是谁吧。
总管晋州军务那可是大事,不能由着摄政王意气用事。
于是,次日一早,包括端木宪在内的内阁阁老们一起去了武英殿求见慕炎,书房被他们挤得满满当当。
这个时候,端木宪作为首辅自然是要出头的。
“摄政王,”端木宪公事公办地称呼慕炎为摄政王,“新任晋州卫总兵的位置关乎重大,这肖天到底是何人?”
慕炎只能暂且放下手头的政务,随手合上了一道刚批好的折子。
他本来也没打算瞒着,只不过昨天没人来当面问他罢了。
“他是晋州泰初寨的寨主,顺应了朝廷的招安。”慕炎坦然地说道。
书房内静了一静。
几位内阁阁老先是一惊,跟着又露出几分若有所思。
肖天的身份既让他们惊讶,又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朝廷招安山匪,再以其作为朝廷的利器,这种“以匪制匪”的做法自古有之。
可是,慕炎任命肖天的这道令已经不仅仅是“以匪制匪”这么简单,晋州卫总兵这个位置可是朝廷正三品大员。
莫非慕炎是想重用这泰初寨的寨主?
几个内阁阁老三三两两地交换着眼神,神情各异,或露出惊疑之色,或不以为然地皱着眉头,或垂眸思忖,或不置可否。
兵部尚书黄思任清了清嗓子,忍不住道:“摄政王,下官以为肖天这种身份,可以用,他若是得用,待平定晋州后,该赏就赏。但把晋州全权交给他,又给他统领三万禁军,这未免也太……”太随意了吧。
黄思任这番话也说出了其他几位阁老的想法,刑部尚书秦文朔也附和道:“摄政王,黄大人说的是。三万禁军非同小可,再加上泰初寨原本的兵力,对于泰初寨无疑如虎添翼,要是这肖天有了异心,反了该怎么办?”
其他几个内阁阁老也是微微点头,心有同感。
对于朝臣们的质疑,慕炎也早有准备。
慕炎徐徐地环视在场的阁老们,只给了四个字:“此人可信。”
“……”
“……”
“……”
端木宪等内阁阁老们都望着慕炎,指望他能再多说几句。
然而,慕炎已经慢条斯理地端起了茶盅。
几个阁老再次面面相觑,眼里写着同样的意思:这位年轻的摄政王行事委实是肆意。
吏部尚书游君集忍不住道:“摄政王,那肖天固然是个有能之士,对晋州的了解也远胜旁人,可是他终究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如此是否太冒险?不如再择一人辅助……”
游君集说是辅助,其实众人都心知肚明,辅助只是明面上的理由,牵制兼盯梢才是真。
其他几个阁老也觉得游君集的这个提议不错。
慕炎淡声道:“一山不容有二虎,一军不可有二帅。”
慕炎再一次驳回了内阁的提议。
“……”几位阁老们很是无力。
慕炎虽不至于像岑隐那般动不动就抄家、下诏狱的,但有一点与岑隐很像,一旦有了决定,便坚持己见,从不会因为朝臣们的反动而动摇。
游君集看了端木宪一眼,见端木宪摇了摇头,也不再说什么。
其他几位阁老见端木宪沉默,也都不再说话,算是都默认了。
慕炎这道令固然有些任性妄为,但是武将和文臣不同,文臣最重要的是出身,是以才会有那句“无翰林,不入阁”,文臣的仕途大多从进士出身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个一二十年的功夫,文臣很难位居高位。
武将是以军功定前程,自古以来,破格提拔的将帅不在少数,比如前朝太宗皇帝时期,当时的皇帝曾经重用外戚,偏生这外戚也出息,皇后的兄长与侄子都是不世将才,入了《名臣传》,名垂青史。
而且,慕炎的根基就在军中,论起朝政,他们还有指点江山的余地,而打仗的话,慕炎才是个中好手,想来他应该心中有数。
几个阁老既然来了,慕炎干脆就说起正事:
“端木大人,让户部尽快备粮草,届时随大军一起上路。”
“黄大人,兵部库存还有多少甲胄兵械?”
“……”
“……”
书房内,众人皆是神色肃然,声音交错着响起。
文武百官:肖天是谁???
炎:小舅子!
第799章 动手
半个时辰后,几个阁老才从武英殿出来了。
黄思任不禁回头朝武英殿看了一眼,发愁地揉了揉眉心,“端木大人,摄政王如此重用一个山匪,简直是孤注一掷,这真的好吗?”
他们并不是反对慕炎用泰初寨,只是觉得可以走更为稳妥的方式。
像现在,万一肖天出了什么岔子,那么任用肖天的慕炎也要担起责任,慕炎在军中、在朝堂、在民间的威望,势必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慕炎如此冒险值得吗?!
端木宪心中其实也赞同黄思任的想法,暗骂慕炎不靠谱,然而,嘴上只能维护这未来的孙女婿:“摄政王既然能拿下怀州,区区晋州又何在话下!这肖天想必有非常人之能……”
端木宪睁眼说瞎话地赞了肖天一通。
其他几个阁老也知道他在和稀泥,或是虚应了两声,或是不置可否,他们朝着文华殿方向走去。
忽然,游君集停下了脚步,扼腕道:“刚刚忘了问永宁伯和周世宁的事了。”
永宁伯被夺爵,周世宁被“致仕”,还有一干人等被革职夺爵的令才刚到吏部,还没发下去呢。
游君集微微蹙眉,转头看向身旁的端木宪,“端木兄,我们要不要……”再回去找慕炎,还是……
端木宪抚了抚衣袖,一针见血地反问道:“找他有用吗?”
“……”
“……”
“……”
游君集和其他几位阁老心底都有了答案。
慕炎看着总是笑脸相迎,比岑隐好相处多了,其实他说一不二,说话行事很有军人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味道,这次一口气又是撤职又是降职的,罚了那么多官员,显然是真怒了。
既然如此,他们再回去一趟,也就是平白招骂而已。
说话间,众人出了武英门。
礼部尚书范培中突然叹气道:“哎,摄政王会发怒那也是正常,谁让他们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私底下说得这么难听,也是咎由自取了。”
其他几位阁老下意识地在武英门外停下了脚步,面面相看,全都是一头雾水。
黄思任好奇地问道:“范兄,你可是听说了什么?”
“我也只是偶然听到了些。”范培中一边说,一边用古怪的眼神看了端木宪一眼。此前,他也在猜测端木宪到底知不知道这件事,现在看来,端木宪怕是还一无所知。
“前几日,永宁伯世子被除了世子位,周世宁就去了永宁伯打探消息,后来就有人又找周世宁打探,听他说,原永宁伯世子是因为得罪了端木首辅家的两位姑娘,还说……”
后面的话范培中实在有些不忍启齿,尤其是当着端木宪的面。
虽然范培中没有提是哪两位姑娘,但是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会让慕炎如此大动干戈,其中一位肯定是端木家那位四姑娘,那么另一位姑娘十有八九就是端木家的大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