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深地吸了口气,才扬声说道:“你们放心,我会努力做一个贤德的皇后,督促官家勤勉为政,好好照顾他的身体,让他天天开心,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头脑,造福万民!”
她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总有人对我说,皇子是大昭的未来,是江山的根基——早晚会有的,不止一个!”
城楼下响起阵阵欢呼,比方才还要真心百倍。
百姓们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他们的皇后不是高高在上的掌权者,而是和他们一样,会忧心家人的身体,会考虑生几个娃娃。
灯火阑珊中,秦盈盈回头,对上赵轩含笑的眼。她吐了吐舌头,红着脸扑到他怀里。
赵轩亲亲她红透的耳尖,笑着说:“说得很好,要说到做到——不止一个。”
“谁反悔谁小狗。”秦盈盈硬气地说。
赵轩眉眼间皆是笑意,在千万百姓的见证下,紧紧地拥住自己的小皇后。
除夕之夜,本应守岁,秦盈盈和赵轩却躺在凤阁里造起了小人儿。
起因是赵轩喝多了,抱着秦盈盈不肯撒手。
醉酒的赵轩黏人又霸道,秦盈盈不想让长辈看笑话,只得把他带回了凤阁。
赵轩把秦盈盈压在凤床上,一边毛手毛脚地占便宜,一边嘟嘟嚷嚷:“不要小皇子……现在不行,十八岁才可以……”
反倒是秦盈盈,又好笑又感动,破天荒地敞开怀抱,主动解了衣裳。
都怪今晚没月亮,秦盈盈酒气上头。
酣畅淋漓。
作者有话要说:嘻嘻~二更照例在【18:00】哦!
第90章 4.15(二更)
今年春天来得晚, 过了春节也没见冰湖开化。
秦盈盈日日懒在暖阁里, 除了吃就是睡, 难得过了个轻松的年。
转眼就到了元宵节。
天气晴朗, 阳光暖暖地洒在窗棂上。
一大早,就有喜鹊清清脆脆地叫,小宫人们在游廊上跑来跑去, 非常热闹。
秦盈盈来了兴致, 把大昭仪、赵敏和小十一都叫过来, 一起做花灯。
不知谁起得头,在灯上写了个字谜,引得大伙纷纷去猜。
谜面是:可人独立桃花前。
并不难,赵轩和大昭仪都猜出来了, 只是笑着不说。
小十一第一个举手, “谜底是‘骑’!”
秦盈盈一脸懊恼,为什么她没想到!
既然是小十一猜中了, 下面的谜面就由他来写。小家伙自己不会出谜, 暗搓搓向秦盈盈求助。
秦盈盈讪讪一笑, 她也不会。
赵敏扑哧一笑:“原以为你无所不能, 今日总算寻到了你的短处!”
大伙跟着一通笑。
秦盈盈扬了扬下巴, “我就是无所不能,你们瞧好了——”
说着就走到赵轩身边,拿手指戳了戳他:“小轩小轩,请出一个字谜。”
这些天她和赵轩玩惯了,凤阁里整日响着她甜美的声音“小轩小轩, 请帮本宫倒杯茶”、“小轩小轩,请播放儿歌”、“小轩小轩,请关机”……
俨然把一国之君当成了智能机器人。
赵轩乐意纵着她。
他笑笑,配合地说出一个谜面:“黄昏外出来求签,打一字。”
赵敏切了一声:“有夫君了不起啊?”
秦盈盈:“有夫君就是了不起!”
赵敏一噎。
潘意勾住她的肩,笑嘻嘻地哄:“别气别气,你也有。”
赵敏白了他一眼,“那你说说,皇兄出的这个字谜怎么解?”
其实并不难,潘意早就猜到了,只是故意逗赵敏,假装抓耳挠腮猜不出来。
赵敏气得直揪他耳朵。
大伙又是一阵笑。
秦盈盈凑到赵轩跟前,小声问:“谜底是什么?”
赵轩诧异,“真不知道?”
秦盈盈皱脸,“好难……”
赵轩失笑,没想到,还能有东西难到他聪慧的小皇后。
他拉过秦盈盈的手,在她掌心写下一个字——卜。
秦盈盈怎么都想不通,“怎么会是卜?”
小十一举手,“我知道!黄昏谓之‘夕’,‘黄昏外出’,就是夕没了,‘外’字不就剩下‘卜’了吗?”
赵敏敲敲潘意的脑袋,“皇兄生怕有人猜不出来,后面还特意补了个‘来抽签’,笨死了!”
潘意只管装傻充愣——媳妇开心就好。
轮到大昭仪出题,为了照顾秦盈盈,她特意说了个直白的:“一走鱼就咬钩,打一字。”
秦盈盈依旧猜不出来。
赵敏的更直白:“胡乱插一朵。”
还是猜不出来。
更别说赵轩出的极富诗意的“秋后梧桐半凋零”、“山寺遇诗仙”……
最后,秦盈盈把自己好不容易扎出来的花灯都输光了。
小十一扛着一串漂亮的花灯,十分懂事地送到秦盈盈跟前,“皇嫂别难过,十一赢的全给你。”
秦盈盈忍不住笑,还不都是从她这里赢过去的!
她拍拍小家伙的头,说:“十一真大方,嫂嫂请你吃元宵。”
小家伙一脸期待,“吃元宵!”
不过,元宵是什么?
在大昭,只有“汤元子”的说法,类似于现代的汤圆,是用手捏出来的。
秦盈盈做的元宵却是“滚”出来的。
众人围在厨房里,眼睁睁看着她抱着一个竹箩,箩里铺着一层厚厚的糯米面,放着一粒粒的元宵馅。
手臂一晃,元宵馅翻滚起来,雪白的糯米面一层层裹在馅料上,一会儿的工夫就滚成了一个个圆溜溜的大元宵。
厨娘甚为惊奇,“还真是滚出来的!”
秦盈盈把元宵捡到盘子里,“你们都试试,滚一滚,百病消。”
大伙兴致勃勃地滚元宵去了,就连赵轩都被秦盈盈拉着试了试。
只是,大伙滚出来的成品奇形怪状,根本不像秦盈盈做的那样又大又圆。
赵轩放下竹箩,捏了捏秦盈盈的那双巧手。
果然,还是他的小皇后最厉害。
晚饭就是煮元宵。
千奇百怪的元宵一下锅,有的没了皮,有的露了馅,火候稍微大些就煮成了一锅粥。
一人盛了一碗,嘻嘻哈哈地吃完了。
夜里,汴河两岸挂起一串串花灯,郎君娘子们纷纷穿上好看的衣裳,到街上游玩。
秦盈盈等人也扮成百姓的模样,戴着面具,由侍卫们护送着出了宫。
大昭仪也一起出来了。
这还是赵轩登基后她第一次出宫,她对汴京城的记忆还停留在八岁那年第一次来到大昭,见识到热闹的汴京城,和她生活的地方就像两个世界。
如今,看着街道两旁楼宇林立、酒旗招招,街上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只觉震撼。
十年,汴京城已然变了一番模样,比她初见时更加热闹,更加繁华。
秦盈盈像个充满好奇心的小猫咪,瞧瞧这里,看看那里,跑来跑去,一刻都不得闲。
赵轩生怕她被人挤着碰着,一步不离地护着。
大昭仪特意落后了两步,不打扰他们的二人世界。
容姑和宝儿站在一处摊位前,争辩着究竟是兔子灯更好看,还是莲花灯更好看。
大昭仪笑笑,没理她们,不紧不慢地往前走。
突然,有人捂住了她的嘴,将她拖至一处暗巷。
大昭仪正要叫喊,耳边响起一个低沉的嗓音:“别怕,是我。”
大昭仪心头一颤,仿佛数九寒天被人兜头泼下一盆冷水,僵在原地。
这个声音……
和记忆中的不太一样,更低沉,也更成熟了。然而她还是第一时间认了出来。
是他……
“想起来了?”男人低低一笑,转到她身前,揭下她脸上的面具。
那是一个兔女郎的面具,银色的丝绒面,刚好遮住半张脸,上面插着两个毛绒绒的兔耳朵。
这是秦盈盈亲手做的,她说适合大昭仪,亲手给她戴上。
此时,面具被男人拿在手里把玩着。
那双惯于挽弓搭箭的大手捏在毛绒绒的耳朵上,动作不甚温柔。
大昭仪的视线放在面具上,一寸都不敢往上挪。她怕看到那张脸,她怕自己忍不住。
忍不住,杀了他。
男人啧了一声,捏住她的下巴,“十年不见,就一点都不想我吗?”
大昭仪被迫抬起头,死死盯着那张狷狂英武的脸,一字一句仿佛从牙缝里挤出来:“我只想你死!”
男人目光一闪,压下眸底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