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娇(251)

成家立业!

这个时候的人觉得成了家的人比较稳重,更有责任感,更能沉下心来办事。

杨三太太笑着没有吭声。

郁棠狐疑地看了杨三太太一眼。

此时的顾朝阳正和裴宴左右坐着,和彭大老爷等人说着话:“我不会忘本。但大家也不可太过份。虽说高邮的河道案是个托辞,但我自从来了江南之后却毫无进展,大家好歹也让我去交个差嘛!”

彭大老爷眯着眼睛,心想杭州也好,苏州也好,都不是他们彭家的地盘,他们彭家才不在乎苏浙一带的世家准备怎么办?他来,是为了撤销市舶司的事。

裴家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他们彭家。

如今裴宴和陶清勾结在了一起,准备在广州那边联合成立一个商铺,想垄断广州的海上生意。到时候不管泉州和宁波的市舶司撤不撤,裴家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就是一直纳闷,裴家是怎么说服陶家的。

按理说,广州是陶家的地盘,裴家这是从陶家的嘴里抢食吃,陶家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答应的。

能让陶家低头,除非……裴家后面站着个皇子。

只是不知道裴家后面站的是二皇子还是三皇子?

彭大老爷有点焦虑。

裴家从前太低调了,他感觉到不对想和裴家搭上话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家能容忍宋家这么长时间的缘故。

他斜眼望着顾昶。

不知道能不能从顾昶这里入手?

顾昶也是个狼崽子,他是应该以利诱之呢?还是威胁打压呢?

彭大老爷轻轻地叩着手下的椅背。

宋四老爷却觉得这是个机会。他立刻道:“你想我们怎么做,不如明说。猜来猜去的,谁有这个时间?万一猜错了,更麻烦。”

武大老爷觉得宋四老爷说得有道理,他目不转睛地望着裴宴,想听听裴宴会怎么说。

裴宴没有说话。

这里多的是“能人”,他不准备出这个风头。

顾昶有自己的小九九。

顾家这几年败落地厉害,他也想借着这件事能让顾家多些资本。况且这次的事还是他恩师筹划的,若是东窗事发,他们顾家还有什么颜面在江南立足?

他想到孙皋削瘦而显得有些刻薄的面孔,看了裴宴和陶清一眼,又看了彭大老爷一眼,这才低声道:“两年前,二皇子曾经遇刺,可锦衣卫和东、西厂都没能查出谁是幕后指使,二皇子也只是虚惊一场,加之西北大旱,皇上又要重修大相国寺,朝廷里也腾不出更多的人手来,这件事也就成了悬案,不了了之了。可前些日子,孙大人查高邮河道的款项时,突然发现有人借着高邮修河道之事,给三皇子府送了二十万两银子,且查出这笔银子是通过漕运从江南送到京城的。皇上震怒,派了我和魏三福来查这件事。至于王七保是什么时候出的京?为什么事出京?与我们要查的案子有没有关系?我和魏三福完全不知。”

说到这里,大家的视线都落在了裴宴的身上。

在座众人,他和王七保交情最好。

因为涉及到漕运,武大老爷第一个坐不住了,他急急地道:“这件事我怎么不知道?二十万两,可不是小数目,怎么可能无声无息地就进了京呢?肯定是有人要陷害我们武家。遐光,你什么时候去杭州?你去杭州的费用我全都包了。”

宋四老爷则是看戏不怕台高,而且还想着若是能通过这件事和王七保搭上关系就好了,索性笑道:“既然朝阳把话说明了,我看我们不如一起去趟杭州,或者是把王大人请到临安来,正好来昭明寺转转,还能听听无能大师的高论。”

彭大老爷闭着的眼睛也顿时瞪得像牛眼似的,但他没有说话,而是朝陶清望去。

陶清犹豫了片刻,低声对裴宴道:“遐光,这件事不简单。正如武大老爷所说,二十万两现银,可不是小数目,是怎么通过漕运运进京城的。我怕就怕这从头到尾都是个圈套,等着我们去钻呢!”他说着,还看了顾朝阳一眼。

他怀疑这是孙皋的诡计。

孙皋出身寒微,对权贵有偏见。他从前任顺天府尹的时候,若是有穷人和富人打官司,他必定偏向穷人,若是有权贵和富人打官司,他必定偏向富人。有人因此钻空子,特意装成穷人去打官司。

只是顾朝阳在这里,他不好把这话明说。

顾朝阳能说出这番话,就是准备和孙皋翻脸了。

他苦笑道:“陶举人也不必往我脸上贴金,我看过孙大人给我的案卷了,孙大人的确没有冤枉谁。只怕这次江南各家没办法善了了。”

说话的时候,他一直看着彭大老爷。

彭大老爷被他看得心里怦怦乱跳。

彭家也不会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们彭家有子弟站二皇子,也有人站三皇子。

但在他心里,他更倾向三皇子一点。

这无关两人德行人品,而是按律二皇子继位是名正言顺的,他们这些世家就算是支持二皇子,那也是应当的。如果支持三皇子就不同了。

如果三皇子继位,他们就有从龙之功。

可以保他们彭家最少三代荣华。

谁能不心动?

谁能不眼热?

第二百二十六章 得知

顾昶这么看他是什么意思?

是知道了彭家有人一直在接触三皇子,帮三皇子办事,所以怀疑这二十万两银子是他们彭家的手笔?

这锅他们彭家可不背!

彭大老爷重重地咳了一声,沉着脸道:“武大老爷和陶举人说的都对。二十万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座的不管是谁家拿出来都有些吃力,而且是怎么运到京城里去的,也是个谜。若是孙大人查到了什么,还请顾大人明言。大家现在都坐在同一条船上,翻了船,对谁都没有好处。如宋四老爷说的那样,时间紧迫,也不是客气寒暄的时候,大家还是有什么话说什么话吧!”

顾昶一直怀疑彭家。

因为只有彭家才有这个财力和物力,可此时看彭大老爷的样子,他又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了。二十万两的银子虽然多,但在座诸位还真的都能拿出来。

主要是怎么运进京城的。

如果不是武家,不是彭家,那是谁家呢?

孙皋查得清清楚楚,这银子就是从苏州的大运河进的京。

宋家没这么大方,裴家没这等手段。

那到底是谁呢?

顾昶很头痛。

他干脆道:“三皇子的事,我只要个结果。至于大家怎么想,我年纪轻,比不得诸位大风大浪里来来去去的,一时也没有什么好主意。魏三福也和我想是同样的想法。我们准备在这里呆到端午节过后,若是端午节过后还没有什么消息,那我们就只能查到什么报什么了。”

到时候江南的世家一个也别想落下。

特别是宋家。

他们家既有船,又有钱。

宋四老爷的冷汗止不住地冒出来。

他腾地就站了起来,朝着在座的诸人拱手行礼,嘶声道:“诸位哥哥们,还请救我们宋家一命,这可是诛九族的事啊!”

江南世家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诛九族倒不至于,可宋家倒了,怕是家家户户都要受牵连的。

彭大老爷和陶清都没有说话。

他们虽然也属于南边,可他们是闽粤,是可以置身事外的。

顾昶却记着彭家的霸道,怎么会轻易地就放过彭家呢?

他淡淡地道:“这银子不是走河道就是走海运,大家还是好好地想想让我怎么交差吧!我呢,也只能帮大家到这里了,再多的,我也没这个能力了。”

彭大老爷就轻轻地瞥了顾昶一眼,又重新半阖上了眼睛。

有宋家顶在前头,他并不怕这件事。

陶清一直看不惯彭家独善其身,见状略一思索,问顾昶:“若真的查明这件事与江南世家有关,市舶司……”

顾昶不由在心里给陶清竖了个大拇指,暗想,难怪陶家能在陶清手里这么快就崛起,陶清果然能力卓越,一句话就把彭家给拖下了水。

他道:“江南世家动辄就能送三皇子二十万两银子,可见江南世家的富庶。皇上前些日子刚刚重修了西苑,帑币告急,正逼着户部想办法呢!孙大人之前还在抱怨,锦衣卫、东西厂的人越来越渎职了,刺杀二皇子这么大的事居然都没能查清楚,到底是没把二皇子当回事?还是怕得罪了两位皇子,在中间和稀泥?毕竟事情都过去两年了,且这么大的事,查的时候还遮遮掩掩的,好多朝臣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吱吱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