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君仙友遍天下+番外(163)

南华不觉,自顾自道:“我与月下陪着帝君一起历劫,肯定能挑到最适合帝君的。到时勘破劫数,帝君将入体魔气驱出,那人说不好能直接飞升成神,这是对两边都有好处的事情。”

重渊帝君不想再理会他,变作黑色的蛟龙,行云布雨,在天池上下了一场大雨,将南华浇得湿透。

*

彼时林信正在越国都城城外的道观里做瞎眼小道士。

他原本是越国行九的小皇子,尚在腹中,便被朝中国师断为天生帝王之命,得皇帝看重。

出世之后,皇帝还把他带在身边,养了几日。

却不料没过多久,他就被看出来,是个天生眼盲的小瞎子。

皇帝觉着晦气,转头就把他丢到城外的道观里,要帮他除除晦气。

所以他在道观里长大,由观中道长们一同抚养长大。

皇帝厌弃他,道长们不敢明着对他好,只能暗中照顾他。

林信倒仿佛没心没肺,吃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粗茶淡饭,穿着师兄们留给他的宽大的道袍,拄着一根竹杖,快快活活地漫山遍野乱跑。

一双桃花眼虽看不见,却漂亮得很。

怕他冲撞了国都里的贵人,道长们从来都不准他下山。

林信从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盘算着下山,但他是个瞎子,没人带路,自己一个人在山里乱转,永远也找不到下山的路。

他十二岁的时候,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来道观里投宿。

那书生名叫江月郎。

江月郎总是考不中举,花完了盘缠,连客栈也住不起,只好来道观蹭吃蹭喝。

他与林信倒是投缘,也是因为有江月郎带着,林信才头一回下了山。

他二人没有钱去其他地方玩儿,只能蹲在说书先生的摊子前白听故事,一直到说书先生赶他们走。

某天傍晚,两人一起回道观去。

林信道:“江月郎,总听这些故事好没意思,你认识字,会写文章,你写吧。”

江月郎敲了一下他的脑袋:“我是文人,不是说书的。”

林信撇了撇嘴,小声嘀咕道:“文人连饭都吃不起了。”

沉默了一会儿,江月郎道:“你真的想让我写?”

“是呀。”林信摸索着,踮高了脚,揽住他的肩,“舍你其谁。”

“真的?”

“真的。”林信眼眸漆黑,却没有光彩,“你写吧,我肯定第一个给你捧场。等你有了钱,我们就一起走。”

“走去哪里?”

“嗯……”林信摸摸下巴,“随便走去哪里,再找一个山头,再建一个道观,我一个人住在里边,不要别人。”

江月郎皱了皱眉:“我也不要?”

林信笑了笑,没有回答。

江月郎便道:“比起等我有钱这个遥远的将来,眼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

“什么?”

“你想听什么故事?我编给你听。”

道观清苦,入夜之后,江月郎房里没有蜡烛,他只能躲在三清殿的角落里,借太上老君的一点儿光来写字。

江月郎提笔沾墨:“来吧,林信,你想听什么故事?”

林信抱着腿坐在地上,想了好一阵子。

“道长们整天念经打坐,我问他们为了什么,他们说为了成仙求长生。”林信淡淡地笑了,“我也想成仙,想见见天上的神仙,问问他们,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林信笑着笑着,一低头,却有温热的眼泪滴落下来。

或许是他的命格就耗去了太多的好运气。

满天神佛不曾眷顾,遍地善人不曾垂怜。空负帝王命。

*

林信十五岁时,吴**队一路横扫江南,至越国国都。

吴国承朝宫里,下凡历劫的重渊帝君凭栏远眺。

他是吴国的护佑神,享吴国祭祀已有六百年。此次下凡,在吴国做国师,住承朝宫,常年闭门修行,吴国皇帝也见不着他几面。

南华尝试劝谏:“帝君,都二十多年了,帝君有心仪的、想一块儿修行的人么?”

“没有。”

“凤凰一族那边,送过来一个才出壳不久的小公子,名叫栖梧,帝君见……”

“不见。”重渊瞥了他一眼,加重语气,将他话里的字眼再重复了一遍,“‘才出壳不久。’”

“其实也不是才出壳不久,也有一百来岁了。模样俊俏,也有慧根。因为身子弱,所以凤凰那边把他送过来,想让他与帝君一同历劫,也好添些福气。”

重渊有些恼了,面色不改,语气却有些冷硬,问道:“本君历劫,是你们说怎么历,就怎么历的?”

南华低头应道:“不是。”

重渊甩袖向回,南华低声抱怨道:“从来也不曾动心,和谁历劫不是历劫,早些勘破才是要紧。”

于是他追上去,又道:“帝君,吴国就快把越国都城攻下来了,到时吴**队受降,帝君也去看看吧。”

“看什么?”

“总待在承朝宫,什么人也见不着,出去转转,也不是坏事。”南华笑着道,“再不出去,帝君此世为人的好时候就要过去了。”

重渊下了楼,绕过殿中木屏风,只听闻哗啦水声,重渊便入了殿中的水池里。

他还是特别喜欢泡水。

半晌,屏风后边传过来一声:“你想怎么办,你安排就是。”

*

越国亡国前夕,林信被他父皇派人,从道观里捉下来,丢到皇位上。

皇帝将玉玺与冠冕留给他。

“皇儿,朕给你留了许多文武大臣,守好家国。”

林信还没来得及说话,他父皇转身就跑。

他往前走了两步,险些从九级台阶上的龙椅上摔下去。

一个随身伺候笔墨的老吏赶忙扶住他,把他扶回位置上。

殿上大臣山呼万岁。

林信目盲,但是听得清楚。

这群人,或老得不成样子,说一个字咳三声,或比他还小,声色稚嫩。

这便是他父皇留给他的文武大臣。

他不会处理政事,不会批朱盖印,甚至连他们文绉绉的话也听不懂。

身边伺候的老吏手把手地教他,他却连写字也不会。

他看不见。

再好的命格压在他身上,可他是个瞎子啊。

十五岁的少年,瘦弱得如同十二三岁,坐在龙椅上,局促得像一只落水的小猫。

好容易下了朝,林信躲在角落里不见人,心想这样不行,父皇和兄长都逃了,他也得逃,最好喊上江月郎一起逃。

他站起来,摸索着拿起竹杖,慢慢地摸出殿门,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只是朝着一个方向走。

父皇和兄长跑的时候,把宫中大多数人都带走了,只留给他老的小的,还有后宫的一群后娘。

林信不知道宫中这群人该怎么办,也不知道国都里的百姓该怎么办。

可他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经过一个房间的时候,他听见里边有人在说话。

是那个伺候笔墨的老吏,他说:“殿下何辜?殿下分明没有享过一天的福,凭什么要他去投降?”

有人问道:“蒲老的意思是?”

“送他出城。”蒲老吏正色道,“一定要国君出城递降书,我来假扮,你们只说我是林姓旁支,皇帝临走时,把皇位传给我了。”

这个皇位,现在就是一柄利刃。

有个很稚嫩的声音道:“还是让我去吧,我与殿下年岁差不多,吴国应该知道皇位传给殿下了,要是被他们发现,惹恼了他们……做戏要做全套,还是我把眼睛剜了吧。”

林信站在门外,轻叹一声。

他抬手,抢在那个小孩子要剜眼睛之前,用竹杖敲了敲门,道:“都别胡思乱想了,这一国人,连带着满后宫的嫔妃,我都保了。”

一群被遗弃的老弱病残,向同样被丢弃的小瞎子皇帝下跪,哽着声音,山呼万岁。

林信不想要万岁。

他只想求一线生机。

于是三日之后,林信带着他们,大开城门,外出递降书。

那时重渊跨在马上,看见这情形,随口问了一句:“南华,为何越国的朝臣,与吴国的不太一样?”

还没等南华回答,重渊又朝林信扬了扬下巴:“那是谁?”

林信瘦瘦小小的,挂着镣铐的手脚都瘦弱得像文竹,低着头,面色苍白,眼前系着一条三指宽的白绫。

因为看不见,由伺候笔墨的老吏扶着他走,那老吏自己也走不稳。

岩城太瘦生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