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医王妃爱种田(636)

作者:不死妖灵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颜小熙见众人一脸凝重的样子,忍不住笑道:“好啦,我知道啦,大姥姥,你放心吧,这些事情,我心里有数。”

一个丫鬟打外边走了进来,“宴席已经备好了,夫人、小姐们,请入席吧。”

众人便放下手中的活计,浩浩荡荡地来到宴客厅。

盖房子的时候,颜小熙就考虑到宴客的问题了,故而在花园中修了一座小型的宴客厅,借鉴的是明、清两代的戏楼的风格,都是木制的。

一座戏台,戏台对面是一个二层的观戏台,戏台和观戏台中间的空地上,是打城外引来的活水做的一个长条形的小水池子,池子里养了些金鱼,不过没种荷花。

在观戏台上,错落地摆着十张八仙桌子,中间的两张是给轩辕逍和灵犀公主准备的。

宫守跟着轩辕逍坐一张桌子,李梅英和王氏陪着灵犀公主。

颜小熙陪着顺安公主和小胖子。

剩下的陪客全都分开坐着。

菜肴很是丰盛,虽然不如在颜小熙空间里吃的小灶,不过也都是好手艺的厨子做出来的佳肴。

戏台子上挂满了红灯笼,把整座戏台子照得灯火通明,几个身上穿着猴子衣裳的小孩子正在台上翻跟头。

灵犀公主好热闹,一看这些小孩子翻跟头的功夫不错,便拍着手大叫,“黎嬷嬷,看赏!”

黎嬷嬷早就准备好了银子,一个眼色过去,便有宫女捧了个盖着红布的托盘过来,将托盘送到戏台子旁边。

这里有专门的人等着接赏钱,得知这赏钱是公主殿下赏的,戏班子的班主赶忙冲着观戏台这边跪下,大声道:“谢公主赏!”

小胖子也看得很是高兴,拍着两只小手道:“赏……赏……”

顺安公主便也打发人送了赏钱过去。

众人看两位公主殿下都赏了,自然也不敢怠慢,纷纷打赏。

颜小熙也打发紫草赏了五十两银子。

这个戏班子在这里唱一次戏,足够吃三年的。

灵犀公主兴奋地问道:“颜二夫人,这出戏叫什么名字?”

李梅英耐心地回答她,“这出戏叫‘大闹天宫’。”

灵犀公主道:“回头等我回宫,叫上他们跟我一起回去,让他们进宫,翻跟头给父皇、母后看。”

李梅英自然不敢拒绝,笑道:“班主若是知道,公主殿下能带他们进宫去给皇上和皇后娘娘唱戏,必定高兴坏了。”

灵犀公主见她答应了自己的要求,不由得很高兴,笑得眯了眼。

身为穿越人士,颜小熙有相当多的商业头脑,她身为一县之主,县里的百姓们每天劳作,帮她挣钱,她总得给百姓们谋点福利吧。

所以她建了一个戏楼,这个戏楼纯粹是公益式的。

除了这个戏班子之外,戏楼里还养了一些说书人之类的艺人,这些人都是按月发月钱的,免费唱戏、说书给大家听,有愿意打赏的另算。

然后城里的人,按月发戏票,每天晚上一百张戏票,大家轮流发,乐意去看戏的,可以自己去,不乐意看的可以送给别人。

看戏的时候,茶水免费,不过瓜子等小吃就要自己掏腰包了。

当然,瓜子什么的也不贵,一个四色的拼盘,也就一文钱。

这个戏楼,每天下午六点半开始进人,七点开始演出,一直演到九点,一共两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的时间。

散场之后,给一个小时的时间,让大家回家,然后从十点开始宵禁。

除了在城里唱戏之外,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白天的时候,戏班子还会到各个村子去唱戏。

当然,也都是免费的。

颜小熙深深地知道,如果百姓们,尤其是壮劳力,没点娱乐生活,时间长了肯定会搞出些事情来的。

她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她治下的百姓心情可以愉悦一些,这样可以发泄一下百姓们多余的精力。

就比如“河西府”的擂场,也是一个道理。

戏班子唱了戏下去,又有说书的先生上来说书,说的是灵狐报恩的故事,灵犀公主一样是听得津津有味。

半晌之后,灵犀公主忍不住问道:“他说的这套书,我以前怎么没听过?”

颜小熙心中暗道,你当然没听过,这套《聊斋》的故事还是她讲给这说书先生的,经过说书先生的自行演绎,才有了现在的版本。

颜小熙笑道:“你要是喜欢听,每天晚上戏楼子里都有,你自去听去,我打发人天天给你送票!”

“那就说定了!”灵犀公主兴高采烈地道。

这顿饭一直吃了两个小时,众人才各自散去。

……

一大早,田小二便送了一大箱子账本来给颜小熙查看,“县主,这是这两年的账册,都在这里了。”

颜小熙皱着眉头道:“这些账册你拿给我姥爷看就行了,不用再给我过目了。”

“这……”田小二有些纠结地道。“这就是李老爷子让小人拿给您过目的。”

颜小熙不耐烦地道:“真不用给我看了,这么老些账册,我得看到猴年马月去?你就大概其跟我说说就行了。”

田小二没办法,只好开口道:“自打二小姐您去了京城,咱们这边又有些土地赁出去了,这两年,一共有三百多户佃户在咱们这里落户。这两年收了不少粮食,如今,城里的四座粮仓已经存满了,小人按照您的吩咐,把前年的陈粮拿出来一部分卖了。”

第582章 居安思危

颜小熙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是个积谷防饥的人,她知道,不管是古代也好,还是现代也好,天灾都是躲不过去的。

别说是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便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也时常会有水灾和旱灾。

一旦有这种天灾,那就是灾年,老百姓会一整年都没有粮食吃。

所以在这种居安思危的念头下,颜小熙早就下了命令,地里产出的粮食,除了自己吃的,和铺子里需要用到的之外,其它所有的粮食,当年出产的一概不准出售!

她命人在城里盖了四个粮仓,她的要求就是,把这四座粮仓全部装满,剩下的粮食才允许放到粮油铺子里去卖。

“很好!听到田小二的禀告,颜小熙很是高兴。

田小二又道:“小人让每家佃户都养了五头猪,五只羊,二十只鸡,两头牛,牛是给他们下地干活的,每年到了年底,让他们交上来四头猪,四只羊,十五只鸡,剩下的,就留给他们当成工钱。还有平时的鸡蛋,除了按照份例交上来的,剩下的都便宜他们了。这些佃户们都挺高兴的,不过也有些觉得不上算的,去年就抓了一家,借口说家里养的猪死了一头,然后偷着运到‘青县’给卖了。”

颜小熙忍不住笑道:“那你们是怎么查出来的?”

田小二也笑了起来,“叫咱们的人给看见了,那天刚好小人打发人去‘青县’的杂货铺采买盐巴,结果看见他们两口子在猪肉铺子那卖猪。其实,有不少佃户,都自己抓猪仔养活,等到年底的时候可以杀了吃肉。他们也没当回事,结果同那两口子一打招呼,那两口子变毛变色的。他们就起了疑心,然后等到该交猪的日子,他们两口子只交上来三头,非说死了一头,才叫人捅破的。”

颜小熙不由得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了,“那你怎么处置的他们?”

“还能怎么处置?”田小二道。“他们坏了规矩,家里的男人打了二十板子,把他们给撵走了。”

“这还真是人心不足!”颜小熙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好,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买来的地,收留了这些人,给这些人找营生,他们却连这么一点子钱都贪。

这种人,骨子里就不是什么良善之人。

田小二道:“不过大部分人都挺知道感恩县主的,别人都没有这么不知好歹。”

“真是一样米养百样人啊!”颜小熙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随后又开口问道。“我之前打发人回来说,让你们在山里给我盖个庄子,充当家庙,这事办了没?”

“正盖着呢,收到您的消息,李老爷子就带着我们出去转悠开了,后来跟‘鸡鸣山’山脚下的猎户打听到,就在这附近的‘鸡鸣山’里有处山坳,也没人住,寻常猎户走到那里大概得三、四天的时间,没有正经的路,只有一条被猎户们和附近的砍柴人踩出来的小路,马车是进不去的,不过能骑马进去,或者走进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