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小熙叹了一口气,开口道:“咱们只能招人来提高产量了!”
“招人?可是……”颜小东犹豫地道。“你不是说……”
颜小熙道:“所以得找咱们信得过的,东哥,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颜小东摇了摇头。“没有!”
颜小熙认真地想了想,“首先,我想在家门口打一眼井,咱们清洗这些小罐子,是需要水的,村口那眼井,离咱家有些远。其次,咱们花钱雇人来挑水和清洗小坛子。这样,谦仁大叔和谦和大叔就都能腾出手来做豆腐了,多两个人,每天至少能多做出四、五百坛的豆腐来。”
“然后咱们在隔壁村子雇两个帮忙做饭和洗衣服的大婶,这样我三婶也能腾出手来帮忙了。还有九奶奶和大虎子他娘,也是两个好劳力。以后就让九奶奶一家人在咱家吃饭,她家里不用做饭了,就都能腾出手来帮咱家干活了。”
她自动忽略了颜北曜,上一次,颜北曜让她给打了,许是记恨上她了,一直在家里躺着,说是伤没好,不乐意来帮忙干活来。
何金玉那也是个吃货,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
她算计道:“咱家能有五个劳力,九奶奶家是六口人,咱们每个人每天保证出三百坛,就是三千三百坛。咱们两家人咬咬牙,活计就都能干出来了。”
颜小东闻言,认真地想了想,随后点点头,“成,那就听你的!”
堂兄妹两个商量之后,颜小熙便把这个事情同孙秀花说了,孙秀花回家去和公婆商量了一下,颜九爷和颜九奶奶算了一下,颜小熙现在一个月给他们每个人二两银子的工钱,家里六口人过去帮忙,一个月就是十二两银子啊。
哪个庄户人家,一个月能挣十二两银子?
俗话说得好,这半大小子,吃穷老的,这家里一共五个大孙子,光指着种地,可是真养活不起。
更何况,颜谦和也到了说亲的时候了,家里若是富裕些,也能给小儿子找一门好些的亲事。
所以,这老两口全都赞成此事,便答应了让颜九奶奶和大虎子他娘一起来颜小熙家的作坊帮忙。
至于家中的土地,便先赁出去,租给别人种,颜七爷负责在家里看家,种些蔬菜,供自家食用。
孙秀花又跟九奶奶说了,颜小熙打算找两个妇人,帮忙两家人洗衣裳做饭。
九奶奶合计了一下,便答应帮着找两个人。
没几天,颜九奶奶便带了两个妇人过来。
这两个婆子一个胖,一个瘦,年纪都在三十岁左右,看着倒是老实本分的人。
“二妮子,你不是要找做饭和洗衣裳的人吗?你看她俩行不?”九奶奶热心地问道。“这是章安氏,这是冯刘氏,都是邻村的。她们都是忠厚老实的人,人也利落,在你家干活,也不用住下!”
第1030章 刚刚好
颜小熙遂点点头,随后开口道:“两位婶子,我家也不是啥大户人家,没有那么多规矩,对你们,我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做的饭菜必须得干净,可不许饭菜里边有头发什么的。除此之外,我也没啥别的要求。对了,就是洗衣裳的时候都能用热水。我们家里旁的不多,热水有的是。”
作坊那边为了保持恒温,每天都要烧水的。
看在银钱的份上,两个婆子诺诺地应了。
一个月给二两银子的活计,错过了,可就再也找不到了。
此外,颜小熙又找牙计买了两户人家,一户人家姓楚,男主人叫楚英,女主人楚韦氏,这家有两个孩子,都是女儿,没有儿子。
另一户人家姓陈,男主人叫陈文敏,女主人叫陈兰氏,家中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
颜小熙让颜小东同他们打了终生的契约,两个男人负责挑水,女人和孩子负责刷洗小坛子。
大人每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孩子每个月也有五百文工钱。
这两户人家,都被她安排在后院。
至此,颜小熙家里便彻底地忙碌开了,颜小熙给定下了每天三千坛的任务
其中,“福裕楼”就拿走一半,郑辉每天过来送豆腐,会根据家里的销售情况,拿走五十坛或者一百坛。
此外,李若清会不定时的过来拉货,他每一次拿货,都是七百五十坛。
颜小熙听说,李楚月已经在家里忙活着酿酒呢。
她便放下心来,她给李楚月写的酿酒步骤非常的清楚明白,但凡是个识字的人,都能看的懂。
颜小熙相信,以王氏的智慧,肯定能看的懂的。
王氏可是个明白人!
“大舅,我听说,以前的‘太平寨’没有了,那里现在成立了一个宗门,叫‘长生宗’,宗主长生是一个神医,什么病都能治的。你要不要带着我大舅母去‘长生宗’看看,说不定,我大舅母还能给你生几个大胖小子呢。”这天,颜小熙在李若清耳边吹起了风,撺掇李若清带着沈红莲去‘长生宗’看病。
李若清忍不住犹豫道:“我也想去,就是怕人家不给咱看,我听说,在那里看病,得花上好几万两银子呢。”
“哎呀,大舅,你别听别人忽悠你,那地方是,给富人看病才要钱,给穷人看病不要钱的。”
李若清这才犹豫着道,“那我得回家,跟你姥姥、姥爷商量一下才行。”
颜小熙道:“我认识他家负责采买的人,他们宗主可爱吃我做的酱豆腐了,我大舅母要是去的话,我让他们给宗主带个话,他们宗主肯定会给我大舅母看病的。”
“那好吧!”李若清道。“我回去收拾收拾,再带着你大舅母过去。”
颜小熙见说动了他,心里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这古代和现代不一样,若是没个儿子傍身,可是会被人戳烂脊梁骨的。
……
“宋玉杰,丐帮的人手到了没?如今天气可暖和了,咱们宗门里的土地,差不多也该开始种粮食了!再不下种,搞不好就晚了!”
这天,颜小熙来到了宗门之中,便把宋玉杰和农堂堂主全都叫过来开会。
宋玉杰沉声道:“人手倒是没有问题,我爹说,会打发一万名帮中弟子过来帮忙,现在主要就是住的地方还没有落实。”
颜小熙开口道:“住的地方可以搭帐篷!帐篷不够我还有随身房屋,不过我有个计划!”
她说着,遂拿出一份自制的宗门舆图,以及一些从高空拍的相片,都是以宋县为界,一直到“长生宗”。
颜小熙用手指着相片道:“从庄子上到宗门,这段距离之中,有一成的土地是有主的,这些人家咱们暂时不去理会。此外,还有三成的土地是山地,这些山地咱们暂时也不去理会。那么就剩下六成的土地可以利用。我的计划是,三千亩地为一个村落,然后以村子为单位,由南向北推进,陆续的把地种上……”
颜小熙说了一下自己的规划,基本上还是如她上一次穿越过来那样,以村子为单位,中间是土地,四周为民房,民房外边则是果树。
颜小熙准备将打丐帮借来的一万个人分成几个部分,其中的两千人负责犁地,每两人为一组,大量的采买牲口和犁头,这波人把地犁透了,第二波六千人开始播种,第三波一千人负责浇水。
就这样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由南向北推进,陆续把地全都种完。
此外,还有一千人,颜小熙打算让这些人负责盖房子。以村子为单位开始盖房子。
当然,盖的都是土坯房,因为土坯房最省事,还省钱。
颜小熙的想法就是,先陆续的把村庄搞定,然后再让宗门弟子们慢慢的迁移过来,这样一来,村子就会慢慢的形成规模了,以后就不至于像这般大规模的雇人种地了。
此外,这一万人种完地之后,颜小熙也不打算让他们离开。
她准备将这一万人全都留下来盖房子。
她既然想把“长生宗”搞好,那么房子就是必须的设备。
盖房子的时候,她会按照每天每人五文钱的工钱给付钱,而且还管三餐。
宋玉杰和农堂堂主听了她的主意,很是满意。
于是颜小熙便拿出了自己打现代采买来的帐篷,教给宋玉杰和宗门弟子帐篷的搭建方法。
之后的事情就顺利多了,颜小熙一共带过来一千顶帐篷,她全都拿了出来,让宋玉杰运下山,然后以村子为单位,领人搭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