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小东前一天已经听了颜小熙的讲解了,明白了颜小熙的经营理念,所以没有什么疑问。
颜小熙便又将这份契约抄写了一遍,让颜小东拿出之前已经给他刻好的印章,章上刻着“颜记颜小东”五个大字。
颜小东在上边按下自己的章,又按下自己的手印。
白老爷也依样拿出自己的印章,按了章,又按了手印。
至此,一份契约便打好了。
打好契约,白老爷交给了颜小熙八百文钱作为定金。
颜小熙把钱收下,随后盛情挽留了白老爷和赵奎在家里吃饭。
之前,县太爷来的那天,白老爷在这里吃过饭,知道她家的饭食不差的,不像那些普通的庄户人家,家里那么的粗茶淡饭。
于是,白老爷欣然答允了颜小熙的挽留,准备留下来吃饭。
颜小熙便赶紧出去,让宋婉月和颜小楠、颜小芳准备午饭,又把颜七爷父子三人叫了回来,同颜小东一道,陪着二人说话。
颜七爷是个木讷的人,最多也就是陪着坐着,但是颜北曜和颜北武这两块料可不是普通人,论吹牛皮,这兄弟二人的功力无人能及。
颜小熙张罗着准备好午饭,留白老爷和赵奎二人吃喝之后,才送他们离开。
他们才走了没多久,李若清便来了。
李若清在西厢房坐下之后,便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来意,“二妮子,你上次让我们捎回去的酱豆腐,村子里的人都说好吃,都想买,你姥爷说,让我拉一百坛回去,钱我都给你带来了。”
颜小熙笑道:“成,大舅,我也不赚你们的钱,这酱豆腐,你一坛给我三文钱的本钱就成!”
“三文钱哪儿成啊?你这酱豆腐不是卖十文钱一坛吗?”李若清怕她赔了,不由得摇了摇头。
颜小熙开口道:“大舅,你就放心吧,我是谁呀?我可是咱们‘轩辕王朝’未来第一有钱的小富婆,我能做赔本的生意吗?大舅,不信的话你听我给你算账,这小坛子,我们是一文钱两个买的,一坛子酱豆腐,也不过两文钱的豆腐,那些调料也是有数的,三文钱的本钱足够的。只不过,大舅你别把这个事说出去,我给‘福裕楼’都是八文钱一坛呢。”
李若清便点了点头,然后打怀中拿出一贯钱来,数了三百文给颜小熙。
颜小熙把钱收进钱匣子,然后留李若清住了一晚上,因李若清不方便住在妹子屋子里,便又去了九奶奶家借宿。
转过天来,一大早,颜小熙便打发颜小东、颜小楠和颜小芳帮忙,把一百坛酱豆腐给李若清放到马车上,用挡板挡好了,中间再放上麻绳,避免坛子会相互磕破,这才送李若清离开。
颜小熙一直将李若清送到村口,她看着李若清远去的身影,心中暗暗想着,不如找个机会,还是把酿果子酒的手艺教给姥爷一家。
这做酱豆腐的生意,虽然也挣钱,但是盈利终归不如酿酒,挣的只是些小钱罢了。
她转身回到屋子里,开口问李梅英,“娘,我问你个事呗?”
“什么事?”李梅英怀里抱着小儿子,笑着问道。
“我想问问你,咱们村子附近,有没有擅长编篮子的?”颜小熙开口问道。
她刚刚帮大舅装车,觉得特别的不方便,便想找人定做一些藤箱,就跟现代的包装箱一样,一个藤箱里可以放固定数量的小坛子,这样一来是方便计数,二来也不容易摔坏。
第991章 藤箱
李梅英想了想,开口道:“咱们村子里没有这样的人,不过集市上卖篮子的店家都会编。”
颜小熙转了转眼珠子,便拿出钱匣子,拿了两串钱,转身走了出去,径自去了镇子上。
她在半路上四下看了看,看到没有人,便拿出一个储物手镯,然后从手镯里拿出了一个小号的藤编的收纳箱,这收纳箱做的非常精致,上边还系着粉蓝色的蝴蝶结。
随后,她进了镇子,找了一家卖篮子的铺子。
这家铺子的掌柜的年纪不大,是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男子,看到有客人上门,赶忙迎了出来,“姑娘,买篮子不?”
颜小熙笑道:“大哥,我想问你一下,你家这篮子这么好看,都是谁编的?”
“都是我娘和我媳妇编的,姑娘,你问这个干啥?”年轻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打量着她手里的藤箱,这藤箱对他来说,样子有些稀罕。
“我想跟你家定做几个这样的藤箱,但是你家似乎没有,能不能让我见见你娘和你媳妇,我跟她们说说样子。”颜小熙大方地开口道。
“成!”年轻男子便点了点头,你进去吧,她们在后院干活呢。
颜小熙便同他道了谢,然后进了后院,这里的店铺基本上都是前铺后宅的格局,后院是一进的院落,三间正房,三间厢房的格局,看起来,这户人家的日子过的不错。
后院的院子里坐着婆媳俩,正在用处理过的细藤条编着篮子。
颜小熙落落大方地走了过去,“见过大娘和嫂子,我叫颜小熙,你们可以叫我二妮子,我是附近‘颜家庄’的,那酱豆腐就是我家卖的。”
婆媳俩不解地看着她,做婆婆的开口问道:“姑娘,那你到我家来做什么?”
“我想同你家定做一些藤箱!”颜小熙举起手中的藤箱,开口道。“样子就仿照这个,但是要比这个大一些,横着可以放十瓶酱豆腐,竖着放五瓶,然后中间有格子,这样一来,坛子就不会相互撞破了。在长的这边,再编上一对把手,这样方便搬动。上边再加上一个这样的盖子,可以掀动,这样就可以把箱子摞着放,又不会压到里边的坛子。”
她给婆媳两个讲解完,她眼巴巴地看着二人,“怎么样?你们能做吗?”
婆媳二人不由得同时吸了一口凉气,那婆婆开口道:“姑娘,你这个藤箱,能不能拿给我瞧瞧?”
颜小熙把藤箱递给她,“大娘,你尽管瞧,这个藤箱可以给你留下来做样子。如果内里的格子不好编,可以单独编,编好之后再放进去,也是一样的。”
那婆婆接过藤箱,打开来,翻来覆去地打量了半天,不由得啧啧道:“敢问姑娘,这小箱子是你打哪里买来的?可真是精致!”
颜小熙道:“这是我家里人在南方带回来的,据说是用柳藤编的。”
“姑娘,你要是信得过我们,就把这小箱子留下来,我们婆媳两个,试着编一个出来,只是,这箱子看起来颇为费事,恐怕这价钱……”那婆婆犹豫地道。
“大娘,如果您能做出来合我要求的箱子,我会大量进货的,所以价钱这方面,咱们容后再商议可好?”颜小熙便拿出了一串钱,递给那婆婆。“这是定金!”
那婆婆便收下了这一吊钱,随后开口道:“姑娘,你三天以后再来吧!”
“成!”颜小熙答应了一声,便告辞了。
三天以后,她又来到了铺子里,见到了这婆媳俩。
“哎呦,姑娘,你来啦,大宝媳妇,赶紧把那箱子拿出来。”那婆婆特别热情地招呼颜小熙在马扎上坐下。
店老板的小媳妇便打屋子里拿出了一个藤箱,颜小熙看到这藤箱,不由得眼前一亮,“这箱子看着就不错!”
小媳妇把箱子放到地上,然后打开了盖子,里边是木头编的格子,刚好合颜小熙的要求,五乘十的格子,可以放上五十坛酱豆腐。
颜小熙很满意,忍不住夸赞道:“做的真不错!”
那小媳妇开口道:“这格子不好编,故而照你说的,单独编了出来,然后用蒲草固定在箱子里的。”
颜小熙开口问道:“那这箱子多少钱一个?我准备先定一百个!”
“你要一百个啊?”那婆婆斟酌着开口道。“这藤箱做起来着实费事,姑娘,你看,一百文钱一个如何?”
颜小熙遂点点头,这箱子拿现代去,那叫工艺品,至少也能卖两百多块钱,人家才要一百文钱,着实不多。
“成,就一百文钱一个!一百个是十两银子!”她又拿出了一两银子,开口道。“这是定金,我每十天过来一趟,你们做出多少,我拉走多少。”
“成!”那婆婆点点头,把钱接了过去。
颜小熙便拿了用来给她们婆媳做样子的小箱子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