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李璟元缓缓接过。
神出鬼没的影卫们都回去了,宋绾松了一口气的感觉,默默准备今晚的晚膳,等着宋爹归家。
忽然一拍脑门,宋绾惊道:“忘了给生日礼物了!”
……
晚上和宋爹用过晚饭,几下收拾好厨房,宋绾回屋翻出了她准备了两月的生辰礼,恰是一块彩锦护膊。
护膊上面本该绣有“日月、云朵、孔雀、仙鹤、辟邪和虎”的纹样,然而宋绾绣不出来,想当然乱绣纹样,最后绣得花里胡哨,四不像。
宋绾拿在手里纠结着,花里胡哨的东西,先不说爱穿一身黑的李璟元喜不喜欢,光看起来就很寒碜。
但除了这个,宋绾委实不知该送什么好,随便买一个东西没有意义,不如直接给钱。她生辰的时候,宋爹就是直接给她银票,想要什么自己买。
“管他呢!”宋绾似是想清楚,将彩锦护膊收好。她跟李璟元不是多要好的关系,送其生辰礼,是看在围猎时帮她找了元宝的份儿上。
宋绾包好生辰礼,跑去墙角,清了清嗓子,问道:“今日哪位当值?”
一个闪现,是一位小姐姐影卫。
影十二冷冽道:“何事?”
宋绾暗道一声真酷,看那站在墙上修长笔直的腿,冷漠孤傲的眼神,清脆利落的声音。
宋绾啧啧称奇,将包袱一甩,影十二随手接住,听宋绾言道:“送你九哥的生辰礼。”
影十二眉头一皱,随即将包袱扔了回去。宋绾无辜地眨了眨眼睛,小姐姐这是怎么了?
“你亲自送,更显诚意。”
“我们两家离得这么近,你送我送都一样。”护膊戴着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她售后,她不是不认账。
影十二觉得自己和宋家姑娘没想到一块儿去,冷声道:“你亲自送,九哥更高兴。”
宋绾仰着头说话很累,顺着墙角的梯子爬上高墙。这梯子搬出来放在院墙边太方便了,方便她爬墙。
宋绾爬上去坐好,对遗世独立的影十二道:“你也坐,我们聊聊。”今日过节,而且敬亲王府一向平静,影卫们很得闲。
影十二想了想,一条腿耷拉,一条腿屈着,手臂搭在腿上,随意道:“聊什么?”
“十二成亲了吗?”“未曾。”
“你有心上人吗?”“没有。”
“你父母健在吗?”“去世。”
看来影卫大都这么高冷,十七弟弟是个例外,宋绾碰到了比李璟元话还少的人,至少她和李璟元熟了以后,这人没以前那么闷。
影十二道:“该我问你了。”
宋绾一副请问的表情。
“喜欢钱吗?”“喜欢。”
“喜欢吃吗?”“喜欢。”
“喜欢玩吗?”“喜欢”
“喜欢九哥吗?”“……”
不好意思,休想套路她,宋绾歪头道:“你九哥又不是娶不到媳妇儿,你干嘛这么心急。送你一句话,兔子不吃窝边草。”
宋绾心想,难道是李璟元身边的小姑娘太少,这些影卫太闲了,所以一个二个乱吃瓜。
她跟李璟元稍微走得近,所以引起了他们的误会。呵呵,不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走在一起,就是一对儿!
宋绾继续道:“我知道你们九哥性冷淡,不近女色,而且到了要成家立业的年纪,你们想给他讨媳妇儿。但麻烦你们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我对他自信满满的箭术崇拜不已,其他免谈。”
“哦。”
宋绾将包袱放在墙上,“生辰礼收一下。”然后慢慢爬了下去,她拒绝了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少年。
宋绾诚然有过心动,但仔细考虑了一番后,他们各方面条件不匹配,当朋友更好。
等她回屋不见后,墙上的生辰礼被人默默取走,而收到礼物的人不是那么开心。
……
宋绾开始修身养性,过上清心寡欲的生活,立志远离那些如狼似虎,惦记她的男人们,一个个对她虎视眈眈。
转眼一年一晃而过,新年伊始,而宋绾也将年满十七,宋爹准备请媒人给闺女说亲。再耽误下去,宋绾就成了老姑娘。
宋绾眼睛都挑花了,送来的画像都差不多,媒人说得天花乱坠,宋绾内心毫无波动。
没等挑出个所以然,一道晴天霹雳降在宋家。不,是降在宋绾头上。因为对宋爹而言,这不是霹雳,而是喜庆的鞭炮声。
“……宋家有女,聪敏好学,谦逊知礼,特钦尔入宫伴读……”
宋绾听得心拔凉拔凉的,谁干的?
没听错,老皇帝让她入宫,陪皇子公主们念书?宋绾不信,没人举荐,老皇帝会让一个商贾之女入宫伴读,神经病啊!
恭敬地接了圣旨谢恩,宋爹一脸扬眉吐气,兴奋道:“闺女啊,我们家要飞黄腾达了!”
不愧是他闺女,他的小福星!
新年后,宋绾没来得及相亲,被迫入宫。入宫就算了,还要她念书,不如拉她到菜市口斩了吧!
翻了年,李璟元身量又高了,黑衣终于被他换了下来,今日入宫穿了一身藏蓝色锦衣,手臂竟戴着宋绾绣的彩锦护膊。
宋绾捂眼,嘀咕道:“进宫你戴它干嘛!”这是公开处刑她的绣工!麻烦入宫穿戴正式一点!
李璟元道:“你送,我戴。”
一个敢送,一个敢戴。
“宋姐姐。”几月不见,安乐郡主愈发沉稳。自从秋猎回来,小郡主被关在王府里,宋绾再没能见着。
未料新年后,敬亲王愿意把小郡主放出来,而且同意其继续入宫念学,颇为稀奇。这不是把羊肉往虎口送,现在这块肉还搭上了她。
李璟元道:“上马车吧。”
闻言,宋绾垂头丧气,搭上敬亲王府的马车,缓缓入了宫。要是让她知道哪个天杀的把她弄进宫,宋绾要跟此人拼命!
宋绾进博古轩的时候,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一干皇子公主世家子弟们,她早已预料,包括杜绍斐,最多再读半年就要毕业了。
但大皇子和二皇子凑甚热闹,一个板着脸在薛太傅左,一个拿着书在薛太傅右。
嗯,左右护法。
薛太傅不经意看了一眼他们,或者是安乐郡主,说道:“到了入座,准备听学。”
“今日是你们年后初次听学,多了几位新学子的加入。我们暂且不讲书上的内容,由大皇子和二皇子说说你们感兴趣的内容。”
她不感兴趣,可以回家吗?
她想从此避着的人,今儿全齐了。
第17章
大皇子李晔已成家,皇子妃是吏部侍郎的嫡女,育有一女,是皇家唯一的孙辈。
二皇子李昭,薄情阴骘,至今未娶皇子妃。因为生母贵妃是异国公主,以致他既在朝堂受重视,又让人觉得血统不纯。
安乐郡主年纪比他们小,辈分却比他们高,率先问道:“阿晔阿昭,你们今日要给我们上什么课?”
王惊羽眼神一亮,附和道:“是不是野史奇谈,传奇秘辛之类的?”太傅不讲四书五经,他乐意至极。
宋绾握着毛笔,在纸上写字,她不是爱写字,是觉得无趣,不会写毛笔字的人更喜欢在纸上写着玩。
除了辈分高的安乐郡主,其他人都闭嘴不语,王惊羽年纪小,身为大理寺卿之子不知天高地厚。
虽然他出身不低,但比起在座的什么皇子公主、皇亲国戚差了点,不知是怎么和她一样被抓来听学了。
待会儿下课问问,宋绾心想。现在她心里发怵,皇帝为何让她入宫听学,不合规矩,没有道理。
只见二皇子淡绿色的眸子一抬,似笑非笑地瞧着宋绾。宋绾似有所感,抬首一看,心里一咯噔,来者不善。
二皇子言道:“你们平时学的东西枯燥无趣,想听故事,本殿下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
大皇子反驳:“二弟此言差矣,你是在质疑太傅的教学?”
二皇子一哂:“太傅学识渊博,但大家年轻气盛,未必能理解太傅大人的良苦用心。就如当年的我们,不是也不喜欢听先生念叨。”
大皇子轻蔑:“二弟,父皇命我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今日来是给他们授业,不是带头乱了规矩。”
二皇子拿着书,指了指乖乖坐着的宋绾,说:“规矩照样可以打破,授业亦可变通。”
这话说得不错,但麻烦不要明晃晃指着她,让她接受众人目光的洗礼,瘆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