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一天天的忙碌中逐渐逝去,而新种的玉米也在大家的期盼下成熟。看着那一个个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大家脸上的笑容都没停过。
“老胡,你看今年玉米的产量,比去年咋样?”
“今年风调雨顺,肯定是比去年高,但因为今年是新的种子,我也不好估算。”
“哎,我们今年没用新种,看着你们地里的玉米可真是眼馋!”有村民看着新种的玉米直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就铁了心没种呢?要不然,大获丰收的就是自己了。
“谁叫你当初不信任技术员呢?这下傻眼了吧?现在你也只能干看着,想种也只能等到明年了!哈哈!”待在一旁的人毫不犹豫的怼回去。
哼,当初他坚持用新种的时候,这些人可没少嘲笑自己,现在看着地里的庄稼,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打脸的!心情简直不能更舒畅!
“大家安静,所有种植新玉米的村民,先收新玉米,搬到麦场称重,让技术员记录数据。”看着地里的庄稼,村长也是罕见的露出了笑模样,不复之前的威严。
先前,村民们一起吃大锅饭,地里的活儿也一起干,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坏干好也是一个样,慢慢的,除了少部分村里比较勤劳能干的人之外,大多数人都是混日子,磨洋工。反正多干也不是自己的,何必出大力。
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相比于一些先进村落,碧水村的粮食产量真心不算高,甚至年年都倒数。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村长便想出了个法子,把村里的地相对公平的分到各家各户,然后告诉他们,今年家里的口粮就从这些他们负责的地块里出,若是不好好种,那难为的也只能是他们自己。另外,村长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说好,若是今年各家负责的地块能达到多少产量,就会给他们奖励,而奖励就是他们负责的地块中的粮食。
既然村长发话,也为了自家的口粮和粮食的奖励,大家可比以前用力了许多,除草,施肥,浇水,样样精心,当时那年的产量就创了新高。而村长也没有为了虚名,把粮食的真实产量报了上去,而是隐瞒了一部分,除了下发的粮食奖励,还存了一部分在村中祠堂的大地窖里,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了,村长出此下策也实属无奈,都是被前些年的饥荒给闹的,不得不防啊!就这么的,这个临时决定的制服就这么延续了下去,现在大家都默认自己负责的地块是自家的,虽然明面上都没说,可大家心里都是这样认为的。
这也是先前为什么有些人家不愿意接受新的粮种,那可关乎着他们自家的口粮,在没见到成果之前,他们也不会冒这个险!
“走走走,老赵,我帮你掰玉米棒子去!”
“老王,那你家的呢?我看着都能收了,你帮忙我不反对,要是耽误了你家收玉米,我可不管,可别怪我没早提醒你。”老赵也是有些晕乎乎,以前没见老王这么热情,这是咋回事?
“肯定不怪你。我看你家今年新种的玉米长得不错,明年别忘了给我家留点种。你放心,哥哥肯定不亏待你,回头,我让孩他娘把家里存的腊肉给做了,然后再炒个鸡蛋,咱哥俩好好喝一壶。”老王显得很是亲近,目的也是不言而喻。
“行行,你可不许反悔!”嘿嘿,送上门的好处,不要白不要,他可是好久都没喝过酒了呢!这回可算是能过把瘾。
于是乎,老王和老赵就哥俩好的走向地里。而同样的场景也在碧水村的不同人家中上演。
“我现在跟大家宣布一件事,经过技术员的统计,今年新种的玉米产量跟去年相比增加了一百二十到两百斤。根据各家地块的不同,玉米增加的产量也不尽相同。
最多的是李卫国家的玉米地,产量比先前的增加了两百斤,而最少的则是李四家的,只增加了一百斤,连平均数都没达到,以后还要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第114章
“哎, 早知道当初我就应该坚持种新玉米了,就不该听我家婆娘的,真是头发长,见识短。现在好了,人家都增收了,今年分到的粮食肯定比我们多。”看到那些增产的粮食,有人不禁抱怨道。
“大哥, 你要是真心想种,嫂子可拦不了你。现在看到别人的粮食产量高就推到别人身上, 这可不对!”有听到的村民说出了大实话。
“这话对头,想要种就等到明年呗,现在急有什么用?”
底下的村民议论纷纷, 种植新玉米的脸上的笑容遮都遮不住,而没有种的大部分都是一脸懊悔, 然后嚷着, 明年一定要种新玉米。看到了成果, 大家心里的疑惑自然也就散去了。至于味道, 大家都没在关心的, 能吃饱就不错了!
而旁边的技术员看到村民们的反应, 心里也是如释重负,顺便有点小嘚瑟,让你们看不起我,现在知道后悔了吧?哼!
“好了,大家安静点, 今年种植新种的村民都有奖励,而奖励的多少,则看你们每家地块的玉米增加的产量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而没有种植新玉米的人家,明年还有机会,今年收获的新玉米,会留下大部分种子给大家明年种,剩下的都要被拉走,送去种子研究所,让技术员们继续研究,说不定,将来能给咱们研究出更高产的良种,让咱们都能吃饱饭。”听到有些村民提出会不会把粮食都拉走的质疑,村长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做出了解答,给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新种的事情一解决,大家就迫不及待的去收自家的玉米了。先前为了想知道新种的产量,很多村民都自愿去帮忙,还没顾得上自家的呢!
新玉米的产量一出来,林雅楠一家人变成了村民中的香饽饽,谁让人家的新玉米产量最高呢!等明年拿她们家的种子种植,产量肯定不低。
顶不住大家的“热情”,林雅楠和李卫国都说自家只留下家里要用的种子,其余的都交给村长分配,才算躲过这一劫。
虽然没种新玉米,但今年风调雨顺,产量都比去年高出一个档次,看着金黄金黄的玉米,不由得让人露出真心的笑容。
有了新玉米令人震惊的产量在前,而后新红薯的收获也获得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关乎口粮,可不能马虎。
大家虽然都知道今年红薯肯定会增产,但等真正的产量算出来,大家还是吃了一惊,竟然比玉米还多。不过这回,红薯产量最高的并不是林雅楠家,这也是她刻意控制的结果,风头也不能总是一家出,太招人恨!不过,她们家的产量依然比平常农家产量高出一大截就是了。
村长面对增产的粮食那是开心又头疼,高兴的是大家餐桌上吃的粮食又多了一些,头疼的是种子的分配可是一大难题。不过村里的会计给他提了个醒,若是不放心,到时候直接抓阄就好了,要是分配的不是高产的种子,那也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了。村长想想觉得也是,就不再为分配种子的事情烦恼了!
不管怎么样,秋收总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在将地里粮食收完之后,林雅楠打算做顿大餐,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
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辣椒、芸豆、土豆还有小芹菜,这时候瓜菜丰盛,家中的小菜园子里自然是不缺菜吃,缺的就是油水!
不过之前林雅楠特意拿出来腊肉还有一些,再加上鸡蛋,和一些犒出来的猪油,也能弄一顿不错的饭菜了!
土豆炖鸡肉,辣椒炒鸡杂,豆角炒腊肉,韭菜炒鸡蛋,煎茄盒,凉拌黄瓜,西红柿鸡蛋汤,猪油炒芹菜,满满当当的摆了一桌子,只看看,就叫人想流口水。
“卫兰,你咋回来了?还带着孩子!快进来,正要吃饭呢!你咋不挑个好时候回来,这都天黑了!先洗洗手去,这就开饭了!”正当大家想要动筷子的时候,李卫兰带着王远回来了,身后还背着一个大包袱,脸上的神情也不太好!
林雅楠见了,直觉有事,可这时候也不好问,美食当前,还是先吃饱再说!
“王远哥哥,快过来,今天奶奶做了好多好吃的,还说过两天给你们送一些呢,你们就来了!来,趁热吃!”看到王远洗完手,有点拘谨的站在李卫兰身旁,虎子便小大人似的牵起他的手,和宁宁一起吃饭去了!小孩子忘性大,一边吃着饭,几个人说说笑笑的,王远的脸上也就有了笑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