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无边美貌(26)

“……”

“苹果不长胖的,乖,好歹垫一垫。”

昭夕坐起身来,一边接过苹果,一边振振有词:“一百克苹果五十二卡,这只这么大,起码有两百卡。”

送完苹果,按理说就该离开了,可昭妈妈没走,就这么定定地站在那。

昭夕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

“什么时候带回来看看?”

“……”

昭夕咽了苹果,没好气:“妈!”

“真是搞地质研究的?”

“唔,是。”

……好歹民工也要搬砖,成天和土地打交道,勉强算是吧。

昭夕并不敢告诉妈妈,“男朋友”这事其实是子虚乌有。

母亲大人一向诚实善良,若是今晚得知她窜通外人欺骗宋迢迢,估计明天和宋家聊天时,就会亲自道歉,安慰宋迢迢“受伤的心”。

好不容易赢了那丫头一次,她要好好得意一阵子!

大不了……

她有些愧疚地瞄了妈妈一眼,大不了过一阵再告诉家里人,就说两人性格不合,好聚好散了。

昭妈妈留下来,是不放心女儿。

“按理说,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事,妈妈不该多插嘴。”

她是很开明的母亲,家中一向奉行西方式的教育模式,不然也养不出昭夕这种无法无天、自由发展的性格了。

“可你从小没受过什么挫折,被我们保护得太好,妈妈难免担心你过于天真,感情用事,有时候看不清楚人心复杂。”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昭夕心知肚明是自己之前和谁交往过那事,让妈妈忍不住担心。

她赶紧表态:“妈妈你放心,这次真不是娱乐圈里的人,宋迢迢都鉴定过了,你还不信吗?真是搞地质研究的!”

“就是听说是个文化人,所以才更担心!”

昭夕有点糊涂了,“是圈子里的人吧,你担心我被骗。不是圈子里的人,你又担心什么?”

“担心你吃了没文化的亏。”

“?”

这是亲妈?

不是,她好歹也是堂堂中戏研究生毕业,就算是艺术生,读的书不算多,但怎么也不该跟没文化沾边啊!

昭妈妈还在感慨。

“小时候让你多读书,你偏想当演员,就算不想让你走这条路,为了尊重个人意愿,也没人拦着你。”

“妈,你停一下。”

昭夕严肃抗议。

“我是文化不如宋迢迢,但我好歹遗传了你和我爸的基因,还继承了我家的优良传统,就不兴人家看上我的美貌和善良吗?”

妈妈摇头,“文化人,哪有你想的那么肤浅。妈妈是想,那么优秀的年轻人,图你什么呢?昭昭啊,须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又没你什么事。再好看的人也会老,老了之后,你靠什么和人过日子?”

昭夕:“……”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没她什么事?

这真是亲妈。

好说歹说,送走妈妈,昭夕把门一关,懊恼地拿出手机。

【包工头】的信息早在五分钟前就抵达:到了。

她噼里啪啦发了一串文字过去,于是洗完澡的程又年刚回房间,就看见了新消息。

【暴躁女导演】:程工头,咱们商量一下,下次装逼不要装得过分高调,行吗?搞研究就搞研究,非要造个清华才子、麻省海归的人设,张口闭口一串地球人听不懂的台词,这,也,太,假,啦!

下一条——

【暴躁女导演】:我就是提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内心还是很感激你的:)。

昭夕扔了手机,生无可恋地躺在床上。

这逼装得太大了,后患无穷啊!

另一边,程又年终于没忍住回复道:谁装了?都是真的。

【暴躁女导演】:哇你还装上瘾了。

【暴躁女导演】:出不了戏了是吗?

程又年:“……”

片刻后,他发了最后一条信息。

【包工头】:以后少联系。早点去看眼科。

第17章 第十七幕戏

昭夕迷迷糊糊醒来,依稀听见院子里传来收音机的声音。

北方的冬天有暖气,掀了被子也不觉冷。

她走到窗边,推开结冰的玻璃窗,那声音骤然大了起来。

昔日有个三大贤

刘关张结义在桃园

弟兄们徐州曾失散

古城相逢又团圆

院子里有颗老松树,四季常青。

今日天气晴好,松树底下,爷爷在晒太阳。收音机里放着京剧《珠帘塞》,而他咿咿呀呀跟着哼唱。

昭夕蓦然失笑,忽觉回到了小时候。

那些年,她每天早上赖床不起,爷爷就会把收音机开到最大声,按下暂停键,拎在手里,不紧不慢来到卧室,不动声色搁在她床头。

然后啪嗒一声,按下播放键。

糟老头子心眼可坏了,挑的还都是打仗的京剧曲目,鼓乐声震耳欲聋。

每每在嘈杂的乐声中惊醒,迎接她的都是那句一成不变的台词——

“太阳晒屁股了,还不起床!”

只是那个时候,爷爷的头发还没有全白,背影也还和那株老松树一样挺。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凸显老态的?

她慢慢回忆着,想起来了。

自打几年前奶奶走了,爷爷就飞快地老了。

甫一失神,那边的唱词已然过去好几句。

昭夕嘴角一弯,冷不丁开口接上:

哗喇喇打罢了头通鼓

关二爷提刀跨雕鞍

哗喇喇打罢了二通鼓

人有精神马又欢

哗喇喇打罢了三通鼓

蔡阳的人头落在马前

院里,老头霍地回头,见孙女披头散发趴在窗户上,哈哈一笑,“哟,还记得词儿呢?”

“那可不?您教的,说什么也不敢忘啊。”

“那你再往下唱两句?”

“唱就唱。”

昭夕接着往下哼了几句,爷孙俩笑嘻嘻的,其乐融融。

谁知道老爷子脸色一变,下一刻就中气十足地冲她吼:“大冬天的,穿着睡衣就敢开窗户了,真当自己国防体质呢!?”

昭夕:“……”

刚才真是她的错觉,怎么会觉得这老头老了呢?

听听这中气,年轻人都不定有他这么洪亮。

她悻悻地直起身来,啪嗒一声关了窗。

糟老头子,脾气可真坏。

*

午饭和陆向晚约在鼓楼东大街。

全北京最地道的寿喜锅就在那,两人从学生时代认识起,就常在此聚餐。

陆向晚穿了身条纹小西装,脚下蹬着恨天高,一副职场精英女性的打扮。妆容也精致,迪奥999的正红色非常称她,一推门,气场秒杀店内所有人。

顾客们纷纷侧目。

相比起来,昭夕就很低调了,几乎素颜,带着墨镜。

见人来了,她打了个响指,“这儿。”

陆向晚还没落座,就开始吐槽:“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才刚从非洲回来,摩洛哥除了塔吉锅就是塔吉锅,顿顿嘴都淡出鸟。让你选个重口味的,结果还是清汤寡水。”

昭夕理直气壮:“塔吉锅是锅,火锅也是锅,反正都是锅,我选寿喜锅。”

“?你去了趟塔里木,这是学了手绕口令,还是rap?”

“我这是来自闺蜜的警告。警告你管住自己的嘴,别胖到新华社的镜头都装不下你。”

陆向晚,中传毕业,学的是新闻。

两人八竿子打不着,当初和昭夕认识纯属巧合。

大四实习时,她进了某知名互联网新闻单位。

同一个社里,分工不同,有娱乐板块,也有社会板块。有红专正的栏目,也有不太正经的八卦栏目。

甭管你能力如何,反正实习生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于是被娱乐主编扯上也不稀奇——

“小陆,我这儿缺人手,收拾东西,马上跟我去做个采访。”

那天采访的人,正是昭夕。

当时正值《木兰》大火之际,主演们在台上坐了一排,台下的记者一一发问。

木兰代父从军,片中有大幅光景都在描述军中场面。因此,台上的男演员居多,昭夕是万绿从中一点红。

记者们对男演员提出的问题大多关于武打戏。

“您在片中的武戏难度系数很高,请问都是自己完成的吗?”

“没有考虑过使用替身演员吗?”

“听说有个动作您NG了16次,导演都说从您的片酬里扣掉他剪片的钱,是这样吗?”

上一篇:煦煦下一篇:口是心非

容光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