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倚君出门走了没多远,牛家的护卫奔了过来。
领头的是当初送信来的那个小管事。他看到陶倚君的打扮愣了一下,才说自己是奉了主家牛三郎的吩咐,前来帮忙守卫陶家的。
“无须三郎君挂忧,我已安排妥当,管事还是回去守着三郎君的好。”
陶倚君没有精力跟人废话,粗粗说了一句,便继续朝西门而去。
南门那边现在虽然是蛮人攻击的重点,但是防御的重点也在那边,如果这时候蛮人分了其他小队来攻击另外的城门,很可能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边城还是太小,防御力量够不上四个城门同时守卫。并且陶倚君猜测,除了南门外,北门也是个防御重点,毕竟有钱的有权的都在北门附近。
来到西门处,陶倚君发现很多男人都拿着家里的刀具沉默的聚集在城门内侧道路的两边。
陶倚君没有多问,直接找了人上了城楼。
原本她是不能上去的,城楼是防御重地,等闲人不可上去。但陶倚君事先有打点和准备,她亮出了县令大人的手谕,加上她一身的武器,也让人不由得多信她几分。
“五郎人呢?”一上城楼陶倚君就在仔细看,除了有重弓的弓箭手外,还有很多执长矛的兵士也在列阵以待。
“大娘子,这边。”耳中传来五郎小声的招呼,她循声看去,是在一处箭垛那里,五郎跟他一个兄弟扶着一张重弩,身边还摆放着一个陶罐。
陶罐里盛放的是桐油,用破旧的布头裹上箭矢,再蘸了桐油,点燃后射出,就可让敌人陷入火堆中。但是这方法在平日还能有奇效,但在这大雪天里就很难获得想要的结果了。
陶倚君擅长的还是药物方面,所以她这次让人带了一些药粉过来。这些药粉在杀伤力上没有之前的大,但是在阻敌方面优势不少。反正隔着城墙城门,不太可能会产生近身战,所以那些以前她恶作剧弄出来的痒痒粉啊,麻痹粉啊什么的,这个时候比□□起到的效用更大一些。
但这药粉也有个局限,就是在敌人穿戴整齐的情况下不会起效,比如地方全身被铠甲包裹,药粉除非沾到脸上,否则不可能隔着衣服铠甲就生效的。她之所以这次用药粉,就是知道来攻城的蛮人骑兵是在跟大方城那边短暂交战后撤退迂回而来的。且蛮人不喜欢穿铠甲,药粉上身的几率大很多。再加上有火焰弹相助,只要被烧坏了衣服,再沾上药粉,就绝对能达到陶倚君想要的效果。
设想是很好,可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谁也不知道,是以陶倚君才会不顾卫老阻拦,硬是要上城楼。她觉得自己的武力还是可以的,只要不跟人长时间近身肉搏,她绝对能在保全自身的基础上多灭几个敌寇。
“有动静了。”等待是最为焦急的,在快要天明时,西门守卫发现远处冒出的人影,骑着马在快速靠近。
警戒声一层层传递下去,上至城门上的守卫,下至街道边的平民,都瞬间打起了精神,专注的看着那飞奔而来的人马。
那队人马差不多有两三百人,在临近城门的时候,勒住了缰绳,停留在了弓箭的射程之外。
五郎看了陶倚君一眼,陶倚君摇摇头,示意等等再说。
对方领头那人手持长弓,对着城楼上的匾额射了一箭,力道之大,站在砖石后的陶倚君都能听到箭矢刺入木头的声音。
对方说的话陶倚君听不懂,但是城楼上有听得懂的人。
对方是在激怒他们,想要让他们冒头射箭。而对方的射手已经齐刷刷的手持重弓,对准了城楼。
“五郎,瞄准那人。”站在城楼上守卫队长身边的陶倚君轻声吩咐,在队长看过来的时候,朝他微微一笑,“放!”
一道火光划过夜空,如流星坠地,朝着当头那人奔去。
作者有话要说:牛三郎:大妹子,女人就该在家呆着
陶倚君:看你面若好女,没想到骨子里是个直男癌
霍桐:康康我,我可以保护你!
陶倚君:呵呵,老娘有枪有箭,男人是什么花儿?
以上不负责小剧场(#^.^#)
第三十一章
火焰飒飒如流星,坠落在人群中。继而马匹嘶鸣,人声嘶哑,小范围乱成了一团。
“继续,开三弩。”
公输韧拿起三支蘸了桐油的箭,点燃发射,动作快捷如行云流水。这重弩是特制的,使用的时候需一人操作弩机,一人置放箭只。五郎跟他兄弟九郎在家里练了一个多月才配合如此密切。
一箭出去对方还能瞅准了方向闪躲,三箭齐发就让人有点手忙脚乱了。也是材料难得,陶倚君掏空了家底才做了三只重弩,一只运到了南门,一只在这里,还有一只放在北巷霍桐府的高楼上。
守城的本就配有重弓,加上重弩,至少能保证敌人无法轻易靠近城门。
陶倚君的□□没有这么远的射程,只能看着。过了一刻钟,觉得差不多之后,便让人抽冷子用箭挑了牛皮纸包的药粉射出去。那药粉受热之后能挥发成药雾,作用是使人头晕呕吐,心悸无力。再加上那些聊胜于无的痒痒粉之类的,纯属是让人死不了但得被恶心到。
之前的火攻就让对方身上的皮毛衣服受损严重,加上药粉虽然对骑士起的作用不大,但是对没有任何东西包裹的马匹就十分有效了。蛮人的战斗力都是在马上,下了地大家都差不多。这马匹一受惊,加之药效作用,骑士功夫再强悍也控制不住无头苍蝇般乱窜的马。有好几十匹战马就嘶鸣仰立之后撒蹄子乱奔而去了。
领头之人见事不可为,只能恨恨的撤走,但也没走太远,退后了三四里路,确保城门上的武器箭矢伤不到自己便整队停了下来。
“怎么办?他们不肯撤退。”
陶倚君瞅了一脸紧张的小兵士一眼,安抚:“没关系,原本就不可能凭借这个让他们撤走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拖延时间。”
她转头找到领头的人,询问南门情况如何。
“已经让人去探了,此刻还没回来,怕是情况不太妙。”
陶倚君吁了口气,挑眼看向城楼边上耸立的箭塔。箭塔年久失修,加之这个小边城根本不可能有守城的重型武器,所以这个箭塔更多的充当了瞭望塔的作用。
陶倚君跟人说了一声,抬脚就上了箭塔。从这里可以隐约看到南门那边的情况,虽然看不实在,但是城门破没破还是能看到的。
她上了箭塔之后,身后又跟上来两个小兵士,其中一个自告奋勇的往最顶上走,那里最高处能看到全城的情况。
“大娘子,北门没有动静。东门那边有灯光攒动,看样子跟我们差不多。南门那边失火了!”
陶倚君正待叫那孩子下来,突然听到他惊呼一声。
“有大队人马过来,不知道是哪边的人。”
大娘子让小兵士继续看着,转头吩咐另一个小兵士赶紧下去将消息报给守卫队长。不管来者是敌是友,他们都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就在消息传下去的同时,南门那边的消息传来,蛮人的人数太多,城门即将失守,守城的副将冉魏已经殉职。
“那些蛮人把冉副将的尸体挑挂起来,现在还在虐杀守城的兵士。”
此话一出,顿时人群按捺不住了,当即就有人转头奔南门而去。
陶倚君咬了咬牙根,咽下一丝腥甜。
“你们守好这里。五郎九郎,交给你们了,协助宋百户守城门。”
“大娘子,你要干什么?”
陶倚君紧了紧手腕的束袖:“去做我该做的。”
她猫下身体顺着城墙往南奔走,灵巧的身影不像是大家印象中孱弱的女郎,而是如同草原上的豹子,是潜伏于黑夜中的猎手。
边城的城墙并不是十分连贯的,在西南角就短缺了一部分。但是那边是大河的拐弯处,骑兵们也没办法从那里入城,所以算是天然的屏障吧。
陶倚君从那边的房屋屋顶跳跃着前行,连续跳了三四家后,略有些气喘。
她在家乡时常锻炼,来了边城后反倒懈怠了,此刻才感觉到身体机能的衰退有多拖后腿。但还好,这里的房屋都是小家小院,屋顶挨着屋顶,间距最远的也不过两米多一点,立定跳远二米一的人无所畏惧。
中途歇了三趟,她到了南门稍远一点的位置。在这里已经能看到城门外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