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20)

“回将军,我们去的那个方向,遇到了一队南蛮的骑兵,不过他们已经伤残不少,我们算是捡了个便宜。听那些人说,漠北王帐也有骑兵南下,现在他们两边在商量合作的事情,估计是想要犯边。”

除开这队外,另两队回来的人也各有发现,内容都差不多。

“另外我们在清湖旁边发现了有战斗的痕迹,应该是霍副将他们跟人交手了。但是痕迹到了清湖东北侧就消失了,我们在那边搜寻了一圈,什么都没有发现,只能先回来。”

唐将军细问了一番后,让人将搜集到的情报急送至大营大将军处。

卫老也不放心大娘子独自在家,此间该做的准备都做好了,他留下老罗等待霍副将和大郎君,自己则带着磐蛮跟着送信的小兵回了城。

卫老还在路上的时候,陶倚君就遇到了到边城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你说有人说我心善,会给流民放粮,还会收留他们住下?”

陶倚君眯眼,她就知道,一旦大兄跟霍副将有个不好的消息传出,肯定会有人坐不住了。这消息都还没确凿,他们就开始作妖,真当了自己是泥团捏的?

“去田地里偷粮的流民可抓到了?”

“一个都没放过。”之前大娘子就预料到会有人来偷,特意安排了人看守,果然逮住了。

“送官去。”陶倚君神情淡淡,“另外让人传话出去,照律例,抢夺钱财的,数额大的可直接杖毙。你们小心看着点,我估摸着有人会雇了流.氓过来捣乱。真的流民你们直接送官,若是那些打着游侠儿的旗号前来滋事的流.氓,直接打死。”

不是她罔顾人命,是那些人想要逼死她。这些所谓的流.氓,手上也不干净,说不定她让人打死了对方,还是为民除害呢。

“孟叔你找人私下里打听,是哪一家出的手。知道后别声张,回来报与我听即可。”

虽然城里的富贵人家也就那么有数的几个,随便猜一猜都能猜出个七八成来,但是陶倚君讲证据,只要她拿到了真凭实据,自然会翻倍的报复回去。毕竟孔圣人也说过,唯女子跟小人难养,不是吗?

黄昏,卫老被磐蛮背着回了府。两人稍作梳洗,就去见了陶倚君。

“大娘子,适才听老孟说有人在打你的主意?”

“跳梁小丑不足为惧。”陶倚君没把这些事放心上,她更关心卫老他们此去的成果。

“大娘子虽然已经心中有数,可到底那些人在暗大娘子在明,若是用些手段,万一出了事儿……”

“卫老不必在意这些。”陶倚君微笑看着他,“我那田地里种的虽然是过冬的作物,但并非直接食用的。要是那些人挖来吃了被毒死,可与我无关。”

不管药材是不是救命的,很多东西在没有处理过之前,直接食用都会产生毒素。少量堆积还好,人体自身的排毒系统可以代谢掉轻微的毒素,但是一旦超量,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那些不告而取的家伙,就算被毒死了,也是自作孽不可活。当然,陶倚君也早早就让人放了话出去,说过这些药物有毒,还送了些去城里药堂售卖。那些偷东西的人要是不信,她也没有办法不是。

再有一个,滩地里的药材就算有毒,其实也就是会让人腹泻呕吐,灌一碗甘草水或者绿豆水下去,基本也能缓解大半症状。而肥田里的东西现在还没发芽,那些人也不知道里面种的什么,如果这样都还要去挖出来,只能说是自己找死了。

“就如之前说的,那些流民但凡愿意开荒种地的,也不会说一点粮都找不到。县令之前也曾开仓放过一些存粮,只是今年关内情况也不算好,储量只少不多,边城想要如往年那样年前年后开两次粮仓怕是不可能。”

不但边城日子难过,她得到的消息,说是关内今年冬天死的人也不少。特别是有些人失去了土地,又不愿意背井离乡,想要在家乡挣扎着活下去,结果今冬气候异常寒冷,想要上山找些草根树皮都难,饿死的冻死的不在少数。

“边关这边原本就没有多少农田,唯二的两个粮庄还得分粮去关内。前日听说送军粮的已经到了,少了三分之一的量。大将军这几日正上火呢。”

那些在背后搞事的,也不过是觉得大将军自己都头痛,肯定不会分神顾及到陶倚君。但他们没想到的是,陶倚君所仰仗的,从来都不是大将军,或者说霍副将的照顾。

“磐蛮,之前我让你去找老毛头说的那事儿,他可给了回信了?”

“我,我这就去问。”磐蛮都要忘记这事儿了,他从跟卫老一起出去办事后,全身心都是打仗打仗立功立功,哪里还记得这事儿。

“大娘子,奴知道。”一旁候着的磐蛮的妹子突然出声,“今晨奴跟阿娘去找老毛头要染料,他说大娘子前次说的那事儿已经办妥,东西再有两日就该到了。”

本来这事儿应该回来就告知大娘子的,但是磐蛮的妹子不懂,只想等哥哥回来之后让哥哥去说。这会儿听到大娘子询问,而哥哥一副已经完全忘记的样子,她一着急,就克服了胆怯,小声的把自己听到的消息讲了出来。

第二十二章

磐蛮心里有些着急又有些愧疚。

他从没给妹妹讲过这些,很多事情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之前家里都是靠自己拿主意的,可这几日不在,估计妹妹也很慌神。

陶倚君没有生气,只是招了磐蛮的妹子过来,细细问了几句。这小姑娘虽然表达能力不强,脑袋也不够活络,但她记忆力相当好,不管再复杂的图案,她看一会儿就能一点不差的画出来,平时跟她说的话也都一字不差的记住,就是没办法活用。

这对陶倚君来说是个略有些意外的惊喜。在她看来,磐蛮这个妹子很聪明,就是没有人去引导她学习和运用自己的能力。可惜边关这边学习的氛围不行,也没有可以教导她们的老师,只凭她一人去教根本不现实。

磐蛮的妹子见主家女郎不但没有呵斥她,还给她奖励了一朵银质蝴蝶小簪花,里面镶了一颗黄豆大小的珍珠,她高兴坏了,大眼睛带着明晃晃的喜悦看着自己的兄长。

让磐蛮带着她再去问问老毛头,这边陶倚君和卫老还有老孟则留下来商量对策。

虽然陶倚君有所准备,但是边关毕竟不比关内。关内有宗族和衙门镇着,就算同样使手段,也多是背后下黑手,不会当面闹出人命来。

但是边关不同,这边人命如草芥,生命被看重的同时也被轻贱。土生土长的边关人还好,他们还有个宗族可以依靠,但是流民就不行了,本来就是如浮萍一般,即便是死了,也不会有人多看一眼。

“大娘子切不可有妇人之仁。”卫老年岁大,见识多,深知这个时候如果心慈,接下来就没办法收场了。

“我知道的。”陶倚君叹口气,“虽然知道,也有心理准备,但是……”

“这事儿不必大娘子出头,交给老夫和老孟去办就行。”卫老虽是文人军师,可也曾提刀杀敌过,“大娘子这些日子不要出门,省得给那些贼货可趁之机。”

“如果老毛头真如他所言,弄来了粮食,这事儿就好解决些。我现在担心的是他被那些人收买,给我的货品中掺假。”

还是底蕴不够的缘故,在外人看来,她所依仗的无非是她兄弟和救过命的副将。一旦这两人出事,她就可随意拿捏。

“收货的时候,让老孟带着那些老兄弟去。还有,你得相信副将和大郎君吉人自有天相,他们定会平安归来。”

这边把田地农庄的护卫刚安排下去,磐蛮就带着妹子飞奔了回来。

“大娘子,老毛头给的货我看过的,不算良品,但还算上品。另外,老毛头让我给大娘子捎个话,说让大娘子回关内避一避。”

“老毛头这么好心?”

“他说他只是不忍看到大娘子被人害了,再问他就不肯说,还把我跟阿妹轰了出来。”

卫老叩了叩腿,点头:“行吧,先让老孟带人去取货,完了再说。”

几人出了屋,陶倚君看了下天象,眉头一直不得舒展。

“看这样子,恐怕还有几日的风雪天气。”

众人都不出声,只为城外无依无靠的那些流民感到绝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