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恩人不好当(穿书)(57)

作者:宋家小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丫鬟哭笑不得,赶紧把被子打开:“太子殿下已经在等着了, 您还是早些起床吧。”

阵阵冷风袭来, 温环儿只好坐起身,任由丫鬟给她梳妆打扮。内心忍不住吐槽赵临,大半夜带她出去, 这么早又来打扰她睡觉。

她眯着眼出了里间,待看到眼前的男人, 突然睁大了眼:“你怎么就进来了?”她脸颊微红, 这人肯定把她的话听了个全。

赵临的神色依旧淡淡, 嘴角却微微勾起:“来陪你用早膳,过会儿就去上朝了。”

见到此景, 丫鬟很有眼色地退了下去。

“你既然这么忙就不必过来了。”两人关系转变地太过突然, 温环儿一脸不自在。

赵临拉过她的手, 十分自然道:“想见你便过来了。”

温环儿惊住了, 讶然地看着他:“你怎么这么……”会撩?在她的印象中,这男人一直是再冷淡不过的人。

赵临拉着她坐下,拿起筷子夹了一只水晶虾饺放在她碗里,神色认真道:“这个你肯定会喜欢。”

温环儿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小口,眼睛突然亮了起来:“真好吃。”

见她满足的小模样,赵临微微一笑, 倒是没再说话。

“太子殿下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

赵临顿了顿,随即指正道:“不要再唤我太子,这样不好。”不过到底是哪里不好,他却拒绝说出理由。

温环儿暗笑,突然胆大包天起来,她咳了咳:“那我该叫你什么,阿临哥哥?”她并不知自己的眸子像星星一样,里面盛满了令人心动的欢喜。

赵临觉得这丫头不老实,自己不经意间就被她诱惑到了:“我并不介意,若是你愿意也未尝不可。”

见他一本正经的模样,温环儿自己先脸红了,阿临哥哥什么的可真是羞耻啊!

她不敢再说话,把脸埋进碗里开始喝粥。她脸皮薄,惹不起惹不起。

见她小鹌鹑一般的模样,赵临垂眸淡淡一笑。

这份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上朝,赵庸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宣布要选秀了。

他的原话是这样:“朕膝下空虚已久,甚感愧对祖宗,故而选秀之事不可再拖。”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皇帝要选秀谁也不能拦着啊。文武百官不论心里是怎么样的,面上都露出皇帝劳苦功高,是时候犒劳犒劳自己的理解模样。

这其中除了赵临,他微眯着眼,不知在想什么。

待下了朝,安王赵和一脸笑意地走了过来:“听闻皇兄喜得佳人,三弟就提前恭喜皇兄了。”

赵临淡淡一笑,只是这笑容却不达眼底:“三弟曾说只愿当个闲散王爷,看来这话做不得真。竟不知你消息这般灵通,看来孤真的要刮目相看了。”

赵和一僵,脸色冷了下来:“这江山无限好,有志之士都想得到。皇兄虽在出身上占得了先机,旁人也未必不能后来居上。”

赵临淡漠道:“若三弟觉得一个出身能决定一切,那确实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他的地位是在战场上拼搏来的,可不是留在京都当闲散王爷的赵和能比。

见他转过身要走,赵和突然不阴不阳地来了句:“看在你我多年兄弟的份儿上,三弟不得不提醒皇兄看好未来的皇嫂。别一个不留意,三弟再见温三小姐的时候她成了父皇的女人。父子争一个女人,传出去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他一副深为赵临担忧的模样,话里却是满满的恶意。

赵临定住了脚步,他背对着赵和幽幽道:“此事就不用三弟操心了,你该把心思放在讨好父皇上,别到时候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赵和这阵子得空就往皇宫跑,时不时同赵庸上演一出父慈子孝的戏码。朝堂上风言风语骤起,不少人都在猜测皇帝是不是想废太子,改立安王赵和。

见心思被揭穿,赵和不由脸色难看。

赵临冷哼一声,转身便离开了。不过却不是出宫,而是去往景泰宫的方向。

景泰宫

“你这孩子也真是,都这么久了也不来看看皇祖母。”太后一脸埋怨地看着赵临,眼里却是满满的笑意。

嬷嬷送上茶,故意道:“太子殿下可别听太后说的,她老人家一天能念叨您八百遍。”

面对疼爱自己的亲祖母,赵临神色缓和了许多:“孙儿不是不愿来看皇祖母,只是不大想涉足后宫罢了。”

先皇后过世不久赵临便领兵去了西北,回到京都又直接住进了太子府。对他来而言,这座皇宫里有快乐的回忆,但带给他更多的却是痛苦。

太后内心一痛,她拍了拍孙儿的手:“好在你平平安安长大了,你母后和舅舅九泉之下会感到安慰的。”说起来都是她的罪过,生出皇帝这么个冷血的儿子。

不知想到了什么,赵临淡淡一笑,颇为认真道:“前不久倒是有个人同皇祖母说了同样的话。”

“同样的话?”太后一愣,何人能这样对太子说话。突然意识到什么,她颇为惊喜道:“可是哪家的闺秀?”

赵临神色淡淡,没说什么,但是也没有否认。

太后哪里还不明白,回过头一脸笑容地对嬷嬷道:“哀家一直在担心他的终身大事,这下好了,终于可以放下心了。”

赵临是瑾国未来的继承人,若是一直不娶妻生子难免被人诟病。太后不愿意催他,但并不代表她不担心。

“快跟皇祖母说说是哪家的闺秀,皇祖母这就下旨给你们赐婚。”

迎着太后期待的眼神,赵临顿了顿,颇为郑重道:“她出身并不显贵,却是孙儿唯一想要的人。”环儿是他护着的人,绝不能被人看低。

这个唯一不可谓不重,太后立马就明白了,她嗔了一句:“往上数几代柳家不也一样是白丁,也就是救了圣祖爷才……”说到这里,太后的眼神不禁暗淡下来。柳家辉煌过,但那是曾经的事了。

“皇祖母,孙儿明白您的意思。”见太后面露伤心,赵临揭过了这个话题:“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曾经的刑部侍郎温嘉?”

“温嘉?”太后一时间倒真想不起这个人,她沉思了一会儿突然道:“你说的是那个十六岁中了状元的温嘉?”当年的温嘉也算是名动京城,太后虽身在宫墙内也有所耳闻,

赵临点了点头:“就是他,孙儿中意的便是他的女儿温家三姑娘温环儿。”

太后这才明白赵临所谓的身份不高是什么意思,这岂止是身份不高,根本就是完全不相配。

太后脸色僵了一瞬,企图改变他的心意:“临儿,你若是因为担忧你父皇才选的这个温三小姐,这是完全没必要的,皇祖母可以……”

赵临却打断了她:“皇祖母,您知道我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

见他眼神执着又坚定,太后便知道事已成定局。不过她转念一想,有孙媳妇总比没有强,再说孙子也不能一直不娶妻。

“所以你此次前来是想让皇祖母帮你赐婚?”

说到这个赵临难得露出难色,他咳了咳:“此刻说赐婚为时尚早,孙儿还要去问问人家姑娘的意思。”本能告诉他,温环儿不是一般姑娘,若自己擅作主张她必然会生气。

太后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道:“还要去问她?”她的孙儿一向果断,哪有这样的时候,她倒真的对这个温三小姐好奇起来。

“皇祖母,父皇今日在朝堂上说要选秀,您可知道?”

一说到赵庸,太后神色冷淡下来:“前些日子他来找过哀家,哀家并没有反对这事。”说完她突然意识到什么,略带诧异道:“你的意思是?”

赵临点点头:“孙儿就是这个意思,望祖母在初选时把温三姑娘刷下来。”

孙子好不容易才看上一个姑娘,太后自然不能让这事出了差错,当即道:“你放心,祖母一定会为你护住她。”

“孙儿多谢皇祖母。”

赵临刚踏进院子,就见温环儿在树下走来走去。听见脚步声她抬起头,眼里满是喜悦。

“太……赵临你终于回来了!”温环儿还记得早晨的事,他让自己不要唤他太子。

赵临神色淡淡,一本正经道:“我还以为你会唤阿临哥哥。”他面上再正常不过,话里却是满满的揶揄。

“那不是开玩笑的嘛!”温环儿干干一笑,随即换上了着急的神色:“祖母派人接我回去,说是皇上要选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