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红川城千里之外,少有人烟的山林里,一支队伍正悄悄地前行。连日来的急行军,将士们脸上都有了几分疲惫,但每个人的眼里都仿佛燃着一团仇恨的火焰,像来自地狱的复仇者一般。
“殿下,我们已经走了大半的路程,不日便能抵达长安。”
程鸢骑在马上,神色前所未有的认真。家破人亡之仇,他夙夜不能忘,只有魏帝老儿的血,才能平息心底时刻翻涌的恨意。
这些日子,黑鹰军分成了数十支队伍,翻越贺兰山一路秘密潜入大魏。他们走的是荒郊野岭,与虫鸣鸟兽作伴,沿途严密封锁消息,只为了奇袭长安城,一雪前耻,报仇雪恨!
燕洵勒马止步,询问道,“粮草武器运到哪了?”
“负责此事的黑鹰军传信,说是前几日就已经到达我们约定的地方。”
上次从贤阳商会收缴的钱财,大半被直接用来购买粮草武器,负责此事的黑鹰军伪装成商队,暗度陈仓,早就悄悄地将东西运到了离长安两百里外的一个隐蔽之处。不然,拖着粮车器械,他们如何能够日行百里?怕是现在还在燕北与魏军拼死厮杀,死守红川。
“将士们随身携带的粮食还能支撑几日?”
燕洵回头望了一眼策马而来的林袖,她的脸上沾了许多尘土,连月白衣袍都染了黑色的污渍,只是那双清冷的眸子,犹如一汪冰泉,越发的冷冽刺骨,被她看上一眼,都要脊背发寒。
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不出所料看到了林袖的身影。程鸢习以为常地别过头,回答道,“五日有余。”
“嗯。”
从马鞍侧取下水囊,递给疾驰而来的女子,燕洵眼中有关心,也有担忧,“还好吧?”
打开水囊,大口大口地喝了将近一半,林袖随意地用袖子将嘴边的水迹一抹干净,抬手就将水囊扔回给燕洵。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洒脱爽利,没有一点女子的扭捏姿态。
望着身边将士们拍马而过的矫健身姿,林袖颇为感慨,“好些年没有松松筋骨了,倒是生疏了不少。”
她也曾横鞭拍马,千里奔袭,只为了卫戍一方太平……
垂下眼睑,纤长的睫毛在脸上打下两道阴影,昏黄的光线下,甚至有些微颤抖。想起往昔,除了痛,还是痛!那些微薄的美好,终究抵不过时间衍生出来的恨。
看着她的脸色沉郁下来,燕洵咽下想要问出口的话语。有些人有些事不要轻易开口询问,因为那些隐在内心深处的伤疤,一触便痛之入骨。表面上越是冷清的人,连伤口都合该在深夜无人时独自舔舐,也不愿别人对自己露出一点怜悯。
天已经完全黑了,燕洵看着面露疲态的将士们,下令道,“前头翻过那座山,有一处隐蔽的山坳,让将士们好好修整一晚。”
“是。”
程鸢领命而去,明日就能到达约定地点,只要黑鹰军汇合,便能势如破竹,一路攻入长安!
“燕洵,你的心可安定?”林袖突然问道,“楚乔如今还在燕北,你不担心吗?”
“我已经让仲羽带她去蓝城,那里很安全。”
“若是她如今还在红川呢?”
以楚乔的个性,就算她到了蓝城,也会返回去死守红川吧?
林袖有时候真的很羡慕楚乔,她有崇高的信仰,有护着她的男人,有一心跟随她的秀丽军,正义凛然、高高在上的模样,让人不禁想要撕开她兼爱天下、天下大同的高谈阔论,露出最肮脏可怖、自私自利的人性。
若是她也像燕洵一样,经历过家破人亡、亲人惨死,可会大方地原谅杀人的刽子手?
也许会吧,她不是也爱上了宇文玥?
“我……”别过眼,燕洵下意识地逃避了,他不知道该作何回答,虽说阿楚与他生分了不少,但他也未必真能狠下心来不管她的生死。
“罢了,这是殿下的私事,不是林袖该问的。”
看出他的迟疑,林袖也没有穷追不舍的劲头,拍了拍马,慢慢地走远了,留下若有所思的燕洵。
此时,他没有想到林袖会一语成谶,而抉择的时刻,竟来得那么快,快到他们连彼此的心意都只能后知后觉。
作者有话要说:阿袖看得太清楚了,突然好心疼她,呜呜呜……要虐了,感伤ing……
第54章 黑鹰汇合
正午时分,燕洵率领的队伍终于抵达原先约定会合的地方。那里,先到的黑鹰军正在安营扎寨。
“殿下!”
孙河、许胥等将领迎了上来,他们脸上犹带风霜,但个个精神奕奕,就差拉人干一架。
“都到了吗?”
将缰绳交给小兵,燕洵等着林袖下马后,才一同向营地走去。
“除了第六队,其他都到了。”孙河中气十足地汇报道,他长得膀大腰圆,憨厚的面庞上容光焕发,浑身笼罩着大仇将报的兴奋与激动。
“通知各位将领,紧急会议。”
燕洵快步走进营帐里,气氛一下子变得庄重严肃起来。
没一会,营帐内就聚集了十来位将领,他们依次坐下,没有一人敢高声喧哗。这些日子燕洵展露的铁血手段和胆识谋略,让他们对燕北的这位新王打从心眼里信服。
“长安驻军情况如何?”
“魏帝调了二十万大军给元齐,剩下十五万禁军。前日贤阳城破的消息传到长安,魏帝又紧急抽调了十万禁军,一路往贤阳急行军,据可靠消息,应该是前去与各大藩王派出的军队汇合。”许胥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魏帝多疑,我们派去攻打贤阳的军队又是打着大梁的旗号,他自然得派遣心腹之人前去压阵,防止地方藩王起异心。如今长安城内余下的兵力,算上各门阀养的私军,满打满算也不到十万。”
目光从地图上扫过,燕洵并未放松心态,反而更加审慎,“长安周围的布防呢?”
“跟之前的大致一样,押送粮食的黑鹰军前几日刚刚打探过。不过因为贤阳一事,兵力抽调得很急,布防松散了许多。”
“那就先把外围的暗哨解决了。”狠狠地敲了一下案几,燕洵神情凌冽,话语间尽是密不透风的狠辣,“在没有抵达长安城前,不能有一点消息传到魏帝的耳朵里。”
否则,一旦魏帝向地方藩王下达了紧急调兵令,他们此次攻打长安便要无功而返!就算各藩王无意援助长安,也难保他们没有谋反之心,若趁此机会带军前来分一杯羹,那事态就更复杂了!
“遗风,带些人去解决了。”
卫遗风是暗卫出身,暗杀这种事他比较在行,自然一口气应了下来,“是,殿下。”
“大家对于攻打长安的战术布置有什么想法?”
“长安城墙高约二十尺,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北门安远门、南门永宁门、西门安定门、东门长乐门都有守城士兵。”许胥显然是下了功夫,研究过长安城防御工事,“虽然我们在兵力上遥遥领先,但我军大半都是骑兵,如果强攻,并不占优势。骑兵机动灵活性较强,擅长散兵作战、迂回包抄,在奇袭方面优势显著,但用来攻打城池未免大材小用,损失也太重了。”
“如今,要么引蛇出洞,要么里应外合。”坐在下座的林袖突然开口,“因为魏军随时都有可能掉头回援,这一战必须速战速决。现下长安城内兵力单薄,他们必定避其风头、龟缩不出,所以我们只剩下一种选择。”
“里应外合。”燕洵知道为今之计只有这么做了,其他办法要么耗时,要么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燕北贫瘠,大魏富饶,他们耗不起。
“但我们布置在长安内的暗桩人数不多,而且功夫一般,让他们偷袭守城士卒很难成功——”
“那就放火烧城。”燕洵打断了许胥,眼底似有刀光血雨弥漫,“到时候城内骚乱,魏帝一定会派禁军前去灭火,我们再趁机攻城。”
“可是这样的话,就算我们攻下了长安,得到的也只是一座空城。”
“你觉得魏军一旦落败,会给我们留一座完好的城池?”燕洵轻哼了一声,颇有些嗤之以鼻,“早晚要毁的东西,何不为我所用?”
下方的将领相视了一下,都认同了这一做法,“殿下英明!”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具体的战术布防,攻城事项,等第六队到了我们再详细讨论。现在,都各自下去安营扎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