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第一美人(61)

比如:“沈姑娘可知世子爷付了多大的代价,才将大夫送进了大理寺狱?”

再比如:“世子爷近来身子有恙,常常难以入眠。”

……

大雨骤降,才长出新芽的树枝被狂风席卷,屋内的支摘窗发出了叩叩之声。

若问沈甄这一刻想的是甚,确实是复杂了些。

感谢,无奈,破罐子破摔,真是什么都有了。

沈甄深吸一口气,上前两步,环住了他的腰身,“大人,之前是我不好,我不该惹您生气的。”

要说这人的心里也是奇怪的。

入门之前,陆宴还觉得眼前的瓶罐分外可笑,可眼下听着她怜人的嗓子,又突然觉得,她有何错呢?

她哪里有得选?

================

陆宴惊醒,死死地摁着太阳穴。

他下意识朝窗外望去,天色大亮,雨后明媚的阳光洒了进来,暖融融的。

他伸手拍了拍身边的床榻,是空的。

陆宴猛然坐起身,趿鞋下地,行至门口,深色里多了一抹难得一见的慌张。

这时,沈甄刚好走进来。

她笑道,“大人醒了?”

陆宴悬在高处的心渐渐回落,面上瞬间崩回原样,缓声道:“你怎么没叫我?”

沈甄笑道:“今儿大人不是休沐吗,多休息一下,不好吗?”

今日的风,比他的梦里,和煦多了。

盥洗过后,沈甄本以为他要用膳,谁知这人道:“今日有些急事,先不用了。”

沈甄替他更衣,照例环住他的腰。

谁知腰封还未扣上,他便捧住了她的脸,嘬了一口。

“等我回来,嗯?”其中的暗示,不言而喻。

沈甄红着脸,冲他点了点头。

——

出了澄苑,陆宴弯腰进了马车,对杨宗道:“去周府。”

杨宗说了同上辈子一样的话,“主子说的,是大理寺卿周大人家?”

“嗯。”

同梦中极像,他随着周府的管家,来到了他的书房。

周述安仍是端坐在桌案前,白衣素衫,翩然如玉。

室内的白瓷香炉,飘散着袅袅青烟。

他锋利的五官在烟雾缭绕间,平添了一丝朦胧的柔和。

周述安笑道:“陆大人坐。”

他的双眸透露着成熟与世故,断然不是眼角的笑意能掩盖的。

陆宴率先开口道:“陆某是来讨周大人欠下人情的。”

周述安沉默半晌,斟了两杯茶,递给陆宴一杯,“陆大人请说。”

与梦中一样,陆宴的话音甫洛。

周述安便狐疑地看向他。

少顷,他终于还是问出了那句、“沈家三姑娘,是在陆大人手上?”

陆宴提了提嘴角,道:“陆某不是周大人的犯人。”

周述安把玩着手里的空空的茶盏,笑了一下。

怪不得。

怪不得。

周述安抬眸看他,幽幽道:“所以,李侍郎夫人的案子,也是陆大人审的?”

第52章

陆宴走后,周述安沉思良久,谁能想到,镇国公府这位世子爷的金屋竟也藏了娇,藏的还是行踪成谜的沈家三姑娘。

眼下京城里找沈家三姑娘的人何其多,能护住她的人,全长安也没几个。

他本还不能确认两人之间有甚猫腻,可当他提起沈家三姑娘时,陆家世子爷眼中流露出的毫不避讳的占有欲,倒是证明了自己的推断。

半晌后,他轻笑了一声。

京兆府虽然不属三司,但却掌管着长安二十二个县的治安及政务,少尹的品级虽只有从四品,手上的权利却不小。

自打陆宴调任京兆府起,长安有不少富商为了能获些利,从衙门行个方便,便起了向他行贿的心思。

旁的官吏也就罢了,镇国公府的世子,长公主的儿子,怎会看得上那点钱财?于是那些人,不约而同地盯上了他的后院。

这世上洁身自好的男人不少,可抗拒不了诱惑的显然更多。

最有名的一次,京城孙家的小儿子犯了事,卷宗落在了陆宴手里,为了能保下他幺子的命,孙家老爷兜了好大一圈子将陆宴约到了波斯教堂中,献上了无数美人儿。

为确保总有一个陆宴能相中,众美人里还有一个道姑。

但结果呢?

不止孙家幺子被判了流放,就连那波斯教堂也关了门。

这件事,朝堂上很多人都知晓,陆宴不近美色,铁面无私的美名也是那次得来的。

他前阵子耳闻陆大人在平康坊养了一位红颜知己,本就觉得奇怪,那样倨傲的一个人,竟也会去平康坊寻欢?

不过今日倒是解了惑。

合着那位平康坊的头牌是个挡箭牌,而他不惜损些名声也要藏着的,是另一位。

至于沈姌……

原来刚正不阿的陆大人,也有徇私的一面。

——

陆宴出了周府,马车正往澄苑的方向行驶,突然有人拦了轿子。

杨宗上前交涉,须臾,回头掀开了马车的帷帐,“主子,拦车的是国公府的人,他说,东宫那边往国公府送了一幅画。”

陆宴皱眉,“什么画?”

“王允之的绝笔之作。”来的人还说,“太子殿下亲口说欠您一个人情。”

默了半晌,陆宴点头道:“回国公府。”

近来,整个朝廷的目光都聚向了东宫。

东宫禁足被撤,太子将之前的医官全部“请”回了太医院,只留下白道年一位,才短短几日的功夫,东宫那夜夜震天的咳嗽声,就已得到了缓解。

这意味着甚,就引人深思了。

陆宴颔首转了转手上的扳指,低声道:“你随后去知会她那边一声,就说今夜我事多,先不回了。”

杨宗:“属下明白。”

——

回到肃宁堂,陆宴看着手里的画,若有所思,不禁用食指点了点桌案,道:“把付七叫过来。”

杨宗躬身道:“是。”

一个时辰后,付七推开了书房的门,低声道:“世子爷。”

“东宫那边,有何动向?”

付七道:“世子爷料的不错,圣人安抚了东宫后,太子殿下便重新查起了城西渠的案子,说是要找城西渠工图的初稿,期间还去了一趟御史台。”

陆宴提了下唇角,果然。

工部、兵部、御史台,这些地方可都是太子的地盘,太子一旦重新掌权,最先救的一定是他的左膀右臂,云阳侯沈文祁。

工部这块肉,他不会放手的。

却说云阳侯此人虽然有些迂腐刻板,但不得不承认,他是官场上少有的实干派,若没有他,大晋的农业以及水利也不会繁荣至此。

自打三年前云阳侯升至工部尚书,晋朝的水力调控、防洪、和土地排水的能力,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每到初夏,黄河的水位便会偏低,至七八月又会下大雨,黄河的堤堰根本无法在抑制洪水的同时灌溉农物。

回数往年,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涝灾,可在云阳侯在任的这几年,涝灾确实未曾发生。

圣人对云阳侯所绘制工图不止一次发出过赞赏,而这些功劳,均是记在了太子名下。

按说像云阳侯这样深资历的官吏,得他首肯的工程,是断不该出那么大事故的……

仔细想想,工图出问题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不然,太子也不会跪在听政殿门口替云阳侯喊冤。明哲保身的道理,谁会不懂呢?

只是城西渠的坍塌,导致漕运受阻,前方战事都跟着受了影响,圣人怒气滔天之际,确实没有回旋的余地。

圣人的这一怒,不仅驳了东宫脸面,更是直接下令禁了太子的足。

太子被禁足的那两个月,不知传出了多少次太医院深夜齐聚东宫的消息。

朝堂上人心惶惶,太子一旦倒下,这时候,谁帮云阳出过头,未来的储君想必都会记在眼里。

三皇子和六皇子的势力迅速崛起。

而这些,恰恰就是云阳侯府求助无门重要原因,不是不愿,是没有人敢。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东宫便有了树倒猢狲散的势头。

眼下能否替云阳侯减刑或翻案,便成了东宫的翻身仗。

少顷,付七欲言又止道:“世子爷,不仅如此,太子也在到处找沈姑娘的下落。”

陆宴面色一沉,“适当之时,把他们往扬州引。”

“属下明白。”

“还有么?”陆宴道。

发达的泪腺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