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第一美人(123)

“沈甄,圣人收回了成命。我与许七娘的婚事,就此作罢。”陆宴喉结滑动,道:“之前我并非有意瞒你。”

沈甄蓦地抬起了头。

“跟我回去吧。”那悬在天上的月,将他的身影拽的清瘦又疲惫。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四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

她倏然想起,自己第一次遇见他,好似在这个地方,去年十月,也是一地银霜,他身着暗紫色的官服出现在她面前,捉她回了京兆府。

还打了她六个板子。

往事似走马灯一般地在眼前闪过,他身上凛冽的木檀香犹在鼻间。

她看着陆宴幽邃骄矜的眉眼,五脏六腑都跟着隐隐发颤,她努力地平复着,压抑着,唇瓣不自觉地翕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耳畔猛然回荡起了沈曼同自己说的话。

沈曼,镇国公府的二奶奶,也就是陆宴的二嫂。

在他消失的这半个月里,许夫人很快就顺藤摸瓜查到了澄苑,紧接着,沈曼又找上门开。与许夫人的嚣张不同,沈曼对她毫无敌意。

开口第一句话,亦是十分客气,“三妹妹可还记得我?”

“三郎身中两箭,但眼下已无性命之忧,他很快便会醒过来,你不必担忧。”

“我知你与三郎情分颇深……”沈曼一顿,继续道:“云阳侯府虽已不再,可你也曾是高门贵女,理应知道,儿女私情,终究大不过肩上的担子。”

“你若想与他一处,无疑就是叫陆家同许家撕破脸,眼下许后暗中把持朝政,东宫独揽大权,你当真不为他想想吗?”

“退一万步,倘若他真的把你接进国公府,你又当如何面对他的祖母,他的父母兄长。”

“长公主一夜之间险些白了头,老太太得知他中箭的消息昏过去两次。”

“三妹妹,你我虽不是同枝,却也都是沈家女,今日我对你说的话字字出自肺腑,还望你能仔细想想。”

“陆宴的性子你应当比我清楚,沈甄,你若在京中,他定然不会另娶他人。”

沈曼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镇国公府这四个字,快要压得她无法喘息……许意清说些甚她不必在乎,可沈曼的话,她却无法漠然置之……

“沈甄,同我回去,能给你的,我都会给你。”陆宴沙哑的嗓音打乱了她的思绪。

沈甄深吸了一口,平静道:“大人,我听闻漠北的天很蓝,云很低,触手可及,我,想去看看。”

只一瞬间,他便明白了她话中的意思。

在这之前,他曾问过她,是否怨他将她留在京中,将她困于那一方天地之中。

记得她说:我知道大人这是护着我。

陆宴目光晦暗不明,下意识地捏住了手上的扳指,千言万语哽在喉咙,过了好半晌,他才低声问:“你想好了?”

沈甄低头,“嗯。”

陆宴看着不远处的马车,揉了下胸口道:“你心里可有他?”

沈甄低头道:“侯爷待我极好。”

“我没问他待你如何,沈甄,你看着我再说一次,你心里有没有他。”

沈甄抬眸道:“有。”

陆宴从鼻尖轻逸出一丝笑,“那三姑娘与我这一年来算甚?露水情分吗?”

“同大人在一处,起初并非我本意。”

这是一句实话,陆宴心知肚明。

“婚期何时?”陆宴嘴角噙了一丝笑意。

“两年后。”护国公战死沙场,长平侯身上还有两年的孝期。

陆宴随意点了一下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道:“届时若能再见,我该唤你什么?长平侯夫人?”

沈甄看着他言笑晏晏的模样,指尖不由陷入肉中,她压下即将翻滚而出的泪水,一字一句道:“大人于我有恩,沈甄知晓,没齿难忘,若有来生……”

“沈甄,你知我从不信来生。”陆宴冷冷打断了她,翻身上马,“漠北之路,山长地远,你多保重。”

(前世未完)

第106章 (捉虫)

陆宴忽然离宫,镇国公府檐角的灯火彻夜未熄,靖安长公主坐在榻边整整一夜,终于在翌日一早,瞧见了陆宴的身影。

靖安长公主一把推开了肃宁堂的大门。

眼见他胸口有大片的血迹渗出,不禁红着眼眶道:“你疯魔了是不是?是不是!”

抬眸对视间,陆宴笑道:“阿娘,最后一次。”

靖安长公主看着冷清灰暗的瞳孔,不禁呼吸一窒,那快要溢出嘴边的话,通通咽下。

昨夜他去了哪,又见了谁,显然,都已经不重要了……能平安回来就好。

一段沉默后,陆宴站直了身子,从黄花梨夔龙纹书案上拿出了两张密信,递给了靖安长公主,“阿娘仔细看看。”

长公主从右向左默读,眉头越来越紧。

这上面皆是许家近两年在暗中做的勾当,有些事虽无确切证据,但靖安长公主大致也猜得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她捏着信件的手指渐渐收紧。

陆宴继而开口道:“十殿下虽小,但自小天资过人,又有徐太傅这样一位仁师老师在身侧教导,想来日后定可堪重任。”

十殿下,那是端妃的儿子。

靖安长公主眸色一凛,“你可知你在说甚?”

“我知道党争乃是天家忌讳,但陛下无心朝政,许家以不仁御众,豺狐之心昭昭,若人人都想着明哲保身。”陆宴看着长公主手里的密信道,继续道:“则国家危矣。”

“三郎,可你身后是整个国公府……”

长公主话还没说完,只见陆庭、陆烨手提着不少名贵药材出现在肃宁堂的门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陆庭笑道:“三郎,阿兄第一个支持你。”

陆烨也跟着笑道:“合该如此。”

三日字后,靖安长公主携公主亲卫闹到道观,不仅砸了那个劳什子九天回炉,更是对葛天师破口大骂。

成元帝厉声道:“靖安,朕是不是太惯着你了!”

靖安长公主声嘶力竭道:“那日若无三郎替陛下挡了那箭矢,陛下拿什么长生不老?拿这些糊弄人的香珠子吗!”

成元帝呼吸急促,显然是怒极,他指着靖安长公主脸道:“你给朕回你的国公府去!”

靖安长公主眼角的泪水夺眶而出,“若阿兄今日不同我回去,这世上,从此再无靖安。”

观内的小道被这般阵仗吓得退避三舍。

僵持不下之时,鸿升拔出了腰侧的剑,手起刀落,砍下了葛天师的头颅,成元帝尚未反应过来,鸿升双腿一弯,跪在地上。

“臣自知罪无可恕,只望陛下念一份旧情,放过臣府中的养子。”

说罢,长剑入腹,鸿升以死谢罪。

成元帝肩膀塌陷,双鬓斑白,浑浊的目光里有愤怒,有惊诧,还有一丝说不出的颓唐。

他身子一晃,靖安长公主扶住他,“陛下,回宫吧。”

只是当成元帝重新穿上龙袍、坐在龙椅上时,才恍然惊觉,大晋,早已不是他手中的大晋。

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便是两年。

陆家与许家水火不容,许家虽然势大,可也架不住镇国公府、宣平侯府、陆氏宗亲,扬州楚氏以及端妃背后的徐家带头在朝上与东宫作对,这两年的时间里,陆宴亲手折了许家不少人。

手段之狠厉,令人咋舌,二十六的陆宴,早不是当初那个云淡风轻的陆家世子爷。

朝堂之上风起云涌,许后的日子,也并不似她想象中的那般好过。

楚旬和随钰邀他去红袖楼小酌,马车行进平康坊已是傍晚,他踏着悬廊中摇曳的不熄的火影,风尘仆仆地赶来。

他的衣袖缀满了雪花,又是一年冬季,又是一年萧瑟。

掀开厢房的幔帐,楚旬揶揄道:“楚某人想私底下想见陆大人一面,是越来越难了。”

陆宴如今官拜尚书,来往交际,早已不能随心所欲,所以楚旬这话,倒也是没错。

随钰在一旁笑道,“认了吧,你就是被他忽悠来京城的。”

楚旬被陆宴“情真意切”的信弄得心尖泛酸,别了西湖的画舫,别了扬州的美景,马不停蹄地赶来京城,结果一朝失足,成了头顶乌纱按时上值的刑部侍郎。

红袖楼的骊娘跽坐在旁,伸手揉了下楚旬的眉头,柔声细语道:“看呐,瞧把楚大人给委屈的。”

发达的泪腺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