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69)

他请了三十几个短工帮忙收割,就在地头的打谷场晾晒。全部晒干后,他直接把粮食拉到县城卖掉。

期间,原先田地的主人来找他,想要以一亩八两的价格买回。被陆时秋拒绝了。

好不容易买到良田,他怎么可能会卖掉,绝对不可能。

对方也没再纠缠,而是在县城置了一处房产,听说每个月也能得不少租子。他听说后也很心动。

回到家,陆时秋把卖粮得来的银钱收好。

木氏把女儿交给他,说起一事,“今天早上,我去东市买菜。我听大丫说有个大婶过来找刘氏。”

陆时秋没当一回事,“找就找呗。”

木氏凑到他身边,小声道,“大丫说那大婶很像柳媒婆。”她做了个波浪的手势,“大丫说她走路一扭一扭的。”

陆时秋惊讶地张了张嘴,“你是说刘氏想改嫁?”

“应该是。”木氏弯腰铺床,“这几天我做活的时候,她总是说寡妇带着孩子有多么不容易。我看她是想改嫁了。”

陆时秋不关心刘氏改不改嫁。他比较关心这屋子怎么办?

木氏也正发愁呢,就在这时房门被人拍响。

木氏去开门。门外站着的赫然是刘氏。

刘氏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我有点事想跟你们商量。能出来说吗?”

木氏回头看了眼陆时秋。

陆时秋点头,三人到堂屋说话。

刘氏抿了抿嘴,有些难以启齿。

木氏和陆时秋没有打破沉默,只静静看着她。

挣扎了半天,刘氏才轻声开了口,“我打算带着儿子一块改嫁。这几天想把这个房子卖了。”

陆时秋微微皱眉,“你儿子没有叔叔伯伯了吗?”

刘氏一愣,摇头苦笑,“早就没有了。原先我公爹是从兴元府搬过来的。在这边没有亲戚。而兴元府那边还被乱党占据。他们是不是还活着都两说。”

韩广平残暴不仁,对待百姓更是如猪如狗。兴元府那边的百姓原有的良田全部被韩广平夺去,良民成了佃户,收上来的粮食还得上交五成租子给韩广平。

刘氏这话也不算夸张。

陆时秋沉吟片刻,“这房子你打算卖多少钱?”

这房子小是小了点,可他手头也只能买得起这么点的房子,再大些,手头就要紧了。

刘氏愣了好几秒,抬头打量他的神色,见他是认真的,才很快低下了头,想了想,“我今天去牙行问过了,像我们家这样的房子大概能卖到两百两。”

陆时秋却觉得这价钱不划算,“虽说这房子是属于你儿子的。但是如果兴元府的亲人找来,你儿子和这房子都得归族里。”

寡妇是没有继承权的。刘氏的儿子还那么小,未必能活到继承这房子。

刘氏张了张嘴。他这是想杀价的意思?

陆时秋敲了敲桌面,“如果你要卖的话,我可以出到一百八十两。”

木氏在他旁边一言不发,静静看着刘氏。

刘氏想了想,“让我考虑考虑吧。”

陆时秋点了下头,“如果你真的想改嫁,我建议你嫁远一点的地方。别在附近找。省得将来你儿子的族人找来。”

刘氏抿了抿唇,尴尬得拢了拢头发。

见她沉默不语,陆时秋就知道她没放在心上,他言尽于此,听不听是她的事儿,说完抱着孩子进屋了。

木氏留在堂屋,陪她说了会儿话。

待木氏进屋,陆时秋当即吩咐道,“我明早就去找房子。你带着三个丫头在家收拾东西。”

木氏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了?你不是想买这房子吗?”

陆时秋哼笑两声,“这房子不能买。”

“你不买,你跟人家还价。”木氏有些摸不清他的脑回路。

“我刚刚只是在试探她。看看她能不能作主。如果她真的觉得这房子值两百两,她应该拒绝我。而不是找人商量。将来要是那些族人找上来,我看也是个事儿。”

原先的陆时秋是最不怕麻烦的。可他现在不一样。他有四个女儿。

若那些人狗急跳墙,对付他女儿,他哭都没地哭去。

“有些东西再便宜也不能要。我看刘氏性子软,改嫁后,这卖房钱能不能攥得住都难说。咱们何苦掺和进去。”

钱要是没了,到时候族里找上门来,这房子归属恐怕也是个事儿。

木氏见他分析得头头是道,也觉得有道理,“那行。听你的。”

第二日一早,他们刚起来,就听刘氏冲他们不好意思道,“这房子我还是打算卖两百两。对不住。”

陆时秋摆了摆手,一点也不介意,“没事。我待会就去找房子。三天之内肯定搬走。”

刘氏大松一口气,嘴上说不急。

大乱之后,县城的房价比之前要降了一些。

其实这也很好懂。虽然这次他们月国是胜了。但是金国还处于旱灾,对方吃了败仗,极有可能卷土重来。而他们盐俭县必定还要再受冲击。

老家不是盐俭县的商人担心命丧此地,就想离开这个地方。

他们不仅出售房子,甚至有些连铺面也一块出售。跟房子比起来,好铺面更加难得。

陆时秋得知,也不急着找住处,而是打起铺面的想法。

小吃街那排的铺面,有好几家都挂在牙行,但是陆时秋买不起,那都是几千两打头的。

倒是东市有不少铺子,他能买得起。

陆时秋打算开个海货铺子,他天天待在店里收钱。比去夜市强多了。

他手头还有三百两银子。

买了一间离入口最近的地方,面积不大,只有二十来平。可是流量很好。花了他两百两银子。

剩下的一百两银子也买不起适合他们家住的房子,陆时秋只能找租的地方。

牙纪刚刚从他这边赚了一两银子的佣金,心情正好。

很快按他的要求租到一处不错的房子。一进小院,有三间空房间,茅房,灶房,水井一应俱全。

这房子离东市比较近,离夜市要走一小段距离。陆时秋很满意。

他将整个院子租下来,付了半年租金,就着手搬家。

东西重新打包好,用房东的板车,一家人花了两个时辰,就全部搬完了。

二丫和三丫满院乱跑,木氏抱着孩子看着陆时秋和大丫收拾房间,时不时指点几句。

陆时秋跟木氏说起他要开海货店的事情。

木氏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有想法了,她也觉得相公应该找点事做。

晚上囡囡哭闹,只要他,那是没办法,她只能接过烧烤生意。可他一个大老爷们天天待在家里,啥事不干,是不是也不太好?时间长了,别人肯定要说嘴。

只是木氏没想到他想开店,“你早上起得来吗?”

囡囡每次都到半夜才睡,他们一家都是睡到日上三竿。东市赶的是早集,他们刚好完美错过早高峰。

陆时秋嗤笑一声,“我是东家,我怎么能起早贪黑呢。”

早起是不可能早起的。他晚上要哄女儿,身体吃不消。

他早就想好了人选,“宏一不是已经十岁了吗?我打算把他叫过来帮忙。管他一日三餐。我觉得爹娘指定乐意。”

木氏心想肯定乐意啊。这么点的孩子又不能出海打鱼。每天只赶两次海,就满村乱蹿。

陆时秋笑着道,“我吃完早饭过去店里拢账和补货。这才是东家干的事儿。”

他就特别羡慕顾掌柜这一点。饭馆有专人给他看着,想啥时候去就啥时候去,偶尔去一趟也是查查账,看看账本,活没多干,挣得钱却是大头。

他老羡慕了。

等陆时春过来送海货,陆时秋就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大哥,我想着宏一天天待在家也不是个事儿啊。给他找了个活干。包一日三餐,专门卖海货。大哥,你觉得怎么样?”

陆时春以为他在开玩笑,“三弟,宏一才十岁。谁肯用他啊?”

陆时秋拍拍自己的胸口,“我啊。我在东市租了一间铺子。想让宏一过来帮忙。你想咱宏一啥海货不认识啊。我告诉他价格,保证他卖得比谁都好。”

陆时春见他认真的,有些迟疑,“这能行吗?你别看他在家调皮捣蛋,其实很腼腆的。到县城这地方,见得都是陌生人,估计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别回头把你的店整黄喽。”

陆时秋摆手,“没事。我在旁边教他。如果我开了店,咱家的海货也不愁卖了。”

易楠苏伊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