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吗?”曹欣道,“顾家什么时候开过火?她们连喝水都只喝随身携带的瓶装水……我没想到这些商业间谍这么猖狂,居然开始‘偷人’!”
“还有什么其它损失吗?”
“资料没有丢。好在我加强了顾济民实验室的安防,实验室不设实验员以外的任何岗位,包括卫生、实验材料整理等工作,都是在安保部门的监控和陪同下进行的。没有权限的人,不仅进不了实验室,连人脸识别电梯都进不去……不过,材料所库房还是丢了一块第2代顾氏水泥板。”
材料所间谍事件一出现,曹欣就把顾济民、钱牧荷、徐盼盼、钱牧云、谢晓秋、方元康等人的安防提高到最高等级,同时也加强了张凌歌的安防保卫工作。
在负责安防保密工作之前,曹欣对这个工作的认识,仅限于电影电视剧。她一直以为间谍都是衣冠楚楚的,在推杯换盏之余,用微缩胶卷拍摄各种机密。深入了解后她才知道,间谍的情报8成左右通过公开信息获取,包括从报纸、电视和网上的公开信息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1成半通过翻垃圾、玩绑架、制造车祸等“低端手段”获取,只有不到20分之一的情报,是潜伏多年的所谓高级间谍玩弄手段得到的。
这也意味着,曹欣的工作更加繁杂了。
9月底,曹欣开展了安防工作大检查。她检查的第一个地点,就是张宅的“大观园”。
“你们的电脑加密了么?”曹欣看着大女儿曹慕辰,不满地说,“你们就在这个可以联外网的电脑上写研究计划?能不能有一点安防意识啊?”曹欣又翻了翻大书房里的垃圾桶,“为什么字纸不处理?碎纸机不安全,你们不知道吗?”
曹慕辰偷觑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冯坚朗,没敢吱声。
“没错,张宅确实可能比西基理工学院的实验室更安全,但并不意味着这里没有漏洞。”曹欣怒气冲冲地瞪了冯坚朗和曹慕辰一眼,“你们的安防太依赖张爱秘了。她管着新华大学的技术安防部,但是她现在还是个学生……从现在起,你们的一切工作直接向我汇报。明天刘乐召的团队会派人审查你们的电脑和网络,单独给你们建个局域网。另外,后院的工作室必须是封闭式的,顾青青、冯俊朗这些小家伙没有权限,也不能进。”
旋风般的曹欣离开张宅后,冯坚朗赶紧从张办主任那儿要了一台小型纸浆机,把字纸篓里的废纸全部扔进去搅成纸浆。
“张时铭那边的飞碟1号成军后,咱集团确实太引人注目了。”曹慕辰吸着气说,“最近铁幕没那么严实,不过间谍也多了……好像除了数学所和物理所,其它地方都跟筛子一样,动力所之前也出了状况。”
“现在的安防重点应该是冷聚所吧?”冯坚朗挠挠鼻子说,“我们确实太大意了……之前张时铭提醒过我,我没太当回事。”
“飞碟成军,咱俩也得和合成军做技术交底。”曹慕辰说道,“下周去中部和张时铭她们交底后,我们还有什么安排吗?”
“本来我想打个报告,申请成立一个民用飞碟研究所的。”冯坚朗叹气道,“现在看来不可能了。咱们的民用飞碟,依然比人家的战机更先进。这样的话,相当于多了一个可能泄密的筛子……我们还是给你妈妈减点儿负吧。民用飞碟研究,目前最好暂时依托在其它部门之下。反正技术上难度不大,要改进的只是工艺。”
2042年10月的第一个周末,冯坚朗、曹慕辰和西基理工学院的飞碟实验小组成员,开车前往中部飞碟基地。
这次冯坚朗等人的安保是全方位的——天上飞着小型飞碟无人机,两边是杨二车宾玛的装甲军车,前后还有安防人员“押送”。曹慕辰一上车,就开玩笑地对冯坚朗说,押送死刑犯也不需要这么严密,看来“劫法场”是不可能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我们都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如果集团对其它经济体的技术辗轧是全方位的,我们还有机会。”冯坚朗笑道,“否则你我就准备当关进笼子里的人吧。”
“没关系,反正她们几个都被关起来了,也不差咱姐妹俩。”曹慕辰无所谓地说,然后扭头问道,“民用飞碟,你有什么建议吗?我觉得舒适度还是很重要的。”
“民用飞碟有2个问题必须先确定下来,一个是最高速度和最大加速度;一个是最大失重比例。这个和内壁旋转速度有关。”
“基地的东西两边距离大约是4000公里,3到4倍音速,我觉得就可以了。也就是说1小时内可以从坦嘎飞到西基。”曹慕辰心里快速计算了一下,“至于最大失重比例,只要加速度小于1.5个G,应该都可以接受吧?”
“还得考虑老人、孩子。数据最好保守一点。”冯坚朗说,“另外就是内舱的空气流通问题。我觉得可以在飞碟上部设立一个双环形通气管道,内环将压缩空气导入舱内,外环排除废气。”
“这样的话,内外壁就不是非接触的磁悬浮啦?”
“不是全部非接触,但是依然是磁悬浮。”冯坚朗道,“我是这么想的:内壁旋转时,内外壁之间的空气阻力会造成能源损耗,所以飞碟的内外壁之间最好抽成真空。”
曹慕辰突然笑了,“我觉得聪明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民用飞碟失重比例不大,内外壁旋转造成的空气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完全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设计。至于太空飞船,空气是宝贵资源,无法从外部获得,肯定要循环使用,也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设计……咱还是别抽真空了。”
冯坚朗想了想,也笑了,“行,这个就听你的……飞碟内部的座位,你打算怎么布置?”
“向心布置。中间是操作台,包括飞行员室,操作台周边是服务台。至于卫生间什么的,在内壁外侧和操作台外围都应该有。关键看我们打算搞多大的飞碟。”
“坦嘎和西基、中京的人员往来多,可以搞大飞碟,速度也可以快一点,可以搞到4-6马赫。至于其它城市之间的交通,用中小型飞碟就可以了,速度2-3马赫吧。”冯坚朗道,“飞碟比飞机安全得多,不存在发动机故障、引擎爆炸这样的事,所以我认为以后可以替代咱基地内部的所有航空器。”
曹慕辰想起一件事,问道,“你说,我们基地会不会向私人飞行器开放领空?”
冯坚朗笑了,“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单人或者双人飞碟以后还是可能会出现的,但是天上飞着那么多飞碟,出点交通事故,天上地下都得遭殃……另外还有技术保密问题……所以我想在这几年都不会向私人飞行器开放领空。”
一行人抵达乌本合成军基地时,冯坚朗发现合成军培养飞行员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你行啊!”冯坚朗和张时铭、陈穆康拥抱后,大力拍着张时铭的后背,“咱们需要这么多飞行员吗?”
“一部分是为宇航舰队准备的,另一部分给民航和商业舰队代培。”张时铭笑着说,“冷聚所一开始运作,燃料就成为大问题。我们得为月球氦-3开采队培养人才。”
陈穆康摇摇头道,“氦-3开采需要人来做吗?完全可以用飞碟无人机完成。”
“你就别和我犟了。”张时铭道,“上面总归得要有人守着。这不仅是商业安排,也有军事目的。”
“好好,你们也别讨论涉密的事。”曹慕辰搂着张时铭的肩膀道,“说说你们是怎么训练飞行员的吧?这速度,真的太让人吃惊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和人类的体力局限较劲儿,因为这不是奥运会。”张时铭笑道,“咱们民族太喜欢把苦难当勋章啦……不怕苦不怕累是对的,但是如果把标准提高到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就意味着合格者很可能不够多……所以,我们用技术解决体力局限,而不是单单靠训练。”
冯坚朗笑着说,“我知道你的风格……你要是元帅,肯定是追求战场零伤亡的那种人。”
“我不追求零伤亡。我追求的是,避免无谓的牺牲。”
第155章 2043-2044
2040年年初,卡拉哈里沙漠上升起两朵云后,曹慕夏就加入了由新新建筑学院院长包诗钰牵头的“战备建设小组”。
和当年的“大三线”建设一样,战备建设小组的目的,就是在基地偌大的土地上,构建“三防”工程,即可以防护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攻击的地下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