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性别战争(182)

作者:冯晨夏张凌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打啵是上三路的事儿呀!”顾呦呦奇怪地说,“我可不敢想下三路去亵渎你……而且今天是大年三十,有什么事儿咱过完年再商量不行吗?”

曹慕夏不理顾呦呦,她直接踩着院子里厚厚的雪,跑到东厢张时铭、张时诵的房间,推门一看,大家都在里面呢。

张时诵拿出拖鞋,让曹慕夏把靴子换了,然后告诉她,“我和时铭刚刚收到亚米国王子屯大学数学系的录取通知邮件。现在正在商量去哪儿读大学。”

“亚米国?太危险了吧?”顾呦呦也跑了进来,她抓起一双拖鞋换了,把大衣挂在架子上,“你们不是也拿到不列颠Oxford大学的录取了吗?要不就去不列颠吧?”

“真要有危险,这两家都不能去。”冯坚朗笑着说,“不过我妈妈判断,这次拉下铁幕,经贸关系不会完全断。而且不列颠作为老牌帝国,行事比较特别,所以不列颠应该是安全的。至于亚米国就不好说了……其她人可以改了假名字过去,时铭和时诵是靠着CMO和IMO上大学的,恐怕不能用这一招,所以我建议去不列颠。”

“可惜咱们集团的大学刚建好没几年,教学和科研水平一般。”曹慕辰也插话道,“我和冯坚朗都决定学物理了,以后要不要改,读几年再说。张爱秘准备学数学,不过她打算上集团的大学。顾呦呦,你打算学物理专业吗?”

顾呦呦盯着曹慕夏说,“我学什么都可以……夏夏在哪个地方上学,我就去哪儿。”

“那好,夏夏说了,她要考华清大学结构专业。你考中都大学物理系吧。”张时铭端了一盘炸茄盒放在桌子上,然后看着冯坚朗和曹慕辰说,“你们想好去哪儿读大学吗?”

“我也打算在集团的大学学完本科后,去国外留学。”冯坚朗转头对曹慕夏说,“我其实建议夏夏也去集团上大学。你想用顾氏水泥做房子和道桥,就不应该学习传统的建筑材料学和结构学,而应该专门分析顾氏水泥的力学性质。你放着顾阿姨这个大神不去拜,学那些普通的钢筋、水泥有什么用?”

“那感情好,我们干脆都上集团的大学吧。”顾呦呦拉着曹慕夏的手说,“这样你就可以当我妈妈的徒弟了。”

顾呦呦一锤定音,所有孩子都决定跟着各自的母亲去阿费力加洲的集团大学读书,那现在参加高考和IMO比赛,就变成了为荣誉而战了。

冯坚朗、张时铭等人还在展望着未来,顾呦呦拉着曹慕夏靠着被子歪在床上,“我妈说今晚咱俩就订婚,我这颗心终于有安放之处了。”

“安放什么呀?别说订婚,结婚也是可以离的。”

“那是,那是。所以我才要一辈子对你好。”顾呦呦盯着曹慕夏的红唇,舔了舔自己的嘴巴,“你说,将来我是管你妈妈叫婆婆,还是叫岳母啊?”

“有什么区别吗?”曹慕夏瞪了顾呦呦一眼,“不要把男权那一套拿来用在我的身上,咱俩是平等的。”

“当然!”顾呦呦翻了个身,仰面看着天花板,“月初你妈妈接受记者采访时,那叫一个帅,直接就承认自己厌男了。不过网上那些话可不好听。”

“没关系。我妈说现在加入咱集团的人特别多,昨天是大年二九,还有不少人排队等着报名去阿费力加洲呢。”

“是啊,我还没去过阿费力加洲,现在对那里也特别向往。”

丁巳年的第一天,陈匀一个人躺在床上,日上三竿也没有起来。

实际上,昨天的年夜饭他就没有吃。这个四合院里除了他,所有的灵长类动物都是雌性,让他觉得特别孤单。

腊月23过小年时,陈匀找到卫强,让卫强陪他吃饭,卫强却直接拒绝了,说他现在的日子很安稳,不想和以前的生活有任何纠葛。陈匀只好找了一家小馆子一个人吃饭,边吃边流泪。

从小年到今天大年初一,陈匀几乎每天都会哭一场。想着这些天的思绪,陈匀的眼泪再次打湿了枕巾。他扯了几张纸铺在枕头上,继续想着心思。

36年来,陈匀第一次后悔生女儿。

不是因为女儿不行,而是因为她太强了,她和她的同伴,让陈匀找不到立足之地。

跟着老伴儿去阿费力加洲吗?陈匀不愿意。退休后,他陪张全在那边待了几个月,每天他都觉得度日如年。那边发展得越快,他就越不自在。

人可能背叛自己的性别吗?陈匀痛苦地想着这个哲学问题。

对于弱势群体来说,背叛自己所在群体的利益,是非常普遍的事,所以我们会看到为“996”歌唱的打工仔,会看到为白人至上主义“疯狂打call”的黄纳分子,也会看到很多压迫同类、为男权制度叫好的女性。

但是作为强势群体的一员,设身处地为弱势群体思考都很难,更谈不上背叛自己的性别……也许那个喊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导师是个例外。但是陈匀不是圣贤,即便他只有女儿,即便36年前他可以接受女儿和老婆姓,他也依然无法接受自己的性别丧失了社会主导力。是的,别说什么女尊社会了,99.99%的男性,都无法接受平权社会,因为他们从这个男权社会得到了太多东西。

陈匀知道,在男权社会当一名男性真的太爽了,即便是底层男性——

底层男性在外面受了气,回家还有更弱的妻供其发泄。有更弱的妻垫底,底层男性也就不算最底层了;

女性杀夫,最少都会被判无期。因为女性体力不行,所以杀夫一定是“预谋犯罪”。而预谋犯罪的女性,自然比随随便便就可以“激情杀妻”的男人更不能忍受。男权社会的法律就这么维护男性;

姓,即便其本意是“女生”,即便华夏八大姓全是女字旁又怎样?孩子跟女方姓,就好像男性给了女方多大恩赐一样,不仅绝大多数男性反对,连女性都跟着瞎比比说什么“姓氏不重要”、孩子跟女方姓会让男人没面子……

某些女权分子喜欢说“女权会让底层男性也受益”之类的话,但是陈匀知道并非如此。权力这东西就像蛋糕,你多吃了一块,一定有人少了一块。即便你夺走的是你本来就应该得到的,你依然侵犯了既得利益者的权益。

底层男性没有妻子也找不到女朋友,在男权社会,他们至少还有做“三妻四妾”梦的机会。等真的男女平权了或者真的实现女权了,那些底层屌丝就真的变成了屌丝。

就因为这些,陈匀无法背叛自己的性别,也不能在集团的新据点生活。现在的问题就是,他应该怎么办?再过不到2个月,陈匀就要满63岁了。如果今年是36岁而不是63岁,陈匀一定会学卫强,抛弃一切,另建家庭!

但是现在陈匀没有这个余力了。做过几次手术的他,身体每况愈下……实际上,现在他满脑子想的就是怎样争取最大的利益,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晚年过得身心舒畅……至于什么亲情爱恋,那不是他这个年纪该操心的事儿。他现在就在赌张全对自己的责任感。

张全坐在隔壁房间的沙发上,也在想着相关的问题——事业、婚姻和责任。

已满63岁的张全,身体非常健康。除非应冯晨夏或者集团董事会的要求,否则她不想这么早就退休。而且,即便将来退居二线,她也希望可以做点别的事儿,发挥一下余热。因此让她留在国内陪陈匀养老,她是不愿意的。

那一张纸就是枷锁啊,张全苦笑道,难怪东瀛国的女人,在男人退休时马上就离婚。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广阔的天地打拼,现在让她回到四方屋子,24小时对着同一个男人,她实在是受不了。

张全终于下定决心。她走出屋子,来到隔壁房间告诉陈匀,说她自己准备再做几年,以后会两边跑。如果陈匀不愿意出国,就待在中都好了。

陈匀什么话都没有说,他呆呆地看着天花板,知道自己赌输了。

第114章 2037

经过数轮选拔淘汰赛后,总共60人的第78届IMO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华夏国家集训队,筛掉了9成人,只剩下6名成员组成国家竞赛队——这6个人中包括张时铭、张时诵等集团的5个女孩,也包括来自湘省的陈穆康。

3月份在金陵举办的第一阶段集训,那几个男生的成绩太差了,被放到了“待定席”。本来在4月中旬,本届IMO数学竞赛国家队的队员名单无论如何都应该公布的,但是带队老师看着名单里那一水的女孩儿,心有不甘,就又多集训了半个多月,直到5月初才公布最终的国家队名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