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性别战争(180)

作者:冯晨夏张凌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姐,你觉得咱妈会生气吗?”张时诵看了几眼网上的评论,担心地问,“集团宣传部都是吃干饭的吗?为什么没有一点响动?你说我们俩要不要下场加入战斗?”

“我有个奇怪的想法……我觉得这样的事儿,是咱妈想看到的。”

“你说什么呢?”张时诵生气地说,“这帮家伙嘴那么臭,咱妈这么心高气傲的人,怎么可能想看到这些?”

“开个脑洞哈。”张时铭看了一眼周遭,见没人注意到自己,就笑着对妹妹说,“集团在好几个地方经营了这么久,现在终于有了根据地。亚米国的人马基本上全撤了,华夏这边大概也得撤走一大部分……不过撤也得有理由,必须给未来的回归留下点‘念想’。而且,虽然咱们集团做得很大,但是大部分女性并不知道咱们集团是以女性为主的企业……所以不如‘激化矛盾’,打破假象,把性别矛盾捅到明面上,然后再竖起大旗,这么做更容易招揽产生了明确女性意识的人……”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这一招可有点险……冯阿姨说过,很多人,包括女性自己,都对女性要求特别高。某些得了道德洁癖症的家伙,大概会从此把咱妈和集团打入另类……”张时诵非常发愁,“这样会减少来咱集团的人。”

“我觉得不会。现在是‘天下苦秦久矣’,有人振臂一呼,总好过那帮女性除了抱怨别无它法……你就看热闹吧。”张时铭笑嘻嘻地喝完皮蛋粥,然后低声问妹妹,“你觉得冬令营这300来号人,除了咱俩,还有谁能出线?”

“我们集团的那几十人都行。还有5、6个男生成绩也不错,再就是那个陈穆康了。”

闭幕式上,张时铭和张时诵得知俩人并列第一时,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俩人绷着脸上台领了奖后,就站在一边等领导宣布剩下的58个人选。

正如张时诵估计的那样,前6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的,有41人是集团的孩子,剩下的19人中,有6名男孩,而其她13名女孩中,也包括被张时诵视为大敌的陈穆康。

陈穆康上台领奖时,张时诵一直盯着她。俩人的眼神在空中交织,噼噼啪啪地冒出很多火花。

张时铭觉得很好笑——陈穆康确实蛮厉害的,但是和张时铭、张时诵还有点差距,她不明白张时诵为什么把陈穆康视为大敌。“你是看上她了吧?”张时铭小声问道,“不然不能解释你对她的过分关注。”

“想啥呢。”张时诵笑笑,“这家伙和我们是一类人。如果不能成为朋友,就只能当敌人了。”

闭幕式结束后,集团的41个女孩搞了个庆祝party。

“张教授的事,如果需要咱们下场,提前说一句就行。”江城基地的一个女孩对张时铭说,“我们都是集团的孩子,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们千万别见外……就算我们没有时间上网,也可以号召我们基地的人怼那帮喷子。”

“好嘞。”张时铭笑笑说,“不过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应付IMO,先搞好数学竞赛资源共享。你们要是有什么书籍、题库,就分享一下吧。等下我也会在群里传一些文件,不过这些文件都是英文的,没有翻译件。如果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和我妹妹。”

和女孩子们聊了一会儿,张时铭扭头看见妹妹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就拿了一点吃的过去,“干嘛呢?”

“陈穆康她们在隔壁搞派对呢,一共13个女孩。”张时诵笑了,“刚才我过去晃了一圈。你猜怎么着?陈穆康正在做一个女孩的思想工作!”

“什么思想工作?”

“这个女孩一路披荆斩棘走过来,都是和男生竞争。在她的省份,只有她一个女生参加了冬令营……现在看见拿到国家集训队入场券的,女生占了9成,这个女孩儿觉得非常不习惯,认为这次CMO不行,水平太低才让这么多女孩胜出。”

“哈哈,”张时铭大笑道,“还真有这样自恨、自我贬低的女生啊?陈穆康怎么做她的思想工作的?”

“臭骂了那家伙一顿,还让这个女孩不要和她们12个人混,去找男生玩好了……然后这个女孩真的离开了。”

“有趣!”张时铭把妹妹拉起来,“走,去隔壁会会这位陈穆康。”

张时铭、张时诵刚走到门口,就看到陈穆康带着11个女孩站在走廊里。陈穆康对其她女孩挥挥手,让她们先回家,然后转身对张时铭说,“你妈妈有麻烦了。”

“怎么了?”

“那个闹事的老头死了!”

在华夏有个朴素但无理的观念:死者为大。只要不是恶贯满盈,死者的道德都会被活人抬高很多,大家对其过错也会宽容很多。因此闹事的老头死后,网上就炸了锅。

“新新生命公司太无耻下作了!”一位网民写到,“就算那父子三人有错,她张凌歌也不应该把患了重病的老人家拒之门外。我认为张凌歌和新新生命公司所有医生都是杀人犯,应该把她们抓起来,判以极刑,千刀万剐!”

一名网友反驳道,“新新生命公司的所有医院,在大厅都有明显的标识告诉患者及家属,医院的所有医生都是女性。既然不接受女医生,就根本不应该去新新生命公司的下属医院看病。我记得病人是可以在人造器官移植医院预定器官,然后去其它医院做手术的。其它医院的移植外科医生大部分是男的,你完全可以找男医生,干嘛要闹事?”

“又玩起受害者有罪论了?”第一位网友回到,“新新生命公司凭什么不招男医生?女权就是人类大敌,把她们都杀光了,这个世界才会安宁……”

物议沸腾之际,张凌歌接受了记者采访。

“张凌歌教授明天就要前往瑞国斯德哥尔摩,领取她的第二个诺奖了。”主持人对着镜头先说了开场白,“诺奖证书和刻着健康女神许癸厄亚形象的金质奖章,象征着人类拯救生命、抵御死神的最高医疗成就,我们也很为张教授的获奖感到骄傲。但是在这个开心的时刻,某些地方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件。为什么会出现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呢?今天,我们希望能从张教授这里,找到问题的答案。”

主持人转向张凌歌,“请问张教授,为什么新新生命公司的所有医生,必须全部是女性?您认为这个规定,是不是对男性的性别歧视?”

“你先看看神经外科、心血管介入和神经介入方向有多少女性,再问这个问题吧。”张凌歌忍着愤怒说道,“所有女性,在求学、求职时都遇到过性别歧视,有人站出来发声吗?我和我的同僚反抗性别歧视的举措,居然被这些人说成是性别歧视,你认为合理吗?我们就事论事,说说镐京事件吧。如果不是这个病人及其家属对我们的医生搞性别歧视,这个事儿就不会发生。所以我们应该检讨的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而不是倒打一耙。”

“就算这个病人和他的家属有错在先,就算他们是先动手的,你们把病人拒之门外,就是对的吗?你们是不是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服务态度?”

张凌歌笑了,“首先,我们医院不是公立医院,我们有选择病人的自由。虽然在实际操作上,只要病人没有动粗并说出侮辱医生的言辞,我们不会拒绝任何一个病人;其次,你的概念错了,医疗行业并不是服务行业。”

“医疗行业不是服务行业?”主持人吃惊地问,“这个定义是谁下的?”

“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医疗行业确实不是服务行业。”张凌歌说道,“在服务行业,消费者提出需求,服务人员也有能力给予标准服务,但是医疗行业不行——你生了大病进医院了,没有哪个医生敢说你的病一定能治好,甚至没有哪个医生敢说你能活着走出医院……医院是死人最多的地方,这就是事实。即便是我,手术也不是百分百成功。在这个不确定结果,且大部分疾病无法治愈的医疗行业,和服务业有一丝一毫相像的地方吗?所以我们医院从不要求微笑服务,只要求医疗技术跟上时代发展。新新生命公司这些年,处理过十几个医生,有因为医疗事故处理的,有因为收受红包处理的,但是没有因为态度好坏处理的。当然,我们医生的态度并不差,我们只是不提供微笑服务罢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