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性别战争(143)

作者:冯晨夏张凌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张娜实在厌烦了中都越来越冷的冬天,接到调令后,她还是挺开心的:终于可以逃离这冰天雪地了。没想到穗城给她一记响亮的耳光——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穗城,1月最低温度居然降到零度以下,而且1月和2月,穗城下了5次雪!

下雪还不算恐怖,最恐怖的是冻雨。那1个多月,穗城的道路变成了镜子,基地的工程车和运输车就撞了几十辆。张娜紧急调来化雪盐,给所有车辆都换了雪地胎,情况才好了一点。

去年年初,员工楼还没有建好,张娜只能哆哆嗦嗦地和同样缩着一团的骆炫瑛在各个工地转悠,打死也不进冻成冰窟的办公室。

没想到今年比去年也好不到哪儿去——张娜把除了冷库以外的所有建筑都安上中央空气调节系统,以为终于可以过一个暖和的冬天了,谁知道寒风刚过,就迎来了长达3个月的回南天。

中央空调确实可以调节湿度,但是人不可能整天待在室内,于是张娜和所有基地的人,都开始便溏。

刚开始,张娜以为这么多人大便不成型,是食堂的食物不干净造成的。她狠狠地训了几个食堂的负责人。一位本地人不满地嘀咕道:北方人就是见识少,这是因为湿气太重,喝点祛湿茶就好了。

祛湿茶?张娜看过张凌歌发在集团群里的文件,知道这些祛湿茶、凉茶什么的,有可能会损伤肝肾,就跑去找岭南人兼医学专家张凌歌,问她有什么解决办法。

“这个好解决……便溏是因为脾阳虚,你让食堂多煲一些粥,要烂一点,最好是白粥,然后让大家多喝点就可以治疗脾阳虚了……不过治疗脾阳虚的大杀器是荔枝。等荔枝上市了,你让员工们都多吃一点,保证她们一年都不便溏……其实吧,我有时候都想给大家开个中医养生班,岭南好中医很少,大多是清热解毒派。要知道现代女性几乎全部是脾阳虚、肾阳虚,哪里经得住凉茶和冷饮的摧残……”

好不容易解决了大便不成型问题,基地又遇到了新麻烦。

按照冯晨夏和张凌歌的设计,基地的人员构成以女性为主。医生和大部分员工都是女性,但是也有例外,护士必须有女也有男。因为张凌歌要求男病人由男护士负责。

前几年经济开始下行时,集团就委托几家护校和医学院代为培养男护士。就业形势不好,这些男人也没有余力去讲什么面子,招生情况还是不错的。今年年中,第一批护校毕业的男护士开始上岗,而张娜也必须解决基地的安全问题。

从国外请来的移植医生里面,有一半左右是男医生。这些男医生住在远离宿舍区的男专家楼,而且人数不多,安保问题还不太突出。现在700多个男护士上岗了,基地的安全问题就变成了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男性的体力相对女性而言,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基地这些人,除了自己、张凌歌和骆炫瑛等人外,全部都没有人工外骨骼。张娜只好把男护士的宿舍建在基地以外,然后每天用大巴来回6次,接送这些三班倒的男护士们。

来穗城前,张娜只是一个上级交待工作,自己尽力做好一切的螺丝钉。现在成为“一方诸侯”后,才发现每天要面对的琐事实在太多了,而且根本没有人分担她的责任——骆炫瑛是基地负责技术的副总,她的工作也很多,但是至少有点技术含量,不需要考虑什么冻雨、荔枝、大巴车什么的;每个部门也确实有部门头头,她们也都很能干,但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依然会上交到张娜这里。

唉,工作就是困难叠着困难。张娜叹了一口气,从抽屉里拿出珍藏的铁观音,用小型电磁炉煲了一壶开水,再往紫砂壶里注入热水洗了洗茶,然后用90度的热水泡了功夫茶,自斟自饮起来——现在张娜全靠功夫茶,才能保持每天精神抖擞。

窗外传来一阵阵吼叫声,张娜知道那是安保公司在集训。要不要向集团申请一些人工外骨骼呢?不用泰森级,普通级别的外骨骼也可以加强基地的安保力量,至少穿了外骨骼,挥舞警棍时,力气也会大很多。

张娜打开电脑,写了个简单的申请报告,然后揉揉眉头,拿着一杯泡得浓浓的铁观音走到阳台,望着远处下班的人们。

楼下这些女孩子,基本上都是成双成对的。“夜色2号”确实解决了她们的感情问题,可惜张娜自己依然是孤身一人。

不独张娜,实际上集团高层中,除了早早结婚的张全、死硬异性恋张凌歌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单身。虽然集团不少人在传冯晨夏和曹欣的绯闻,但张娜知道,即便二人有了肉体关系,也绝不会公开情侣身份。

其她集团高层,就更不可能在内部搞姬了。这不是情感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每个人都分管一摊要害部门,如果两个高层搞在一起,势必会引起猜忌,冯晨夏也绝不允许集团变成某些人的家天下。

前几天,张娜和骆炫瑛一起检查几家工厂的生产流程时,张娜发现骆炫瑛喷了“夜色2号”……集团内部有个潜规则,就是高层不在公开场合使用“夜色”系列。除了整天围着冯晨夏转的曹欣外,所有人都自觉遵守这个潜规则,至于私下怎么做,没人在乎。张娜不知道骆炫瑛为什么明知故犯,也不知道她是想诱惑自己,还是基地的其她女孩儿。

张娜其实对骆炫瑛也有点感觉。那天闻着骆炫瑛身上的味道,张娜很是情动。但张娜明白,自己和骆炫瑛管着穗城基地好几万人,这里又远离中都,就像个小诸侯似的,如果她和骆炫瑛滚在一张床上,冯晨夏绝对会处理她俩。这就是政治!

寂寞空虚冷还是用其它办法解决好了——可以找其她女孩,可以找外面的人,也可以在人造子宫种几个孩子。

6个月前,张娜已经在穗城的人造子宫医院种下了囊胚,精子用的是基地女孩捐赠的血液改造的,年末,女儿就会出生了。有了小家伙,张娜会忙得不知魏晋,哪儿有时间想什么荤的素的?

在女儿出生前,张娜还要忙招人的事儿。集团就像一个黑洞一样,对人才的需求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去年下半年,张娜招聘并培训了1万多人,现在这些人在江城集训,等她们的女性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成型后,就会拉去阿费力加洲工作。

提起阿费力加洲,张娜又想起粮食问题了。气候变冷后,全球主要国家的粮食产量都下降了很多。好在集团早早布局了农业生产,现在东北、华北、滇省等地的粮食,基本上可以满足集团内部需求,不足部分,则由阿费力加洲的农场供应,集团还会从东南亚等国进口一些丝苗米。不过现在穗城基地的扩张太快,单靠穗城和东南亚的粮食是不够的,张娜准备再打个报告,请求增加阿费力加洲的粮食。

张娜返回房间里,正准备写申请,就接到冯晨夏的电话。

“集团在长三角建了一个半导体基地,你赶紧从穗城的大学和深海的公司里多招一些女性。”

“要招多少人?”张娜问道。

“有多少要多少。集团要准备两套研究班子,所以其它专业的人,你也得多招。现在不打基础,以后就来不及了!”

第91章 2028

张娜忙完琐事后,这几天和助手一起跑了穗城的几家农学院。

粮食大幅减产后,种子问题就成了关键因素。集团在滇省和长三角各设了一个农业研究所,而转基因技术和杂交技术,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张娜去年从穗城的农学院挖到几个种子专家,这几个月跑去农学院预定了一批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的学生,包括大学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今天,张娜又给几家大学的水产养殖及海洋科学的女生做了宣讲,顺便捞了10几名女教师。

开车去深海的路上,张娜坐在后座上发起了呆。

集团人事部这个大黑洞,几乎用竭泽而渔的方式招揽人才——集团招聘后,这些大学和机构,就像蝗虫过境一样,全部变成了和尚庙。张娜不知道这么做对女性地位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说是好事吧,也确实是好事。女性就业容易了,需要考核就业率的大学,自然更喜欢招女生;说是坏事,也确实是坏事,成功女性被集团搜罗一空,会不会影响女性在国内的整体地位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