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娟点点头没有接话茬。她今天其实并不打算聊阿费力加洲的大饥荒,而是想和雷振宇聊聊未来的专业方向选择。
现在脑库的不少成员已经转变了研究方向。新华集团刚开始招聘脑库成员时,秉着“捞进筐里都是菜”的原则,看着稍微顺眼一点的,全部都招来了。但在做具体分析时,成员专业面太窄的问题就暴露了。太窄的研究方向,加上人手不足,因此最后成果留下了很多空白,而这些空白,只能靠冯晨夏的博识和张全的经验来弥补。
了解了脑库的工作性质后,雷振宇就把自己的研究范畴,从历史,扩大到经济史、社会学等领域,现在她已经俨然成为了一个杂家,她和学经济学的沈柏资在脑库中的发言权也越来越重。而学全新世古气候研究的杜敏娟,和学天文气候学的王晔,由于学的专业太窄,现在能够插话的机会非常少。王晔就曾抱怨说,现在的她就像个“壁花”,除了凑人头外,在脑库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王晔现在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和事业受阻也有关系。
得知杜敏娟为这事儿烦恼,雷振宇哈哈大笑,“上次脑库会议,张总说的‘技术大停滞’,你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吗?”
杜敏娟摇摇头。
“张总说是因为基础科学,比如物理什么的,没有新的突破,才造成了技术大停滞。但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基础科学这么些年都没有进步?”
“没有想过……”和侃侃而谈的雷振宇相比,杜敏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她觉得很是羞愧。
“17世纪末18世纪初,可以出现牛顿这样在很多领域大放光彩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但是现在不可能了——因为科技大爆炸后,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精力在这么多领域有所建树。学习既有知识,占据了一个人最黄金的时光。等你掌握基础知识,有资格进入研究领域时,已经26、7岁了;好不容易攀到了该领域的顶端,回头一看,已经40好几甚至50出头了。所以从单个领域来说,即便专业越分越细,知识量依然非常大,出成果还是很困难;从整个科学体系来说,越来越细的专业,是不是需要有人去统筹这些科学家啊?但是统筹他们,需要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所以,技术就停滞了。”
“但是,这和我的烦恼有什么关系?”
“冯总反复强调过,后来居上者必须靠新科学新技术取胜。而促进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和分析时事一样,是我们脑库的主要工作。如果你打算未来做一个技术大拿,你就不应该进脑库——脑库需要的是组织者、协调者、建议者甚至决策者。”
“你的意思是说,现在到了我们决定自己去向的时候了?”
“没错。上个月,有2个人退出了脑库。冯总给了她们足够的资金支持,让她们专心走学术方向……我早就想明白了,历史研究是为现实服务的,所以我选择了博,选择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你和王晔都是专业人士,将来打算做什么,现在要想清楚。人的一辈子,只有几次这么重要的转折点——如果选择留在脑库,你就放弃了成为专业大才的机会;如果你选择离开脑库,也不见得会成为专业大才,因为你可能会因为攀错科技树,成为尼安德特人……”
“换而言之,选择脑库,就是选择了管理。”杜敏娟总结道,“是不是这个意思?”
“不一定做具体的管理工作,但是选择了脑库,就必须懂管理。因为你是智囊,而不是做具体研究的人。”
杜敏娟点点头,心事重重地离开了雷宅。
杜敏娟走后,雷振宇把雷蕾和徐盼盼都叫到厅上,打算和她们也聊聊。
“雷蕾,你拿到几个offer了。有没有想好去哪家大学读博士?准备学什么方向。”
“不管多少个,我只选择新州的王子屯大学数学系。”雷蕾四仰八叉地瘫在沙发上,“我打算将来研究密码学。”
“密码学?哇!”徐盼盼眼里冒出小星星,“就像《暗算》里面的黄依依吗?”
“你电视剧看多了吧?”雷蕾挺起身子,在徐盼盼的头上爆了个栗子,“密码学用处很广的,从北斗系统,到日常生活都有应用……我的偶像是王小云院士,我想像她一样成为密码专家。”
雷振宇点点头,“现在集团求才若渴,但是人才构成还是有问题,很多领域都缺乏领军人物……你学密码学也行,争取学完能领导一个团队,就像王小云院士那样,领导一个全女性团队吧。盼盼现在有什么打算吗?”
“我想学理论物理,不过本科打算学数学。”
“理论物理?为什么选物理?我以为你会在数学方向深造呢。”
“冯阿姨前段时间和我聊过,她说我们现在缺少物理学人才。”只有13岁的徐盼盼,像个小大人一样一脸严肃地说,“很多人学的都是应用物理,或者交叉科学。曹欣阿姨学的就是天体物理学,不过她应该会专心当官吧?冯阿姨说,现在科技停滞,和物理学没有革命性的突破有很大的关系。她还说,让我不要迷信那些高大上的物理学家,不管是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狄拉克还是费米、薛定谔,都不要去膜拜他们,因为他们的成就,将来可能会被证明是错误的……我应该把他们当成梯子。”
“你打算做哪方面的研究?”
“我准备像伍梦勋老师说的那样,建立一个体系。至少,建立一个体系的框架……现在核聚变老是成功不了,说不定是因为我们的物理大厦本身出错了……”
“你这个目标太高大上了,加油!”雷振宇笑着摸摸徐盼盼的脑袋,“现在时间不早了,你们两个小家伙洗洗睡吧。”
等雷蕾和徐盼盼都上了床,雷振宇打开电脑,打算厘清一下自己的思路。
最近,冯晨夏交给雷振宇一个任务,让她整理一下目前集团的工作及将来的目标。在两年左右,集团的工作重心会放到华夏,亚米国这边虽然依然是赚钱中心,但某些工作要开始向国内转移了。雷振宇的工作,就是列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得到冯晨夏的确认后,将任务分解,然后交给脑库成员研究。
雷振宇对着电脑呆坐了半个小时,却什么都没有写出来——除了赚钱和提升女性权利外,集团还有其它目标吗?这个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基础。目前冯晨夏不会公开说出集团目标,但如果雷振宇自己不去参详的话,写出来的东西,想必也入不了冯晨夏的法眼。
那个什么香水,冯晨夏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大的资金?
杨二最近每周向冯晨夏汇报读书心得,光听其内容,不过是大学公共课的玩意儿,为什么冯晨夏要求杨二车宾玛必须研究原著?
现在全球都在急速右转,而右翼的世界,一向是“同而不和”。这些民族主义巨山撞在一起,未来可能会出现战争吗?如果出现,会是什么级别的战争?
……
雷振宇觉得脑子里有个地方点亮了,她打开一个空白文档,在上面写到:高筑墙,广积粮,招力士,拓域疆。
看来,女儿这几年都不能培育了,明天先去人造子宫医院抽血培育卵子吧,雷振宇想,等这几天雷蕾的学校确定了,再把徐盼盼托付给冯晨夏,自己就得申请到另一个地方去大展腿脚。
第77章 2026
两个小家伙满3岁后,张凌歌把她俩送到医院附近的幼儿园,这样卫强也有时间从事艺术创作了。
如张凌歌所愿,女儿们非常健康、非常聪明,也非常调皮——这两个小玩意儿实在太淘了,上个月,园长把卫强找过去,说张时铭和张时诵患了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小儿多动症),必须找儿科医生看看,否则幼儿园不伺候这么调皮的孩子。
听了卫强转述的园长的话,张凌歌不乐意了,她气势汹汹地跑到幼儿园,说自己就是医生,知道什么是小儿多动症。自己的两个女儿,注意力集中时间很长,学习能力强,也没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可能有小儿多动症呢?
园长坚持说张时铭和张时诵是人造子宫培育出来的孩子,和正常途径孕育出来的孩子相比,肯定有不足的地方。而且她俩还打过麻疹疫苗,没有自闭症也有多动症——这俩家伙,眼睛一睁,跳到熄灯……精力这么旺盛,不是多动症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