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逆行(民国)(17)

作者:蛾眉剑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华先生双手紧攥车窗上的把手,嗓子发紧,“于小姐路不太熟啊。”于妮额头冒汗,“……到上海时间不长,麻烦您指一下路。”

小汽车穿过菲丝路的一桩连排小楼。小楼三层,史行像罚站一样站在业务课门,不安地动了动身子。来面试的都已经走了,楼道仅剩他一人,站在此处能听到屋内的争论声。平冈平心静气地劝说固执的朱启臣,“史君还是不错的,家里这个情况依旧开朗乐观……日语也很地道,跟帝国人没差别……还有英文……”

朱启臣心里乐开了花,面上还佯做不悦,“他的学历太低,怎么向唐泽先生解释。”

“先生不会管这些的,就算知道了我来解释,这个年轻人很真诚,我觉得很不错。”

“反正你是领导,你订好了。咱说好了,他来了我是不会管的。”

“……你怎么能不管,这是我们两个人的助手。”

史行在内心祈祷平冈能够聪明一点,不要中了这人的计,更不要录取他……

……

良久,门开了,平冈走出,史行恭敬点头。平冈笑微微地看着他,“史君,祝贺你得到这个职位,明天起到这里办公……工资先定六十块,做得好再提升。”史行眼皮轻颤,在心里把朱启臣骂了一万遍。面上不显,再次恭敬点头,“谢谢您。”他用余光留意办公室里面,没有看到坏人朱启臣的身影。

史行在日语的交谈声中走出小楼,再次经过院门口盘查才得以走出中友会社。

平心而论,六十块,对于现在的他来讲很重要。有了这笔钱也许他们可以租到房子,不用再在棚子里忍受上海冷浸浸冬天。有了这笔钱也许每天都可以吃到肉,不用再去偷米,捡菜叶,于妮不用大冷天出去卖发带受人打骂……风来每天都能弄到吃的和钱,可史行知道他的手段并不光彩。

——但,史行转头望着中友会社小楼,这里是日本人的地盘。兜子在他腿边摇晃,里面是打着补丁的棉衣。他穿着这身衣裳擦过无数双皮鞋,他要做回擦鞋匠吗?朱启臣招聘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自己又能怎么办?怀揣着各种不安,史行向南京路走去。

小汽车停在天津路一处小楼门口。于妮的身体松懈下来,靠上椅背。

华先生理了理乱发,委婉道:“于小姐……车技很棒。”于妮都不好意思看他,用袖子抹了把冷汗,“……过奖。”一动感觉后背被汗水浸得黏腻腻的。华先生提包下车,“起码速度很快。”于妮摸摸鼻尖,跟上华先生脚步。

小楼墙边侧立了一块被拆除的牌子,上面写着:难民收容所。于妮心思一动,既然有收容所,棚户区的难民怎么没得到过救助呢?

“三零年,早在七年前,上海的工部局就设立了华员俱乐部,面对海关职员的海关俱乐部。开了这么多年,这些俱乐部大家听说过吗?”李延年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台子上讲道。

“没有……”台下响起嗡嗡声。台下坐了约有四五十个人,从穿着打扮来看各行各业的都有,穿西装的,带套袖的,甚至还有穿护士服的。

“这是为什么?我可以负责任告诉你们,这些俱乐部都是面向那些有钱人、老板、高级职员的,咱们普通职员、工人怎么可能接触到!不说七年前,就说现在,就今年十月,上海成立了银联——银行业联谊会,联合的全是那些拿着高工资的人……我们广大的劳动者,工薪生活者呢?我们恰恰才是最需要联合互助的,最具爱国情怀的人……”

李延年看到华先生进门,笑着道:“蜜蜂社的华先生来了。”台下众人回头。于妮刚跟着华先生进门就看到几十张笑脸对着自己,手足无措。

几十个笑脸张开嘴,口型很一致,但声音散乱,“华先生……”于妮松口气,不是看自己就好……没想到华先生这么受欢迎。

李延年道:“大家忍一忍啊,先听我这个老头子絮叨完。”听众哄笑。华先生双手合十,微笑着冲众人招呼,向讲台方向走去。

于妮被撂在后头,不知自己该去哪。目光扫过全场,滑过一片脑袋落到后排一个青年身上。青年穿着学生装,约么十六七岁年纪,正拿着一摞纸挨个发放。于妮走过去,轻声道:“你好,我是跟着华先生来的,需要帮忙吗?”

青年倏地抬起头瞪着于妮,“跟华先生来的?你是他公司的?”

“还不确定……我帮你发一点?”

青年的脸还介于男人和男孩之间,有点孩子气。他转头哀怨地看了眼站在台下的华先生,赌气道:“不用你,我一人能发完。”于妮伸手从他怀里取纸,笑微微的,“别客气。”青年看到那双纤白的手伸过来,脸腾地红了。

于妮拿了半摞,“我从左边开始发。”青年看着她脑后晃动的粉色发带,心中憋气。华先生凭什么不用我!这个女的哪里比我好了!

于妮不知道身后小同学的哀愁,她站在后面先熟悉了一下纸上内容。原来这里在筹备一个叫汇友社的联谊会,主要面向工薪阶层,似乎能够为他们提供便宜的生活物资。她在心里默记了一遍,从后排开始发起,一个不漏。如果有人问她一些细节,简单的她也能答上两句。

站在台侧的华先生看到于妮已经自发开始工作,挺满意。安琪介绍了个不错的人啊,除了这个……开车方面有点不靠谱。

“下面请华先生上来发言。”李延年话落,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人叫:“华先生!”于妮也停止发放资料,站在过道跟着鼓掌,想听听自己未来老板讲些什么。

华先生不紧不慢地上台,等掌声落下才开口。嗓音洪亮,很有穿透力,“蜜蜂社有没有人来?”

“来了!”

“华先生,我在这。”

……

华先生笑着往台下一扫,“程梦丽,今天医院不忙?”

有人抢答:“她翘班!”二排一个穿着护士服胖乎乎的女士捂脸,人群响起友好的笑声。

“周会计也来了。”

一个穿着朴素长袍的中年人起身,脸涨得通红,声音有点颤抖:“华先生来我是一定要来的。”

华先生和台下寒暄一会,端正脸色,“刚刚延年兄已经讲过了上海联谊会的情况,汇友社成立的目的。我就不多做赘述,说点和咱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咱们广大工薪生活着最关注的是什么?不是电影院又放映了什么新潮片子,不是百货商场又进了什么新鲜洋货,咱们最关注什么?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不对?”

“对……”

“说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就不得不提现在的物价,万物随米价。咱们不提国势啊……六月份米多少钱一斤?现在不到半年,米又多少钱一斤?涨了足足两角钱啊朋友们,咱们每个家庭一个月吃多少米?工资才多少?不光是米价涨了,其他东西的价格也在疯涨……咱们头发都舍不得理了,看病那就更别提了!”

第16章 Chapter16

听众感同身受地点头,发起牢骚。

华先生提高声音:“怎么办?”

听众停止议论,看向华先生。

“怎么办?我们可以自助!在坐有米店的,医院的,百货公司的,电话公司的……我们完全可以把各自手头的资源整合起来嘛,能利用的物资筹备起来。你没钱理发,我会,但我缺粮食;你有内部价的粮食,但你看不起病,没关系,程梦丽帮你……我们不仅要争取让大家都买到便宜粮食,还要兴办诊疗、理发等事业,这些福利卫生事业……”

于妮一边听华先生讲话一边把资料挨个发完,心中佩服他的感染力,竟然这么快就将情绪带动起来,可比她大学时听过的那些讲座激*情多了。如果让于妮知道这位先生在她进门前才答应加入汇友社,完全没有准备过发言稿,想必会更加吃惊。她余光看到后面有人进门,忙跑过去引领,“先生请这边走,这边有空位。”

风来来到南京路近处的一家大饼店,史行提着兜子站在门口。风来把他从头扫到脚,啧啧有声:“行头不错,哪来的?”史行的声音很低沉,“我找到工作了,公司发的。”风来夸张地哎呦一声,单臂搭上史行肩膀,“行啊兄弟,这就洋起来了,给多少钞票?”

上一篇:竞技巅峰[重生]下一篇:奸佞养成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