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最佳男配(78)

她都心疼小金子,太听话了。

“嘿嘿,不会秃的。”韩君越有些不好意思,他现在给自己培养出一些莫名的小爱好,例如:喜欢撸儿子的头发。

“好了,我带小金子去爸妈家里,你们在家继续唠。”

蔡红梅抱走不愿意离开爸爸的小儿子。在小儿子依依不舍的眼神中离开了家。

“京大?你不考回沪市,你爸妈得多伤心啊?”

沪市的另外一位男知青向阳,就不一样,他只报沪市的大学,压根儿不想去别的城市,好不容易有个回家的机会,他可不想离开沪市,恨不得一辈子都待在沪市再也不离开。

“伤心也没有办法,当年我读书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能成为京大的学生。时隔多年以后,有了这次机会,我当然想能完成梦想。”

这些年他一次都没有回过沪市,哪怕是后来挣了钱,他也没有带妻儿回去过。每次都有完美的借口,等大儿子刚刚大一点,能坐长途车,妻子又怀孕了。

这一等就得从怀孕到孩子还小,一等就是四年。可现在又遇到了恢复高考,现在是放假了,可谁有心思回去。

都得等录取通知书,不等到录取通知书谁也不敢离开青山屯。

“我理解君越,考京大,应该是多数人的梦想。父母想儿子,一年也不寄一封信。能有多想,但梦想的机会,可能今生就只有这么一次,一定不能错过。”

何晖一贯的理智冷静,他永远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得到什么。

他恋爱结婚找的也是京城来的女知青,只是那位前妻家里走了关系,在前年就回城了。

走之前,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人家潇潇洒洒的离开了。好在他们之间没有孩子,要不就多了一个伤心的孩子。

这些年,何晖在一边有细心观察,韩君越很少有收到家里来的信件,几乎没有。更不要说什么包裹,一个都没有收到过。

他能感受到韩君越不是真想回那个家,虽然不介意谈起家里人,兴致也不太高。

他能理解,换成是他,也不愿意谈起。

“对,实现梦想的机会不多,是的抓住机会。”

廖志军和稀泥,他发现韩君越明显回避这个问题。

后来都不愿意再聊这个话题,换了一个话题。韩君越突然想起一事,“哎,何晖,你家是京城的,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第70章 七零软饭男(12)

“什么忙?只要能帮的, 一定没有问题。”

“我想在京大学校里面或者附近租一个单独小院或者一套三室的房子。

你也知道大学要读四年, 我不能让红梅带着两儿子, 一直和我分离两地,就想着带着他们一起去读书。”

“这没问题, 等录取通知书到了, 我就回家。到家就给你找房去,可有什么别的条件。”

“嗯,最好能找那种楼房,二楼的那种, 其余的没什么条件, 就是需要三间房。”

“好,我一定尽量给你找这种。”

“谢了。”

“谢啥,不用谢。”

接下来的日子,陆续有人拿着录取通知书离开。

只有韩君越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依然还住在青山屯。

踩着积雪,走到知青点, 望着空无一人的屋子, 很是感慨。人去屋空,以后这里终将成为历史, 被新的建筑所代替。

属于韩君越的大学宴,已经落幕。热闹过后,只有离别, 安阳站台, 在汽笛的催促中, 一家四口告别了蔡父蔡母,告别了蔡红军一家五口。

两天后,一家人已经在京大校园内安顿下来。

何晖与韩君越都成为了京大的学生。何晖几经打听,替韩君越找到一套三楼的三居室,还提前先垫付了半年的房租。

这是京大的一位教授的房子,不过他家在京大后面有一套四合院,去年还给了他。

一家人收拾好以后,都住回了那四合院。

校园内的房子,也就空了出来,他不住,但被何晖磨了几天就租了出来。

三居室的房子不多,但每层楼都有一家,老教授家里收拾的很干净,保管的也很好。

“爸爸,爸爸,咱家以后就住这里吗?”小石头就如那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一样,调皮的很。

也不好好走路,都是蹦来蹦去的。

“好好走路,咱家楼下住着老爷爷老奶奶,他们受不得你用力蹦哒,万一吓着他们就不好了。”

教育儿子但是语气很友好,明明是说教,但听起来不像。

“爸爸,我晓得了。不会再蹦吓到楼下的爷爷奶奶。”

小石头虽然调皮,但他知道尊老爱幼,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很有分寸。

“嗯,乖。以后走路必须轻手轻脚,特别是晚上爷爷奶奶们睡的早,睡眠又不好,觉轻。

很容易就被响动吵醒,吵醒以后就一晚上都睡不着。”

“噢,知道了,小石头以后会小心的。”

小家伙连说话都声音都轻了些许,不再大嗓门嚷嚷。

小金子也放轻脚步,走过去牵着哥哥的手,轻声的说,“哥哥,咱们去看看房间。”

“好,小金子走吧。”

小石头被转移注意力,高兴的去了房间。

再有三天就要开学了,韩君越还要找一家学校,让小石头去学校读书。

可能是早就想到了老三届的知青都早已成家,拖儿带女的来上大学,他们凭着录取通知书和户口页,或者大学开出的证明,就能在大学附近的学校安排孩子们就读。

今天第一天到,何晖送他们到租房,就匆匆离开了。今天他家里有事,没时间陪韩君越一家人。

“红梅,你带着孩子们在家里收拾,我出去买点家里需要的回来。”

“好,路上小心些,注意多看看四周的路,别迷了路。”

“知道,我就买些柴米油盐姜醋茶,还有买些菜。晚上,第一顿饭咱也做点好吃的。”

“好,爸爸真好。”小石头不等妈妈回答,先喊了出来。

他是个小吃货,很喜欢爸爸做的菜。可在家的时候,并不能常常吃到爸爸做的饭菜,即使爸爸做了,也是姥爷吃的多。

他没有一次吃好的,都是小肚子太小,不够装。才吃几口,小肚肚就饱了,不痛快,爸爸故事里的那些江湖大侠都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怎么到了他这儿都是小口吃,还吃不了几口。

好生郁闷,唉,等他长大以后一定要向那些大侠学习。他也要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溜达出去的韩君越可不知道他那大儿子的郁闷,京大不远处就有一个菜场。

如今大部分时候买菜都需要票,但也有郊区进城贩卖小菜的农民。

此时去,正是时候,郊区的农民进城卖菜,不会像后世那样,半夜出门,天不亮就进城了。

现在的他们,卖菜可不能太高调,得等那些国营的商店还有卖菜的地方卖的差不多或者卖完了再来。

这样大家都好,谁也不会生意见。

韩君越提着菜篮,和一些妇女一样,挤在熙攘的人群中,琢磨着红梅在家里能干些啥。

他不反对她做家庭妇女,但更希望妻子能与时俱进。也有养活她自己的能力,他不希望他们两之间原本就隔着巨大的差异,以后那差异会越来越大。

也不希望妻子以后随着差异的变大,会变成后世电视里演的那样-神经质,会变成一个不可理喻,只会怀疑他的人。

但更多的是借由工作锻炼出来自信,让妻子也有自信。

在菜场里一通转悠,忽悠了不少大爷大娘们,哄的他们乐乐呵呵的。

一次性买了好几天的菜,还买了一些新鲜是猪肉,还都是野猪肉。

第二天一早,夫妻俩带着孩子去附近的学校看了看,一次性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学校。小的送的托儿所,小家伙还挺高兴的。

因为能认不少字,自己以后再也不用装成文盲,唉,真是装的特别辛苦。

是滴,老二小金子也是穿越者,只是大家都想不到他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十三爷,那位清朝最最有名的十三爷。

也是被雍正皇帝一直惦记怀念的十三弟胤祥,他死后灵魂在那紫禁城上空飘荡了几百年,一直到大清灭亡。

日渐变淡的灵魂在一声无奈的叹息中消散,再次有意识,是在他出生前的一个月。从有意识开始,他日日听到父亲母亲的对话还有母亲摸着肚子和他说话,也有呱噪的小哥哥,自言自语念叨着:弟弟你快点出来吧,出来陪哥哥我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