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大家接受,宁馨特意将小汽车的造型换成了小动物。
只是小动物的小脚都成了四个小轮子。
他只要坐在里面有人推着就能走。
这个“儿童乐园”刚一建成就吸引了全国公府的小孩子。
世华院的八郎哭着抱着卡通蛇造型的“小汽车”不愿走。
温国公三房的小十郎卫影亮玩了一次后,回去就一直念叨,一有机会就想去看望姑姑。
宁翔也不知道是随了谁的脾气,这让小伙伴们都眼红的“游乐园”,他和别人喜欢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小朋友喜欢他的游乐园他很高兴,有人愿意来玩他都欢迎。
然后常常会出现别的小朋友玩的咯咯笑,他在一旁看得咯咯笑。
这个场景让宁馨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宁馨觉得自己的弟第还是要多做做小孩子喜欢的事情比较好。
然后用了点小手段,游乐园络绎不绝的小伙伴们一时间都没来找宁翔玩。
小翔儿无比的失落,所以他才会去拉着宁馨一起玩。
“小翔儿,你不要只在一边看。我们一起玩,这样会比你一个人在一边看着开心很多的。”
“不要不信,你试试就知道了。”
说完宁馨一个大蹦,宁翔好不容站稳,被震动的一屁股坐在蹦蹦床上。
宁馨蹦的越发用力,宁翔被带动的坐着都一颠一颠的。
“小翔儿,你也蹦啊,看阿姊蹦的有多高,我们比一比。”
宁翔很不想承认那完全没有淑女模样的女子是他的阿姊。
他虽然话说不利索,可心中可是明白很多事情的。
也许是宁馨的笑容太明媚,或者是他想卖阿姊一个面子。
宁翔竟然在无语的望了望宁馨后,跺着小胖腿连着身体的重量一起蹦。
这些儿童乐园的设施宁馨也是第一次玩。
上辈子她也就是看看别人玩,这辈子连看别人玩的机会都没有。
没想到竟然这么好玩,怪不得小孩子都喜欢去游乐园!
宁馨原本只是想带着宁翔玩,不要让他的爱好太独特。
没想到自己玩了一会竟也不想离开了。
做孩子真好,疯玩也没人说什么。
自己反正也是个孩子,这里的玩具自己这个年纪玩还是很适合的。
宁馨非常没有心理负担的投入到游戏中去。
带着宁翔玩的汗流浃背,一直到钱奶娘喊他们出来吃糕点才发觉累得都不想动了。
宁翔此时小脸通红,兴奋的眼睛里都冒着小星星。
完全没有了一开始一老本整的样子。
宁翔目前离毛都没长齐的小孩子都有相当大的距离,可他竟然诡异的在乎自己的装扮。
就那几根毛也一定要梳好了,衣服一定要整洁。
卫雅被女儿弄得已经对于孩子任何不合常理的举动都淡然处之了。
宁翔虽然也怪了点,可也不是什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小女孩喜欢打扮要漂亮很正常,小男孩嘛。
咳咳,那也不算是多奇怪。
“洗洗。”
吃完歇好,宁翔感到身上汗渍太多,浑身黏腻腻的不舒服。
最讨厌这样的感觉了!自己在一旁看着绝对不会出现这种不舒服的情况!
宁翔果断的吵着要洗澡。
宁馨也觉得浑身不舒服,头发都潮了。
见宁翔也和自己差不多,心道这么小就这么爱洁。
话都说不清楚也不妨碍他要洗澡。
小家伙正盯着自己。
“我和阿弟要洗澡。快去准备。”
见宁馨吩咐下去,宁翔满意的咬了一口手中的绿豆糕。
第112章 临海郡
“乐康呢,这几日忙些什么。”卫雅想到最近几日都没看到女儿在身边跑来跑去心中纳罕。
“姑娘这几日都在大书房,一待就是一两个时辰。”赵嬷嬷将几件新做好的小孩子的衣物摊开来给卫雅看。
“大书房?阿爹还是文潜布置的功课太多了?都这个时候了还布置这么多的功课,真是的。乐康现在还有这么重的课业负担,也不说,我看的都心疼。”宁馨丝毫不知道温国公和宁远替她膝盖中了几箭,她此时还在嘴里念咕。
“这大书房的书排序太乱了,这东一本西一本的怎么好找。以后还是应该按照拼音来排放,也方便找。”
“拼音好像太难了,要不干脆同一题材放在一起。不过那得看完这满屋的书啊。”
宁馨抬头仰望已经直达房顶的书橱,整间屋子有十几个这样摆放着密密麻麻书籍的书橱。
整理书籍这个硕大的工程还是交给别人吧。
宁馨这几日往大书房跑得非常的勤快,她不是因为温国公或者宁远的作业太多来这里补习功课,而是在这里找资料。
“好怀恋度娘,好怀恋工具书,好怀恋电脑。”
春草听不清宁馨嘀嘀咕咕的说些什么,见她仰着头似乎要什么样子。
“姑娘要什么,奴婢来拿。”
“唔,那本《东南舆情》,左上角的。”
“把这些书给放回去吧,今天不找了,就看这么多。”
宁馨指着案几上那一摞的竹简和纸质书籍堆在一起的书说道。
春草将书放回原处,见宁馨皱着精致的眉头,手里拿着纸笔,不时的写着什么。
知道没自己什么事情了,安静的站在书房门口听着动静。
“这些人是在写话本吗,怎么还出来神仙施法将决堤的大河加固这种情节。”
“这么多内容到底哪些有用啊。”
宁馨趴在案几上,像是被风雨摧残后的花骨朵。
浑身都没有了干劲,双眼无神。
为什么不能好好的写当地的风土人情,又不是神话小说。
有点作为地理志的觉悟和节操好吗,看的真是头都要大了!
宁馨这几日从茫茫书海中淘书已经很痛苦了,当然最痛苦的是发现淘出来的书都不能用。照着志怪小说的路子一路狂奔。
“这条路看样是行不通了,等以后长大了自己有机会出去逛一定要写本写实的地理志。没有地图没有度娘连当地风俗情况都不知道,太封闭了!”
宁馨怨念的嘀咕道。
她这几日在书房都是在找有临海郡的消息。
宁远的调令下来了,他要去临海郡做太守。
临海郡这个地方听起来还蛮不错的,临海嘛,好像很发达的样子。
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方是落后于北方的,黄河能够作为母亲河可以想象出她的作用。
我们应该都听过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能每天吃辣么多荔枝才觉得被贬官到岭南做岭南人也不错。
这里他是被贬官的,虽然说着有荔枝吃就行,可心里绝对不是这么想的。
经济政治文化重心都在北方的大陈朝,南方还不如苏轼那个时候呢。
南方气候湿热,草木繁盛多瘴气。
医疗水平又跟不上,去了那里水土不服就有可能要了小命。
宁馨对于这次出行心中也是紧张的。
她查了许久的资料,才查出来它在扬州境内。
这里的扬州和我们知道的扬州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知道的扬州是个市。
这里的扬州真的是州,州下面有很多个郡,郡下面又有许多县。
临海郡就是扬州的一个郡。
说到扬州宁馨倒是知道,可毕竟差了这么多年。
气候条件都不一样,宁馨不知道她所知道和这里是不是一样。
就算一样她也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做。
她现在算得上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到了南方会不会水土不服,应该带什么药,那里的饮食风俗,她目前统统都不知道。
本想找些有关临海郡风土人情的内容哪怕是风花雪月的话本,可找了半天几乎都是神仙志怪。
那没有志怪的部分宁馨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以作者那夸张荒诞的风格,她实在不知道有多少内容是写实,有多少是作者自己想象出来的。宁馨被这里的作者不写实没有科学精神的风气打击的不想再继续找了。
卫雅见女儿前两天兴冲冲的,每天都看不到她闲逛。
这会像是被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的。
难道是被骂了?
女孩子家家的到底要对她的学习有多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