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暴君的甜妻(327)

在他看来陈君瀚最近的运气有些差,原本丰阳县发生地动兆头就很不好,尤其是将横刀石像震开口了。这个地动若是处理不好就足以让他发罪己诏了,那个地方太敏感,世人都相信冥冥之中自有上天明示,这种就是明示的不能再明示的方式。没想到地动一次又有二三次,最要命是京师的地龙也翻身了,原本还在争论要不要发罪己诏,这会不用争了,发吧。

罪己诏写成这样,温国公十分满意,多难兴邦殷忧启圣这八个字一下子将罪己诏的格调换了,不再是说自己罪行的通稿而是励志向上的风向。这么多年以来,大陈朝的历代皇帝就没写出过这样的风格。这也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八个字,关键是他们说不出这八个字。他们都是自己作的,好日子过多了浑身不舒坦,即使有天灾的因素在里面也可以忽略不计的。

陈君瀚当皇帝这些年并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永明帝一辈子都不喜欢战争,国家机器很久没有进入过战争状态,和平久了骨子里的躁动又有些不安了,小规模的摩擦没有人认为这是穷兵黩武反而觉得新皇帝到底年轻,出手不够狠,要是换了哪个哪个皇帝必将怎样怎样。

陈君瀚执政时间不长,但这几年也没出现过什么大的失误,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稳固提高。大家对这个皇帝没什么意见,他的执政履历也相当的干净漂亮。这次地动能攻击他的点很少,他根本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呢,这上天示警是不是想示警先帝,结果发生迟了才会这样。

陈君瀚的忧国忧民的言论一出来不少人表示皇帝其实挺好的,上天这是看重我们皇帝才会弄出来这些东西来磨练他。我们也要好好的配合才行,自然灾害的威力他们是见到了,磨练很好,可不要把自己的小命交代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次罪己诏出来后,大多数的大陈子民没有责怪陈君瀚的意思反而隐隐有一股大家齐心协力共度这次难关的决心。

民心可用,温国公对这样的效果十分的满意,帝王若是能明白民心的重要且对待这件事上足够谨慎,这样的帝王即使成不了千古一帝也不会是对不起祖宗江山的不肖子孙。

陈君瀚是他的学生,陈君瀚什么性格他很清楚,从小他一直觉得陈君瀚的戾气太重,心中不大喜欢这个学生。如今看来人的际遇发展非常奇妙,他竟然能忍得下,能忍下足以说明他值得自己帮忙。

现在的情形并不好,京师地动的影响在几年内肯定都无法消除,若是以后哪里做的不好被有心人利用很可能动摇国本。这个时候必须要齐心协力,当权者要有决心手段和能力,温国公捋着美髯,休息了这么久,以为真的能安享晚年了,自己为陈家劳心劳力的这么久真的不想再继续下去了。可目前的情况即使仅仅是看在他是自己学生或者乐康的面子上都不适合再继续在一旁看热闹了,既然身为臣子当然要为国家社稷贡献一份力量的。

“娘娘,刚刚来报丰阳县五里镇很多人发生面红发热的症状。”飞燕走近宁馨低声继续说道。

“很可能是疫病,五里镇已经被严格管控,许进不许出,不过五里镇的民众情绪上有些失控。老百姓们不愿意被关起来,每天都有人偷偷向外跑,有些根本不听劝,已经有不少人因为偷跑被杀死了,县令请求朝廷派兵驻守,若是有百姓跑出来能第一时间控制住。”

“关于疫情大夫怎么说。”宁馨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大夫刚到五里镇,伤员太多,大夫根本不够用的,目前传来的消息不大好,五里镇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出现疫病病情。”

第442章 缺大夫

尽管宁馨已经事先想好要注意医疗卫生,可还是发生了疫情爆发,大夫紧缺,已经紧缺到一个乡镇最多有一位大夫的地步。 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这里和几千年后的世界有着很大的差别,医生什么的绝对是紧缺型人才。乡里乡亲的哪家生病了都是用土方子,爷爷的爷爷就是这么治的,乡下也有巫医,有个头疼脑热的喝碗符水神婆浑身抖动一番基本上都可以治的不离十。

这次宁馨已经把可以动员的医疗力量都派出去了,可结果似乎还是杯水车薪。

“先封锁五里镇的进出口,不准许闲杂人等进出。”宁馨揉揉眉头说道。

“剩下的事情商量后再做决定。”

宁馨这几天也是忙得头昏脑涨,这个时候不是避嫌的时候,陈君瀚一个人忙不过来,她也帮忙处理事情。上辈子她知道不少大灾之后需要防范的措施,这次发生这些事情后宁馨第一时间着手处理。尽管想得早出手的及时,疫情还是发生了,且传染迅速。

“不要说话,先把这个喝掉。”陈君瀚将一杯牛乳递到宁馨手里,叮嘱她喝完说话。

“这几天辛苦了,上次太医把平安脉就说你要注意身体。”陈君瀚接过喝完的水杯。

“我没什么,你也要注意些,这几天连天加夜的做事也该多注意,我好像听到你昨个晚上咳嗽了。”宁馨不满的仔细打量陈君瀚,见他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模样才算放心。

“我身体一直很康健,乐康不用担心。你刚刚是收到五里镇的消息了吗”陈君瀚在之前也接到五里镇的消息,疫情是让人恐惧的存在。关于疫情造成结果,有很多耸人听闻的传言。那些传言也是事实,什么全镇的人都死了,一个村有一个活人,村子被封锁最后所有的人都得病死了。死的人太多,又都是得病死的想要保留个全尸入土为安都做不到,最后的结局就是一把火烧成灰然后不分彼此的被埋了。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五里镇的百姓拼了性命的想要冲出来很多就是想要个全尸的结局,在里面就是等死,在外面也会死,但是最起码能够入土为安。不能入土为安就是孤魂野鬼,死后都没法继续投胎转世的,这其中的总总使得大批人不死不休的向外跑,他们一旦跑出去就会感染另一座城池。若是跑到京师,会是什么后果简直不敢设想。因此对于这些百姓,朝廷认为应该严加防范,他们离京师真是太近了。

这可是关系到自家身家性命的大事,若是他们跑到京师,京师发生疫情,他们可不敢保证自己家就没事。哪家不要出去买菜做饭,家里这么多下人肯定要和外面接触,接触多了很容易被感染上。家中下人感染上后,那后果真得呵呵呵了,就是皇帝也得有人服侍不是,他们也有人服侍,这些服侍的下人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一人感染上了,整座宅子都是不安全的。作为主人,在疫情面前同普通人一样没有任何特权,照样的感染上会死掉。

这样危险分子怎么可以放进来,这件事情上朝臣们保持高度的统一,必须严把进出关。

五里镇离京师太近,若是远一些的城镇不会危及到自己的安全,还会有些大臣上书建议不要这么严厉。都是大陈的子民,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真心之类的巴拉巴拉的。

这些台面上装饰的话,这会都成了不必要的摆设,生死存亡面前这些都是可以忽略的东西。即使想做千古名臣的朝臣也不想因为自己被疫病感染致死,这种死法一点也不好看,史书上怎么会留下这样死法的记载,若是真的留下了那还不如什么都没有呢,太丢人了。

无论是贪生怕死还是一心想要做名臣在史书上留下点什么亦或者只是来混日子的官员,一齐的沉默让五里镇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在五里镇的百姓眼中就是表示他们是被舍弃的一方,他们的死活没人在意,或者说更多的希望他们死掉,没有了希望的人最容易疯狂,这样的状态也最难约束。五里镇的情况越来越差,由个别人感染,迅速成为大规模感染。

五里镇离京师真是太近了,整个镇子人若真的全都死掉了,这影响太恶劣了。要救他们,怎么救这个问题就很棘手了,这种事情大家都没什么经验,又关系到自己的小命,都在推搡。

“五里镇已经出现了情况,现在是疫病的高发期,其它小镇若是发现疑似感染者一定要立刻上报才行。还有水源,水井一定要保护好。”宁馨想到这些一条一条,恨不得立刻写下来。

这些东西并不会一起出现在脑海中,大多数都是一条一条的冒出来,今天这条冒出去明天是那条。医疗条件落后就是这样,很多常识性东西都要普及,最要命的是基础的药材没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