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荣华:暴君的甜妻(179)

大腿专业户的领导表明态度,其他几位纷纷附议。

“众卿以为派谁统领大军合适。”永明帝不辨喜怒,闲话家常般的问道。

这才是重点,派谁去才能让自己一方得力。在他们看来,柔然再强盛它也只是蛮夷,之前柔然能够多有建树那是因为我们懒得计较。那点损失在国富民强的大陈朝根本连多小浪花都不是。我们就当是支援贫困山区了,懒得打仗,即使打发叫花子也要给钱不是。

这次既然要打仗,结果是一定的,谁去领兵这功劳就是记在谁头上的。这年头打仗的机会可不多,这一仗打下来必然会升官发财。这是一个香饽饽,大家都想去咬一口,不吃白不吃。对于大腿专业户来说,这可不只是香饽饽,这是无上美味的鲜肉。

他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总算在朝堂上有了一点点的话语权,整个过程真是艰辛到可以写一部励志故事。这一点点的话语权还是在各方胶着,大家都懒得理他们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皇帝的两条大腿也不够他们抱的,他们急需要除了皇帝大腿的另一个依靠。

“陛下臣以为我大陈的任何一位北地将军都足以堪当此任。”

永明帝手指微动,他没想到丘中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么好的机会舍得让给别人?

“只我大军开拔后,军中一切事务听从将军,朝廷指令常常不受,臣以为此事需解决。”丘中子避开大将军人选的争夺,直接说另外一件事。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是征战在外将领们经常做的事情。即使如先帝那般性子如此暴躁,仍有将领不听差遣,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丘中子这么一说,永明帝心中也是隐隐担心。他这么多年就没打过大仗,边境的小摩擦或者宁远在临海郡打击海寇都是将领自己决定,将战果报到中央,至于你的战术战法,你的军事思想,中央是不会插手的。

没打过仗也指挥过打仗的永明帝对于大仗心中自然抵触。丘中子的话又说中他的心事,这些将领要是不听话怎么办,放出笼子的猛虎想要他乖乖的回到笼子里那可不容易。

如果是十年前的永明帝可能认为既然自己这方面不行,就听朝臣们的吧。我不懂,他们懂就好。可如今的他越发重视他的帝王尊严,如果自己下令,将军不接受,他的面子往哪放!堂堂帝国的皇帝如果连将领都管不了,怎么能服众,朝臣们是不是背地里笑话自己没有威严,背着自己和太子勾勾搭搭。

不行,即使真的要打仗,打仗的整个进程节奏都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给太子任何的机会,自己还没死,这帝位自己必须坐结实了。

可如今的将领他也不大熟悉,平日里根本用不到他们,他也只知道几位有名的将领的脾气秉性。悲剧的是他知道的几位,脾气通通不大好,都不是那种会听话的。

平日里没有和将领们联系感情,这会真的就抓瞎了。永明帝这几日将北地将领一个个仔细排查了一遍。脾气、家世、性格、战绩通通筛选一遍。得出的结论是,能在边境当将领,一当就是好几年的,都是有个性的!

“卿家以为该如何解决。”永明帝脸色不大好看,他想了这么久也没想出解决的办法。

丘中子这些年能得永明帝的器重,不仅是因为柔妃的关系,更多是他抱大腿抱的十分专业。每每他都能说到永明帝的心坎上去,一些皇帝身份不方便说的话,他都能神奇的感应到。不论结果是不是会被朝臣们喷的狗血淋头,从来都不退缩。

“臣以为将领在外能够不受朝廷调遣,主因是军队中没有与朝廷关联甚紧的官员。将领们长期在外,亲自参与朝廷运作机会甚少。若军队中派出几位深得陛下信任的官员跟随,许以权急之时的兵权,不仅能及时将军队动向向朝廷报备,也能把朝廷指令及时执行。”

永明帝听得心头一亮,你不听话我派几个听话的人一起和你带兵打仗。不是你一个人说的算,这腰板也就没法挺得这么硬了吧。

“甚善,以何名派遣官员。”总不能大大咧咧的跑到人家地盘,告诉人家我不放心你,所以来和你一起管理小弟吧。

“监军。将领专心打仗,粮草辎重需要朝廷出力的地方总要有人操心。”

说完,丘中子抬起头,目光和永明帝相遇。两人从彼此的目光中各自看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第241章 打不打

东宫书房内,陈君瀚手里拿着一份奏折,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看后放下奏折,眼光晦暗不明。

他走到榻上,身子一仰,躺了上去。心中烦闷却丝毫不少,急急躁躁的不安生,他忽的坐起来,拿起那封被他按在案几上的奏折简略浏览一遍后又放下。眼见案几一角放着一封还未拆开信笺,信封上的图案标致是他亲自设计的。丢下奏折,打开信封,晦暗的脸色渐渐有了神采。

果然只要看着小肉团生活,心情就会好很多。

只是可惜了小七没有嫁给那个病秧子,卫寿之他心中还是很在意的。不仅是他和宁馨一起长大,卫寿之也是陪着她一起成长。陈君瀚虽极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承认,宁馨对卫寿之可比对他要体贴的多。

柔妃包括她的所有儿女都是太子殿下黑名单上的重要人物,七公主要是嫁过去。一则他少了让他感到威胁的对手,有大长公主管着七公主肯定得老老实实的。

可惜没同意,病秧子比自己还大一岁。这个年纪怎么还不娶亲,要不要自己给他找一户好人家的闺女。

陈君瀚思维奔的够远,转头看到翻在案几上的折子,又是乌云密布。

柔然这几年发展太快,并且不断吞并四周的小部落。和大陈边境也屡有摩擦,只是他们度把握的很好,之前和大陈一直保持在友好范围内。

这个友好也是永明帝认为的,要是放在先帝那会,早不知开几战了。

永明帝本就是好性子,修道后更是不愿动杀孽。这两年柔然由原来偷偷摸摸的吞并其它部族变为正大光明开战。边境摩擦次数也比以前次数要多,且一次比一次进攻凶猛。

陈君瀚见到奏折上言明此次柔然偷袭小城,不仅将钱财粮草掠劫一空还抓走了不少妇女壮丁,

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以前即使有摩擦,柔然最多弄点粮食便扬长而去。

“砰。”

陈君瀚心中不虞,重重的拍在案几上。即使出现这件事,以他对永明帝的了解,这次出兵的可能性仍然很低。

就是从五年前,柔然那次差点攻破城门,官民奋起抵抗才保住城池,结果永明帝不疼不痒的斥责柔然两句就结束了。

他们的胆子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被喂大了,现在便是养虎为患。

柔然攻打进边境小城并且劫掠妇女壮丁的消息很快在朝野间疯传开来。大陈朝历来好战,经过几十年的休养也该运动运动。军人不打仗哪里挣军功,怎么升官。老一辈的将领退居幕后,新的将领还未经历真正的血雨腥风,听闻这事后一个个摩拳擦掌的要领兵出战,蛮夷都欺负到家门口了,必须不能忍,只要一声令下,挥兵北上打出大陈朝的赫赫军威。

主战派群情激奋,将这事渲染成奇耻大辱,如果不能用柔然的鲜血洗去心头的怒火就是对不起列祖列宗。永明帝并没有被他们的气氛所感染,列祖列宗太忙了,不仅躺枪还经常被不肖子孙对不起。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事情太多,他们哪里有空生这个气。

对待政事,永明帝已经感到自己力有不逮,尤其是这次生病过后,看奏折时极容易走神。这事搁在五年前,永明帝说不定会被鼓动,可如今他只想息事宁人。

不过这事显然超出了朝臣们底线,主战派的声势前所未有的浩大。永明帝很恼火,到底谁是皇帝,尤其是他看到陈君瀚竟也主张边境加强戒备并且积极主动的找机会和柔然展开一场小规模的厮杀。

永明帝不知道是他的儿子一夕间成长这么多,还是他悄悄的经营自己的势力。以往充当听众的儿子,现在竟有不少朝臣附议于他,并且可以看到他隐隐形成的势力集团。

这朝廷是他的还是自己的,这些朝臣是要打算听他的吗。自己还没死呢,儿子就要来篡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