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不会说的。”翠松生怕自己被撵回去,急忙表态。
左二,宁馨见左二似乎都没有听到他们在说什么的模样,他就不用保证了。
宁馨的马术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提高,踏雪似乎也寂寞的太久。宁馨坐在它身上,踏雪兴奋的转了个圈。
四人骑着马,向着既定目标骑去。
“乡君,前面就是张家村,我们最好不要骑马过去。”
左二指着不远处已经能看到人来人往的小村落。
他们这几个人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装打扮,可也还是太显眼了,骑着高头大马就更引人注意了。
宁馨下马后,其他几人也跟着下马。
“姑娘,海寇真的不会到这里吗。”
翠松虽生活在内院中,可她还是感到这几日弥漫在整个太守府的紧张气氛。
海寇这段时间越发的猖狂,劫掠了好几个村庄,虽然没到屠庄的地步可也死了不少人。她不大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这是海寇在报复,因为郎君勤于练军杀了几批海寇,所以这些海寇才会啥这么多无辜的村民。
海寇不是都是各自为政的吗,杀了别的海寇你有什么好报仇的。
她不明白这里的弯弯绕绕,可她知道郎君要将这些残忍的海寇好好教训一顿,选的吉日就是今天。
而她今天跟着姑娘到据说离战场有些距离,又可以近距离感受海寇的残暴和我军的威风的风水宝地。
她一点也不想感受其中任何一项,她只想在太守府给姑娘梳头发。
“当然有可能来这里啊!”
宁馨理所应当的继续补刀道。
“要真这么安全,我还带火药做什么。”
翠松已经被吓得面无人色,大脑一片空白后,几乎是哭着说道。
“姑娘,快回去吧,奴婢护着您,这不是玩的地方。”
不是说好我们只是远远的看着的吗,不是说好是非常安全的吗,怎么这么快就改变说法了,姑娘你原本不是这么说的啊!
翠松简直不敢想象他们要用火药自卫的模样,在这之前,先让她晕倒吧。
“真不禁逗,骗你的。”
小可怜,真是太胆小了,怎么每次都能被吓住呢。
“张家村又不是在海边,他们这个村子是有名的穷困。海寇到这里来做什么,他们是要打劫又不是济贫。”
“不过万事都不是绝对的,不是还有一万嘛,带着火药就当是未雨绸缪了。万一真的出现意外也有自保的武器。”
翠松被宁馨的一番话说得像是在坐过山车,心里七上八下的。
为什么总觉得危危险险的样子,好想现在就立刻回到太守府。
“来都来了,现在去看看我们准备的火药在哪里。”
“对了,酒精带了吗。”
“有。”
听到左二肯定的回答,宁馨心中安稳多了。
就算是真的倒了血霉遇到海寇,也不用担心分分钟被灭掉了。
打仗什么的多带点武器才安全啊。
面色苍白的翠松:“阿年说如果今天不用晚上加班,回来就再更一章,如果晚上也要加班就不更了。”
“外面好危险,不是真的还要打仗吧,我要回家啊。”
第177章 不是加勒比海盗
张家村诚如宁馨所言,就是个小而穷的村落。
村子一共几十户人家,平日里就靠种种田养养鸡鸭,基本上自产自销没有富裕的东西能够拿到市场交换。
宁馨一行人走进村庄后,一路顶着诧异的目光。
一个村庄人人都是亲戚,外人一眼就能被认出来。
“我们到村东头。”
左二坚决不同意宁馨跑到村落外面企图靠近事发地点围观的行为,宁馨不得已同意到村东的折中提议。
“看,那里的火着起来了。”
宁馨指着远处滚滚而起的黑烟。
“不知道阿爹他们准备的怎么样。”
张家村的村民显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可长期处在海寇骚扰名单边缘的村庄,对这个情景并不陌生。
肯定是和海寇交火了,至于是哪个处于优势,就不大能看得出来。
附近的村落被袭,他们也没心情再去种地收菜。里长也是族长,扯着嗓子从村东头喊到西头。
宁馨顺着人流方向,走到一处四周都是坞堡状的圆形操场。
“这是半成品坞堡?”
宁馨这两年还是长了几分见识的,环顾四周见高厚的墙壁,有高梯有墙垛,并且在墙壁中有窗户大小的缺口可以放武器。
只不过这个坞堡看起来不够高,也没外延和内层。如果外部被攻陷了,他们大概都活不了了。宁馨好奇的转了一周,发现没有食物,有几口大缸装了点水。
这个村庄真的好穷,大缸都是豁口的。
“你们是?”
宁馨像是旅游观光,跟着人流进来后不停地环顾四周,在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村民中不要太眨眼。里长还是有几分见识的,见眼前的孩子虽然年纪尚小,可气势穿着并不是一般人家,很是小心的问询。
“这是我们家小郎君,听说最近海寇猖獗,太守大人又有心要驱逐海寇,特来这里见识见识。”
翠松身上的小厮服侍,让她说话都不习惯。自从进了内院服侍姑娘,自己何曾穿过如此粗糙的衣服。
心中默念十遍,我是小厮后,翠松才觉得自己敢直视里长的眼睛。
“我家小郎君从外地来,这些天都住在方家。”
翠松总算把原先商量好的话给说出来了,心中安定多了。
里长满脸的褶皱无不在说明他经历过的岁月沧桑,听翠松如此说心中已是相信了大半。
那个小郎君气度好,长相好,一定是某个高门大族的郎君,一般人家谁会脑袋抽到听说会打仗还来见识的。
“小厮”又说住在方家,临海郡说到方家当然是太守大人身边的红人方家了。
里长原先就猜测这几人身份不一般,心中猜想得到验证,心中的防备大减。
宁馨还是个小萝莉,穿上男孩衣服也没有显得特别女气。没有发育的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差距并不是十分明显。
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比宁馨更像女孩子的男孩子可不少。
这个年代是喜爱花美男的年代,腱子肉胸肌腹肌麦色皮肤并不受人追捧。白白净净,五官俊秀才是大家追捧的热点。
现代花美男要是留着胡子,还是那种神仙剧里长长的胡子,那一定是恶搞。不过宁馨所处的年代认为留那样的胡子很好看。
宁远也曾想留那样的胡子,不过每次还没长长就被宁馨无情的辣手摧胡。宁远在爱女和美髯斗争了一番,才忍痛剃光了胡子。
美男怎么捯饬都是好看,就像模特裹块破布到t台是时尚一样。宁远这个年纪还不留胡子,实在是另类,可他不留胡子似乎也很好看,难道这是新的时尚风气?追求时尚的“潮流先锋”们没有报纸更没有互联网告诉他们现在的潮流趋向。
宁远不留胡子,名人效应影响,不少“潮流人士”也心痛的剃光了自己的胡子。一个个看起来白嫩年轻了两三岁。
里长心中将宁馨的身份有了大致的评价后更加殷勤。
现在可不太平,这位小郎君要是出了点什么事情,他们真是吃不了兜着走。可如果要是护住这位小郎君,他在方功曹面前美言几句,说不定还有什么惊喜。
“小郎君,我们这个坞堡虽然没建完整,可该有的防御功能都有。每次海寇都只是在我们附近的庄子抢劫,我们张家村倒是极少来。”
里长殷勤的请宁馨做到整个坞堡唯一一处建了石凳的地方请她坐。
村民们见族长这么殷勤小心,也耐不住好奇心,悄悄打量他们。无形中他们纷纷后退保持宁馨走过的地方半米远。
“每次海寇劫掠,我们这里都能看到附近村子燃烧起来的黑烟。有时都能听到隐隐约约的嘶喊声,我们躲进这处坞堡就没问题。”
里长的年纪大了,说话有些断断续续,听起来比较吃力。
左二围着坞堡四处勘探,甚至爬上墙头,举目远眺。
“我们这片经常被海寇劫掠,有的村子坞堡建的很大,全村人都躲进去吃喝两三天都没问题。海寇的心眼特别小,我小时候听说。”
说到这里,里长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味自己悠远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