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番外(45)

苏徐宁眼神一亮,他已经忧心忡忡一个月了,没日没夜的担忧,睡不着觉,就怕那该死的疫病传到了他们乐旭县,可是这该死的瘟疫它就是过来了。

这可急坏他了。

“石灰,撒石灰可以暂时性的减缓。”黎清道。

石灰这东西在远古时代就已经运用了,相信经济这么繁盛的天齐肯定能够弄到大量的石灰。

她自己的钱买不到多少,但是朝廷可以啊!

“此法当真?”

“当真,这个法子是一个江湖郎中那里得来的,我本着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真的有奇效。”

看黎清的神色,苏徐宁心里先铺了个底。“待本官回去之后立刻着人大力烧制石灰,还好清塘村有人烧制石灰,这会子整个锦州都封死了,根本出不去。”

他是县令,必须要最大程度的保全自己管辖之地的子民们,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他可不想在任上出现点什么意外,导致官场生涯结束,或者无法进升。

苏徐宁作为一个主动请缨从基层做起的探花郎,他也是有自己的一番抱负的,可不能因为一场天灾就给摧毁了。

“不知大人可否告知外面的情况,就是瘟疫到底已经严重到了哪般?死人了吗?”黎清担忧的问道。

“唉。”苏徐宁长叹一声,接着说道:“听说死了一些,朝廷派来了太医院的院首,那院首才二十几岁,跟随药王学医,学成之后便被朝廷招揽成了太医。

能够成为太医院的院首,定然是神医,可是这都这么久了,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实在是……”苏徐宁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黎清已经意会,她只要能够保全自己全家就好。她不会医术,也帮不上什么忙。只希望那群古代的大夫能够尽快找到解决办法,不要再死人了。

苏徐宁无论如何也不会告诉黎清,已经焚杀了好些人了。苏徐宁自己都午夜梦回那些死去的人回来找麻烦,当然不是找他。死的人又不是他地盘儿上的。但是他怕嘛!怕自己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所以他必须在全面爆发之前就做好足够的准备。

接下来,他向姜奎打探了信息的准确性之后,果真开始不要命似得到处喷洒石灰。而黎清则是拿出之前在上京医馆里开的药方子,给大夫们瞧过之后,给他们做了参考,然后大夫们研究之后,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对方子做出了调整。

毕竟当初照着这药方子开的药可是吃好了许多人呢!就连李氏的孙子李家成病的连胡话也说不出的都治好了,能够活蹦乱跳了。

特殊时期,苏徐宁动用了他的一切手段,将所有的药铺都包了下来,开始每日施药。

一些乡村也会有专门的衙役抬着药桶过来,每日一碗。一旦发现有人高热,立刻隔离,然后统一治疗。

瘟疫最开始的病症就是高热,逐渐到后面起痘、发泡、浑身痒痛。黎清推测这是感染了某种菌所导致。

但是她也无可奈何。

黎清的这张药方在乐旭县初见成效,苏徐宁将其贡献给了上级,也就是锦州的州官。然后这张方子自然就落到了顾向晚的手中。

“这方子是退高热的,我将药量和其中几位药做了调整,拿下去,立刻煮药施药。”顾向晚对底下的人说。

但愿这张方子有效,听说是一个妇人拿出来的药方,要是有机会定要去拜访一下,他实在好奇的很。

当务之急是救治那些已经感染的很严重的病人。

由此看来,从一开始他们就走错了路。要真正的解决疫病,应该先将其染病的范围缩小。

这个时候苏徐宁又贡献出第二个法子,那就是石灰的作用,瘟疫之所以传播那么快,还是因为之前配置的防疫药水儿失去了效用,既然这石灰这么厉害为何不加以利用?锦州的生产的石灰肯定比他一个小小的乐旭县要多得多,但愿能够起到一定的效用吧。

这个时候,顾向晚还是觉得自己太年轻,很多病症都没有深入的研究。自从瘟疫开始,他就已经没有睡过好觉了。

迫于无奈,还是在那李涛的压制下,才焚杀了整个栖霞村。天知道他有多痛苦,医者仁心,他是医者,可是为了其他人,他竟然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村子几十口人死在火堆里。

这双救命的手也沾上了无辜人的鲜血。

师父时常教导他说,所谓医者,与毒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是救人的人,医者定要救死扶伤,有救无类!

可是他都干了什么?

这一刻,顾向晚在屋子里抱头痛哭。

一阵风将门给吹开了,顾向晚擦了擦眼睛。还有更多的人等着他,他不可放弃。

办法一定有的,现在找不到不代表未来找不到。

石灰的应用,果真减缓了疫病的传播速度。给整个医者团队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顾向晚就像疯了一般,反复的实验,反复的查看古籍医书,有问题就将一群大夫聚集在一起讨论。

就连同他一起来的梁亦舟和奉先都快看不下去了,多次劝导无果。但他们又毫无办法,必须要想出办法来,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两个都是与治病救人毫不相关的人,要他们马上写篇律赋还能够挣扎一下,这瘟疫的救治法子,实在是无能为力。

他们没想到此番事态会如此的严重,本来一个只想吊儿郎当的混混日子,事情都交给底下的人去办。一个是有心想要游山玩水,顺便给百姓做点儿事儿,到头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61章 找黎娘子的

两人只好做好本职工作,一个维持治安、统计人口。一个调配物资,争取将损失压缩的最小。

这几个月,各地都在调拨物资过来,解救燃眉之急。一路上层层吞没,等到了锦州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了。

真是把两个人给气死了,直接联名上书,要求整顿。

相比锦州,横州的情况要相对好的多。横州本来就在高山之地,峡谷重重。锦州的洪灾之所以这般严重,那还是横州惹的祸。横州的水很快就聚集起来一溜溜的冲到了锦州。

横州是发生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比较严重。万幸的是,他们没有发生疫病。横州遭难之后,很快横州州官就向锦州取经了。锦州的上京支援到的快些,运送到横州还要费些力气。

因为横州的灾难并是不那般严重,所以上京派来的京官只有底下的小官员去了横州探查情况。该发放的东西一样也不少的给送去了。

锦州也是命苦,摊上了这么个位置,还摊上了这么个灾难,怎一个惨字了得。

黎清的方子果然有效果,很多人吃了之后,逐渐退去了高热,瘟疫蔓延的速度也在减缓。十里塘村子里还有少量的抵抗力差点的人还挣扎在高热线上。大部分都可以出门活动了。

与此同时,整个锦州疫病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顾向晚宣布已经找到了治疗疫病的法子,并且使用过后很成功。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终于可以过一个平安年了。

朝廷调拨了最后一批药材过来,这些药材将要解救染了疫病的所有百姓。

黎清也喝了,能不喝么?

万一以后有个头疼脑热的,人家说你没喝药,然后全部隔离……药有三分毒,这段日子都不知道喝了多少毒药进去了。

黎清有点小抱怨。

瘟疫最终还是不打败了。

年也到了。

这场灾难从下暴雨那一日算起,一共持续了四个多月。

其实这已经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了,要是以往,这个数字是两倍以上才正常。

整个锦州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人们开始准备过年,就算再穷再苦再累也要好好的过一个年,以庆祝他们活下来了。

姜家也积极的准备,村子里的猎虎趁着冬天猎物好打,打了好些山货回来,他们没有自己吃独食,而是贡献出来。

在姜奎的策动下,村子里准备一起吃个饭。家里有粮的出粮,有菜的出菜。桌椅板凳都做好了各家记号,保证不会拿混了。

村子里有传承的流水宴厨子,都是四五十岁的男子,女人就做打下手的伙计。很多技艺都是传男不传女的,包括厨艺。那些女人很会做宴席的,纯粹扯淡。

黎清被一群妇女赶出了厨房,不是她犯错,而是现在她备受尊敬……黎清也不想出现这样的结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