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番外(336)

“是与不是待咱确认之后方见分晓。”顾长风阻断众人的争吵。“兹事体大,需问过陛下的意思。”

“丞相所言有理。”三三两两的附和道。

“还有何事要奏?”顾长风发话了。

见大家都沉默了,顾长风摆手叫大家散了。

顾长风以及其余几位肱骨之臣还留在殿上,稍后他们会给齐观汇报今日的大事记,并且有些拿捏不定的将会交由齐观定夺。此时的齐观一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的样子,皇后亲自照料,心疼不已。

“老头子,说好的白头到老,你看我还是黑发,你可不许耍赖昂。”皇后上官氏捏着手帕给齐观擦了擦嘴角的药渍,心痛的说道。

在这深宫中,懂皇帝爱皇帝的唯有皇后上官氏一人。

哪有什么因爱而宫斗的?都是为了所谓的权势或者为了家族的。

上官氏自小陪伴在齐观身边,两人青梅竹马,又没有家族羁绊,感情深厚。皇帝也把私情大半给了皇后。

但皇帝毕竟是个坐拥天下的男人,与皇后两姓之好虽已有三十几年,却不可避免的偷吃。皇帝在宫外可有不少骈头,皇帝留情却不留种子。

因此整个天齐还算干净,只有四个皇子,两个公主。

皇子争斗也不见混乱,总的来说只有两派相争,比起很多朝代什么九子夺嫡、三王争霸强了不少。

“唉,阿柳,我怕是没多少日子了,趁着我现在意识还清醒,你出去吧,去把顾丞相与三代因国公以及镇远大将军请进来。”齐观一副随时要断气的样子,拉着上官氏的手说道。

上官氏眼泪不争气的喷涌而出,尽管皇帝还没死,但她就是忍不住。

“好,妾这就去。”上官氏知道齐观这是要立下遗旨了。将来的皇位必定是自己儿子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除此之外,只要大皇子不作妖,他的结局便是藩王,等自己儿子上位再削藩就是。

顾长风几个踩着碎步进了皇帝寝宫,在里面待了整整三个时辰没出来。

靳贵妃每隔一个时辰便派人前去打探消息,得到的都是没出来。齐观宣进去的都不是她儿子的人,当然也不是太子的人。当真奇怪,难道皇帝知道他们私底下已经站位了吗?

“娘娘,端妃求见。”高女侍从外头进来禀报道。

“让她进来。”

端妃今日是一身素色的宫装打扮,整个宫里几乎都不敢去再穿鲜艳的衣裳,皇帝病重,穿一身花哨,不是找霉头吗?

“娘娘万福。”端妃福身一礼。

上官氏知晓端妃是为何而来,殿试刚过,其中有好几个适龄青年,端妃这是坐不住了。

不等上官氏开口,端妃自己就说道:“娘娘应该知晓妾是为何而来,妾此举意在为陛下冲喜,妾听闻殿试之后,陛下得人才一高兴竟能起身处理政务,妾也是……”

“行了,本宫知晓了。”上官氏掩藏眼底得一丝不耐,语气温和得说道:“心儿那孩子我当作自己亲生的一般,我留意过了,殿试中有四个适婚男子适合做心儿得夫婿,其中新科状元年十七,是个不错的,再就是顾相家得公子也是十七,二甲第九得管尚轩年二十,三等第一得胡士峰今年二十四,家境也比较优渥,不知端妃可有心仪之人?”

端妃能过来,自然早就有自己得考量,并且还和女儿佳元公主(齐景心)商量过了。

新科状元十七,但家里惯出寡妇,虽样貌出众却没有好的气运,端妃怕女儿嫁过去没几年就守寡了。至于那个胡士峰,二十六岁太老了,女儿才十五岁,况且皇家娶嫁甚是麻烦,等女儿嫁过去,胡士峰都二十八九了。

第460章 中意之人

再说顾相家得公子,陛下许诺过顾家子孙婚姻自由,且不参与皇家血脉交换。所有这一个也不行。最后只剩下管尚轩了,但管尚轩似乎也坎坷得不得了。

选来选去,这四个都不太合适。

但又得选一个,毕竟心儿等不到下一次殿试了。

心儿又任凭母亲端妃作主,只好在这四人中选一个。

端妃最后决定了管尚轩。

这个孩子虽然父亲被贬荆州,一直寄养在干娘家,却很顽强。以殿试第九得成绩进了翰林院,又才二十岁,命格怎么样都比新科状元姜云及来的好。

一来证明他心性坚韧,二来夫家不强势,也就不必担心心儿嫁过去受委屈了。驸马家不富裕不算什么,反正陛下都会赐下公主府以及丰厚嫁妆,驸马为了避嫌,不会过多参与朝政,就当朝廷富养一个凡人。

“娘娘,这四人当中,妾比较中意的是那管尚轩,其于几人要么就是命格不好,要么就是年纪大了,都不合适。”端妃直言道。

上官氏本以为端妃会选择新科状元姜云及,却没想到她那么识趣儿,挑中了二等第六。对于这个结果,上官氏还算满意,只要不是姜云及就好。

依照官家对姜云及的态度,他绝不可能娶皇家女,官家不会让他染指宫中血脉的。她作为枕边人又岂会看不出官家对姜云及充满期待的同时又抱有忌惮。

因此端妃的选择才让上官氏微微和颜。

“端妃的选择可还要更改?一旦确定,就再无回头路了。”上官氏还是得敲打敲打端妃,以免她不顾一切为佳元公主出头。

“不瞒娘娘,妾私自见过这些殿试贡生,也问过心儿的意见,她羞怯的脸红,全凭娘娘给做主了,不过这么贸然的让陛下下旨不太合理,若能使得两个孩子见一见,那是更好的了。”端妃半低着头让上官氏看不清她的表情。

“待陛下情况好些了,本宫再联系管尚轩,让两个孩子见见吧,眼下端妃还是别那么多心思。”上官氏警告道。

“是,妾晓得,妾这就回去等着。”端妃对齐观没有多少感情,这会子齐观病了,有不久于人世的征兆,端妃有女儿傍身,不怕发落皇家尼姑庵。

端妃离开之后,高女侍走到上官氏身旁小声道:“娘娘,我打听过了,端妃中意那管尚轩不仅是因为他为四大青年才子中背景最简单,还有个缘故是端妃的父亲与管尚轩是忘年交,估摸着是端妃的父亲推过去的。”

“无伤大雅,说到底佳元(齐景心)只是公主罢了,端妃又是个不争不抢的,本宫用不着为难她,况且本宫还真心喜欢佳元。”上官氏凝视着身旁的一株绿植开出的粉色花骨朵儿,漫不经心的说道。

“佳元终究是要出嫁的,内库中给她备上一份嫁妆,再挑选两处京畿位置好的地段,等此事确定之后,让佳元自己选一处作为公主府吧。”

她这个嫡母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下午,画舫聚会散场。云及与管尚轩踏上来接他们的马车直达承恩侯府。本应该上午前去祭拜的,因为种种原因被迫拖到了下午。

姜家送了丧礼,林氏带着他们去给承恩侯上了柱香,这祭拜就算是完成了。整个侯府被布置成了白色的天地,随处可见孝布,主家无论是谁都披麻戴孝,而丫鬟小厮们统统戴着袖章,头上插着白花儿。

“还没恭喜外甥荣登金榜呢,我两个外甥都如此有出息,以后咱三儿在官场上还不得如鱼得水?”魏西晨紧绷的情绪一瞬间得到了缓解。

“侄儿也是很期待呢。”云及笑答道。

魏西晨点了点头,这些天真是压抑死了,等父亲入了土,整个侯府将会进行大清洗大整改,不停的忙碌。

他已经向朝廷提交了告假呈,这一年他都会处于无业状态。天齐守孝不需要三年,但至少也得过三个月吧,所有魏西晨干脆请了一年假。假期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实际上正式一旦应该叫做丁忧。

天齐朝摒弃了前卫朝的某些陋习,很多东西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其中就有守孝,当官的守孝从三年变成了三个月。本来在职位上做得好好的,突然丢下回家三年,朝廷不得不重新选择一个合适得人代替,朝廷的损失太大了,因此天齐开国皇帝才会加以改革。

实际上当初的论争很激烈,很多人都不赞同这种做法,认为这是对祖宗的不敬,会被神灵惩罚。守孝要忌荤腥、女色、奢侈等等,还得搭个棚子到墓地去守墓几岁。很多人其实都坚持不下来,能坚持下来得,忍耐力都不似一般人,且身体也败坏了。因此经过几十年的潜移默化,天齐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这样的变革,现在只有少数人还在坚持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