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举不妥当。账册可以作假,而且评判拖到赈灾结束,很容易让商户在赈灾过程中失去了动力。娇兰,以为陛下可以让人印发领取救济粮食和衣物的票证给灾民,灾民通过票证换取东西。商户将票证和账册交给户部,户部再进行核查。每一个月核查一次,陛下也可以借此机会表彰商户。等到赈灾彻底结束,陛下再赏赐商户,陛下觉得娇兰的主意是否可行。”
为了得到灾民手里的票证,进而得到皇帝的奖赏,商户们也就会将东西的质量提高很多,已得到灾民的青睐,这样一来以次充好的现象会大大减少。
“徐姑娘,你说的很好,若是你的法子奏效,朕一定会重重的赏你。”
皇帝得了徐娇兰出的主意,心情也就好了起来,刚刚钦天监可是说了太子不废灾荒不止,他就不信这个邪了。
“陛下,娇兰想的不周到,有疏漏的地方。等娇兰回府写一份文书交给陛下,陛下再下旨可好?”
刚刚徐娇兰只是说了自己的大致想法,很多细节的东西并没有说清楚,若是皇帝就这样下旨了,难免会出纰漏。她可不想像灵儿姐姐一样好心办了坏事,她要是想要做好事,这事就必须是完完全全的好事。
“徐姑娘果然是与众不同,朕今日算是见识了。”
见识到徐娇兰如此聪颖,皇帝忽然生出了让太子娶她的念头,觉得自己给太子选的侧妃方似锦有些差劲。
就在皇帝懊悔的时候,小太近掀开帘子进来了,“陛下,朝阳长公主来了。”
“她怎么又从永乐宫里出来了。”
皇帝有些恼火,觉得朝阳长公主最近有些不太安分。让他最觉得厌烦的就是朝阳长公主宫里竟然住着他的一个儿子,他都不记得他有这样的一个儿子了。
“陛下,长公主殿下想要问问徐姑娘怎么还没有回去,到了午膳的时候了。”
“朕忘了徐姑娘是来看朝阳的,真是糊涂了,徐姑娘回去吧。”
皇帝虽然面上爽朗的一下,但心里却开始想着要查一查朝阳长公主在朝廷里的人手了,他的朝廷里什么人都有,太乱了。
“娇兰告退。”
对着皇帝行了礼,徐娇兰就退了出去。
朝阳长公主等在御书房门口,身边还站着皇后娘娘,丹心郡主也跟在皇后娘娘身边。
“娇兰,你可算是出来了。”
朝阳长公主看到徐娇兰出来后,马上就抓住徐娇兰的手。
原本徐娇兰还想着给皇后娘娘行礼的,可手被朝阳长公主抓着她也没有办法动。
“殿下,陛下只是问了我一下简单的事情。”
徐娇兰试着把手从朝阳长公主手里抽出来,她已经感受到了丹心郡主不善的眼神了。
“徐姑娘聪颖,陛下被灾民的事情困扰很久了,本宫可是盼着徐姑娘能为陛下解忧愁。”
皇后脸上带着笑,眼角弯着,慈眉善目显得宽厚极了。
“娘娘谬赞了,娇兰只是有些小聪明,怎么能为陛下排忧解难。娘娘您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能帮助陛下治理好大宣朝。”
不能行礼,徐娇兰就只好说些好话,省的皇后娘娘以为她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娇兰,随本宫回去吧,皇后娘娘还要见陛下,没功夫陪我们闲聊的。”
朝阳长公主介意皇后向陛下提议让上官瑾去徐州的事情,自然是不会给皇后好脸色看的。
“娘娘,娇兰就先陪殿下回去了。”
徐娇兰看的出来长公主不喜欢皇后,也就顺着长公主殿下的意思要离开。
“若是再进宫,娇兰可是要看看本宫的,本宫可是很喜欢娇兰的,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单独同娇兰说些话。”
皇后娘娘笑盈盈的,丝毫没有生朝阳长公主的气。
“能得到娘娘青睐是娇兰前世修来的福气,娇兰日后定会去景仁宫拜见娘娘的。”
说完了这句奉承的话,徐娇兰就跟着朝阳长公主走了。
等人走了,丹心郡主就把脸彻底拉了下来。
“娘娘,那个徐娇兰见了您都没有行礼,也太无礼了。”
丹心郡主来锦都这么久,一直都是被人哄着的,直到在上元节灯会上遇到了徐娇兰,她可是恨死徐娇兰了。
“丹心,徐娇兰是个知进退,若不是因为朝阳长公主她定会行礼的。”
皇后娘娘见过很多人,自然是知道徐娇兰不是那种有点本事就尾巴翘上天的人。
“娘娘,您真的很喜欢徐娇兰。”
丹心郡主想到刚刚皇后同徐娇兰那说的话,心里开始不痛快起来。
“丹心你还不清楚本宫吗?本宫就算是再喜欢哪个姑娘,能强过你去啊。只是丹心,你这性子要收敛一些,像徐娇兰学着一点。”
经过之前几件事,皇后娘娘是很喜欢徐娇兰的性子,只是可惜了她是将军府的人。
第一百九十一章 沈大人消失了
陪着朝阳长公主回宫用了午膳,徐娇兰就出了宫,她可是要回去冥思苦想的把法子写好了给皇帝献上去。
为了做出来自己写的很辛苦的样子,徐娇兰拖了两天才把自己写好的东西献上去。
皇帝得了徐娇兰献的法子,第二天就下了旨,让沈墨去和户部一同做好灾民登记。
有沈墨在,户部不敢拖拉,办事速度可是比往常快了很多,只用了五日就把灾民全部登记在册。因为登记灾民的事情办得很顺利,沈墨就闲的没事的把之前造假的商户一起查了。沈墨这一查可就是查出来了事情,查出来锦都不少大臣手里的铺子,其中苏丞相手里的铺子占了一半。最后,沈墨一点情面都没有讲的把铺子的名单呈给了皇帝。
前面,因为苏灵儿出的主意,皇帝就恼得不行,现在又有了苏丞相借着灾荒敛财的事情,皇帝就在早朝当着所有大臣的面把苏丞相训了一顿,让苏府所有人好好的在府里闭门思过。朝廷里的大臣也都是人精,自然知道皇帝是恼了苏家,苏丞相被关了禁闭,以后苏府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因为有了苏灵儿的前车之鉴,皇帝也就一直没有给徐娇兰奖励,怕自己话说太早了。等差不多过了一个月,上官瑾和郑烨一同从徐州回来的时候,锦都的灾民也都差不多安置好了。
解决了这件事,皇帝就光明正大的处置了钦天监。
“钦天监妖言惑众,妄图想要动摇国之根本,实属大罪,朕今日撤去钦天监的官职,将他收押入狱,抄没家产,亲眷流放,沈墨这件事你去办。”
“微臣接旨。”
沈墨跪下领了旨后,就站回了原来的位置。
今日的早朝比往日还要压抑,皇帝已经下了好几道圣旨处置之前参太子的官员。
“朕赏罚分明,有罚,就有赏。此次灾荒,六皇子上官瑾任钦差大臣去往徐州各地,赈灾有方,朕今日就将大宣的幽州作为封地赐给六皇子,封六皇子为安王。”
皇帝表面上说着是给六皇子的赏赐,但此举实际上在暗示朝臣六皇子要离开锦都了,皇位同六皇子是没有关系的。
“儿臣谢父皇赏赐。”
上官瑾心里也清楚皇帝是什么意思,但他没有反抗的余地,只能任凭皇帝摆布。他已经十六了,如果不出意外,他今年就会离开锦都前往封地。
“将军府的徐姑娘为救济灾民出了良策,朕特封徐娇兰为慧欣县主,以彰其蕙质兰心。”
娇兰竟然为就济灾民出了法子,上官瑾心中一惊,他知道徐娇兰聪明,可是没有想到她竟然通晓如此之多的事情。
该罚的人罚了,该赏的人赏了,皇帝也就散朝了。
散朝的时候,上官瑾虽是受了赏赐,但也没有朝臣来恭贺他,他一个人走在路上显得十分形单影只。
偶尔有从他身边经过的官员还会同情的看他一眼,然后就匆匆离开。
习惯了被人忽视的上官瑾这一次心里不知为何有些不舒服,他明明为父皇做了件大事,可得到的赏赐倒像是惩罚。
“六弟,你慢些走。”
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上官瑾停下了脚下的步子,回头看到了正坐着轮椅的上官衍。
“五哥。”
“这次赈灾的事情难为你了,若是我的腿不是废的,此事就不会落在你身上。”
上官衍说完话,有用袖子掩着嘴咳嗽了几声,很虚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