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档案(235)

宋文随口一问:“女孩失踪?这是真的还是传言啊?”

这些海岛,景点,古迹之类,经常有一些传闻,被人传着传着,也就变得真假难分,而且往往越是闹鬼,越是蹊跷的地方,旅游越火。

江姜道:“是真的,我可不是在编故事,而且不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就是最近两个月以前。之前我听我妈说了以后,还专门搜了新闻来看呢。你们都不知道吗?”

其他的几个人都摇了摇头,显然对此都不清楚。

邱蓝问:“你给我们讲讲嘛,回头也能够小心一些。”

江姜犹豫了一下道:“好吧,我也是看新闻上说的,应该八月底,就是今年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个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女学生来这个岛上游玩,那时候还是旅游的旺季,岛上游人比较多。对了,你们知道吧,岛上只有一家稍微大些的民宿旅馆,叫做幸福旅馆,上岛游客都住在那边。”

邱蓝道:“我知道,我们这次定的也是那里,只有那家可以通过网络预定,大概一共有二十个左右的房间。这座旅馆还有个故事,是十几年前,一位富商看上了这座小岛,觉得是处世外桃源,他就给自己盖了一座度假用的别墅,当时的很多材料,工匠,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拉过去的,后来呢,这位富商家道中落,他的后人中的一脉想起了这座小岛,就移居了过来,还把别墅改成了旅馆,以此谋生。”

江姜点头:“是的,旅游旺季的时候,这家旅店会爆满。那位女生就是在夏天入住了幸福旅馆,几天以后,旅店老板报警说,女孩失踪了。后来,在旅店里,警方发现了女孩的证件和全部的行李。他们在海边,捡到了女孩的手机,手机上的最后一条信息,是女孩群发的短信,当然,警方没有公开过短信的全部内容,只知道最后一句是:‘对不起,我想告别这个世界。’”

邱蓝眨眨眼睛问:“那女孩是自杀吗?”听起来这句话是标准的自杀台词。

“我也不太清楚,总之在那之后,这个女孩就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警方搜查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她。”

江姜继续道,“我看网上有人在八卦这件事,而且好像是女孩的父母曝光了有些细节给那些营销号和媒体,希望人们帮忙查找女孩的失踪真相。”

邱蓝道:“难道里面有什么隐情?又或者说女孩的失踪有什么蹊跷?”

江姜抿了一下嘴唇才继续往下说:“就是……按理说,发信息应该是发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但是后来据女孩的父母说法,她发的信息,没有通知自己的父亲。”

邱蓝皱眉,完全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江姜的一双眼睛跟着幽深起来:“网络上有一种网友的分析,说可能是因为以前有人复制过她的通讯录,然后诈骗过她的父母吧,女孩爸爸的名字,就没有记在通讯录里。过去她每次打电话给家人,都会默下来号码。而这则简短的遗书短信,连她手机里外卖啊,快递啊之类的人都发了,就恰好没有发给她的父亲。而女孩失踪前两天,她还分别给她的父母拨打电话,分享自己的行程,当时,还非常开心地说,岛上很好玩,这样的人,怎么会自杀呢?”

把手机通讯录中最为亲近的人的名字抹去,是一种预防诈骗的方法,很多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显然,发这条短信的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况。

听到了这里,宋文全神贯注,就连一旁的陆司语都睁开了双眼。他们敏锐地感觉到,这个失踪的故事好像并不简单。那对情侣也听得入神,苏老师也扶了眼镜,听着自己的学生说下去。

陆司语曾经跟着吴青做过一个课题,就是分析各种自杀以及伪装自杀的案例,总结其中的规律特点。

所谓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危险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地球上每几十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而亡。

在普通的人看来,自杀就是自杀,无非是方法不同。而在他们这些“专业人士”看来,自杀有很多的门道。

一个人,究竟是不是自杀?自杀的动机是什么?自杀的方式又是什么?

作为警方,该要怎么进行自杀预防,针对各种进行中的自杀要如何抢救,如何防范传染性、模仿性自杀,这是一门复杂的课题。

自杀相关的案件之中,往往蕴藏着诸多的线索,那是自杀者特有的死亡密码。

国内学者一般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种。

情绪性自杀多为跳楼,跳桥,交通事故等,多在自杀前曾经遭遇过一些激烈的冲突或者是重大的挫折,在暴躁,羞愧,悔恨或者是赌气等情况下进行。

这种自杀方式进程迅速,发展期短暂,难以防范。

情绪性自杀大部分会有明显矛盾冲突的阶段,会释放出自杀企图的信号,比较容易确认。

理智性自杀是逐渐萌发的杀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杀的进程很慢,发展周期较长。

对于理智性自杀的人来说,自杀是一个郑重的决定,自杀的想法在头脑之中酝酿已久,早有征兆。

一般理智性自杀的人会穿上自己喜欢的衣物,吃饱饭,用柔软的布条,或者较为适合的方式。他们会进行尝试,反复模拟,反复地思考过程,会用惯用的方法。

无论是哪种的自杀方式,大部分非精神疾病的自杀者希望自己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

在类似的案件中,自杀的遗言并不是自杀的判定标准,遗言容易伪造,重要的是要探究死者的心理,还原自杀的过程。

很多时候,由于死者不能说话,一些他杀死亡,容易被伪装为自杀案件,这时候就需要警方能够明察秋毫。

比如说,左撇子很少会用右手自杀,上吊自杀的人一般不会用极细的铁丝或者是丝线,有血迹的话,血迹一般是自然垂落成线,很少是随处喷溅……

那些不符合自杀规律的自杀,在有经验的警方的眼中看起来,到处都是漏洞和疑点。

当年陆司语还是实习生的时候,就碰到过一个案子,一位丈夫醉酒之后烧炭自杀在了自己家中,桌子上留了一份遗书。那时候他到了现场,迅速就发现其实是他杀。原因很简单,那个炭盆上被擦得干干净净的,没有一枚指纹。

丈夫都已经醉酒了,在这种情况下决定自杀,怎么可能还会擦拭去自己指纹?

后来经过了调查和问询,果然是死者的妻子所为,遗书也是伪造。

就像现在江姜讲述的故事,女孩没有任何的自杀动机,之前也没有反常行为的话,很可能遗言并不是本人所留,女孩恐怕也因为别的原因早就已经遭遇不测。

船舱外,台风已起,能够听到呜呜的风声,天空半明着,中厅里只有江姜的声音,讲述的又是女孩失踪的故事,一时让人觉得有些发冷。陆司语紧了紧外套,继续听江姜说下去。

邱蓝皱眉道:“那么说……这条遗言短信很可能不是女生自己发的了?而且发出这条短信的人,并不知道她的手机通讯录里没有留存她爸爸的电话。”

江姜点头,她之前看的网上的分析也是这样。

宋文忍不住探身问:“那后来警方的调查结果如何了?”

江姜道:“警方查问了当时岛上的游客,旅店的老板,其他相关的人,都对女孩的去向一无所知,据多人反应,女孩头一天还在旅馆里,一切如常。”

“店主说早上一开店门就看到她离开了旅馆,往海边去了。网上有人怀疑女孩是陷入了传销,也有人怀疑女孩遇到了坏人。还有人怀疑,旅馆里面的人还有老板在集体说谎。我所看的新闻只说警方确认了此事和传销无关,正在全力搜索失踪女孩。”

邱蓝叹气:“但是女孩的家属无法接受这种结果吧?”

江姜点头:“是啊,家属发在网上说有几个疑点,第一个疑点,就是那封短信遗书。第二个疑点,是女孩到岛上以后,本来原定两天就返回,后来在这里改过两次的出发时间,一直在岛上住过了五天,住在这边的时候,家人多次催她回去,她都搪塞马上,迟迟没有动身。疑点之三,女孩上岛之前,曾经兑换了大量的现金,可是最后收拾的遗物之中,她的行李中却只有少量的现金了。在这个封闭的小岛上,那些钱,究竟是她随身带着,还是花到哪里去了?或者是被人抢去了?”

清韵小尸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