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爷发现女扮男装后+番外(11)

作者:明墨央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高长恭顿住了。

他何尝不知道高湛话中的意思?高湛这是故意在向应珺宣扬自己和他的关系,把本来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的普通叔侄关系说的那般暧昧,话语中还隐藏着什么别的意思。

原来高湛的某些想法竟一直存在。

可是高湛为什么要为了他向应珺发难?

是高湛看上了应珺吗?还是高湛想通过应珺来对付他,想让他高长恭向他低头?

可是应珺不过是自己从战场上捡来的孤儿,又怎么会突然入了高湛的眼?总不会是因为那日的宫宴。

看来,自己的身边依然有着高湛的人。对方时刻监控着自己身边出现的人们,才会对他的动向知道的这般清楚,连一个他在战场上带回的孤儿都会关照得到。

然而那人的身份,高长恭却无从得知。

站在他的身后,应珺看不到他的表情,但她却能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动作。

这位一向对应珺还算和善的年轻王爷,跪倒在地,用着自己最平板的声音说道:“皇上息怒。”

应珺顾不上压抑自己心中的惊骇,也“扑通”一声跪倒下来。

这皇上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从刚刚兰陵王回了话说自己出身乡野云云之后,应珺就感受到了一股毒蛇一般的视线缠上了她的四肢百骸。她无法辨别那眼神到底是什么意思,但绝对是不怀好意的。

大殿上的气氛一时间降到了冰点。

这个时候,和士开却突然发出了一声轻笑。

“陛下,您吓到应小郎君了,”那坐在帝王身侧的男子微微一笑,瞬间打破了满室的冰霜,“陛下这般宛如天帝降世的风姿,旁人不敢偷觑天颜倒也正常。您就莫为难这应小郎君了,免得兰陵王殿下心疼。”

最后这话似乎有什么不对,但应珺一时半会儿好像也听不太出来。

“士开说得对,倒是朕唐突了,”高湛开口,似乎还故意放柔了语气,“应小郎君勿怪。”

堂堂一国之君,话说到了份上,应珺再不开口就显得有些太过失礼了。

她只好低低地开口说了一句:“皇上言重了。”

大抵是太久没有说话,她这么压低嗓音的一句话,倒是并没有让高湛与和士开怀疑什么。

“无碍无碍,”高湛说,“既如此,长恭连日征战辛苦,还是早些回府休息去罢——”

“赏赐就拜托应小郎君带回,如何?”中间短暂地停留了一瞬之后,高湛说道。

应珺僵住了。

不知道是小民心理作祟,还是因为当今的风评委实不好,她对这位在金殿上坐着的帝王,委实是一点都不想有再多的接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皇上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找她麻烦——

“多谢陛下关心,”还没等应珺想出对策,前方依旧跪着的高长恭就先开了口,“但应珺近日随着臣奔波多地,劳累不堪,前几日还受了风寒,未免过了病气与陛下,还望陛下稍是体谅,准他同臣一道先行告退。”

高湛微微眯眼,看向了他身后的应珺。

良久。

“罢了,朕也不是什么苛待子侄的人,”他说,“既然担心你的小郎君被朕欺负了去,那长恭便先带他回去罢。不过下次若是九叔邀约,长恭可一定要赏脸才是。”

“陛下邀约,莫敢不从——臣告退。”

看到高长恭起身,应珺才急忙爬起,俯身行礼之后才匆忙跟上了他的脚步,离开了大殿。

“陛下——”

高湛抬了抬手,打断了和士开接下来要说的话。

他关注应珺,自然不是毫无原因的。

高长恭对他的态度,让他觉得有趣极了。

他已经杀了文宣之子废帝高殷和高绍德,又已经设好了陷阱准备害死孝昭之子高百年——虽然高百年年幼愚钝,不足为惧,但他却依然是六哥高演的正统继承人。但只有大哥高澄的这六个儿子,一直在他的心头,如同一块无法击碎的顽石,又如同压在城上的黑云,令他难以忍受。

而这个应珺,便是最好的入手点之一。

高孝瑜身边已经有了卢氏,高孝琬身边他也早就安排好了钉子,高孝珩资质平平沉迷书画、高延宗性格粗莽不堪大用,高绍信过于年幼,此三人皆不足为虑。

只这个高长恭……

也不知道这高长恭到底是怎么长的,他的性子竟与他另外几个兄弟截然不同。不似高孝瑜对他的毫无戒心,也不似高孝珩那般淡泊世事,更不似高孝琬虽然谨慎但依旧因为过于自傲而忽视了王府的防御,他身边的人竟然被他自己都牢牢握在手中,高湛无论如何也安插不进一个人手,只能远远派人监视着。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出身平民的小人物,当然就是他最好的选择了。

小人物嘛,一般都是贪婪的。只需要给予一点点在他们这些皇亲贵族眼里算不得什么的好处,便可以轻而易举地为己所用。

若是有了这个应小郎君的帮助,那么这顽石和黑云,便可被轻而易举地击碎。

他们六兄弟,他定然不会轻易放过。

作者有话要说:

久等了w

第11章

因着元日刚过,马上又要到了元夕,除了高长恭自己之外,兄长河南王高孝瑜、广宁王高孝珩、河间王高孝琬与五弟安德王高延宗、六弟渔阳王高绍信和乐安公主高元璟、昌邑公主高仲瑛、义宁公主高季玥此时此刻也都在邺城。

本来高长恭计划元月初十启程回封地兰陵,但应珺却突然染了风寒,行程便不得已推后了几天。又因为乐安公主高元璟在元夕那日请了众兄弟姐妹同去玩乐,启程回封地兰陵的行程便推到了正月十六。

时间倒回到正月十二。

因为休息了几天,虽然应珺的病还没好全,但精神头已经回来了。听闻可以去看灯,见识一下邺城的元夕灯会,应珺早早便带着芙蕖罗衣开始动手做灯,很快便做得像模像样了。

灯应该是纸糊的,然而现在看起来还只是个光秃秃的纸架子。

原因无他。

因为应珺想让高长恭为她题些字画上去。

可是她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对方。

虽然高长恭跟芙蕖罗衣说了若是有事尽管派人去找何管事,但是这几天过去了,高长恭却一点空闲都没有。

应珺心里有点难受,却也莫名地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她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她都一直记得。

在宫宴时遇到的河南王高孝瑜、河间王高孝琬和乐安公主高元璟,以及后来来王府拜访的广宁王高孝珩,包括王府的众人,似乎都不约而同地误会了她与兰陵王的关系。

她一开始还有些迟钝,并没有完全理解他们的意思,但是最近听得多了,与芙蕖罗衣也聊了一些,她也终于明白了他们眼中的异样。

无论位于兰陵的王府有没有别的什么女人,但目前在兰陵王的这些哥哥姐姐们眼里,她就是出现在他身边的唯一一个女人,若是被误会了,似乎也合乎情理。

一想到这个,应珺就觉得很是丧气。

呆在这样一个男人身边,说她一点都不动心,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她生在乡下,出身贫寒,孩子们也都早熟,而村里的长辈们谈论一些东西,也鲜少会避开他们这种十几岁的孩子,因而应珺也听到过不少这些事情,甚至早就在那次兰陵王为她系上大氅的衣带时就知道了自己的心意。

但是她自己却也很有自知之明,无论自己有些什么想法,那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她自己也从来都没有往心里去就是了。

然而在被一次又一次地误会了之后,她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但她却已经不记得那些嫂子大婶们说过的话了。

毕竟,当初应珺可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会来到大齐的国都,邺城。

更没有想到自己会住在其中一座皇室宗亲的王府之中,被人当成是被王府主人“金屋藏娇”的“红颜知己”。

然而当广宁王拜访结束之后,高长恭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应珺的心也沉了下去。

她告诉自己,心思还是收一收得好。她无论动些什么心思,都是不会有结果的。

虽然很有些难受,但是这本来就是她该有的命运,与其说是失落,倒真不如说是松了口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