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王戎和嵇侍中都没有消息,清河心中稍安,嵇侍中对父皇如父如师、如臣也如友,无论父皇遭遇何种境地,嵇侍中始终不离不弃,他们一起消失,或许并不是坏事。
清河道:“如果你找到父皇他们,记住三点,不要回来,不要回来,不要回来,带着父皇逃到江南去,隐姓埋名。我父皇一旦回到洛阳,藩王们肯定会争相攻打洛阳,到时候洛阳城又要遭受战乱浩劫,最后无论谁胜出,都会控制父皇,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请你一定要带着父皇离开,不要回来。”
清河何尝不想一家团聚呢?只是现实残酷,她的父皇是人人都想要的香饽饽,如果王悦把父皇带回洛阳,短暂相聚之后,又要迎来永无休止的战乱。
无论怎么打,皇室有家四口都会活着,藩王不会杀清河一家人,顶多废了羊献容,但遭殃的是无辜百姓——就连荀灌的祖母这种名门贵妇都会遭遇劫难,何况是那些没有钱请保镖的平民百姓?
王悦理解清河悲天悯人的想法,这个皇室小公主喜欢市井的喧嚣,从不把别人视为蝼蚁,说道:“等我安顿好了皇上他们,就回洛阳接你们。”
从全家一起跑路到分头逃离,都是无奈之举,乱世风云变幻,谁都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但王悦总是会给清河承诺,他想让她尽量安心一些,觉得未来可期。
日子再难熬,总归还有希望。
现实残酷,却总有几个人不离不弃,带来温暖,王悦、灌娘、潘美人、曹淑、嵇侍中、郗鉴,甚至抠门戎,都让她觉得这乱世也都不是冰冷无情的,就像黑夜里的星星,越是黑的深沉,星星就显得越闪耀。
王悦给予承诺,清河明知前路坎坷,也努力笑的自然些,“好,我在洛阳等你。”
王悦拍马而去,清河站在洛水边,朝阳将她的影子投在水面上,到了腊月,她就十四岁了,如果那时候仍然还是傀儡一个,那么,她及笄之后,她的婚姻也会成为掌权人手中的棋子,会被当做福利分给权臣之子。
当年姐姐河东公主就是被伪帝司马伦强行赐婚,下嫁寒门孙会。
清河害怕走姐姐的老路,她心中的檀郎是王悦,她幻想中的丈夫也是王悦,少女怀春,她甚至会幻想将来她和王悦会生一双儿女,都长的和王悦相似的容貌,儿女淘气,看着他们稚气精致的小脸,她舍不得责备他们……
她还没有嫁给他,在她的脑子里,却早就和他走过了一生。
王悦,你一定要平安归来啊。
王悦找到第五座秘密粮仓时,终于找对了地方!
王戎看到王悦前来,并不意外,“我算是服了你这个臭小子,有这种执着,当宰相未来可期啊。”
王悦装作听不懂抠门戎反讽的样子,“我来带皇帝去江南,远离中原这个是非之地。”
王戎把王悦带到坞堡中,一个大夫正在给平民打扮的皇帝把脉,待开了方子,手下送走大夫,嵇侍中才从隔间出来,拿着冷帕子给发烧昏迷的皇帝降温。
王悦很是感叹,问道:“你们是如何逃过追兵,双双找到皇上的?”
老仙鹤嵇侍中: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和皇帝本无缘见面,全靠我的颜值逃过一劫。没办法,我长的太帅了。
老狐狸王戎:我和他们都无缘,全靠我花钱啊!一袋袋的狂撒金叶子逃生。
嵇侍中说道:“去江南是明智之举,不过皇上病情十分凶险,中了三箭,需要治疗,等皇上退烧再走。”
于是王悦留下来和老仙鹤,老狐狸他们一起照顾皇帝。
且说邺城皇太弟这边,麻烦重重,皇帝没找到,藩王们争相加入寻找皇帝的队伍,各自为阵,另一边,兵败逃走的东海王司马越跑到了自己的藩地,并且联合了几个他的亲兄弟,招兵买马,似乎有卷土重来的架势。
四面楚歌,皇太弟司马颖真是愁死了,催促心腹卢志加派人手,赶紧把皇帝找到。
刚刚获封冠军将军的匈奴首领刘渊乘机向皇太弟进言:“如今邺城人心浮动,外面藩王各有异心,我为皇太弟忧心啊,我想回到匈奴,召集匈奴五部的勇士们参战,为皇太弟解围。”
皇太弟一听,刘渊是雪中送炭,当然答应了,要刘渊赶紧去征兵。
刘渊说道:“名不正,则言不顺,魏武帝曹操将匈奴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我虽实际上拥有五部,却并没有大单于的名分,无法服众啊。”
曹操是一代枭雄,盖世雄主,他对匈奴一直有防范之心,将匈奴分为五部,故意激发矛盾,分而制之,用匈奴来制约匈奴,以此来保证中原帝国对西北的控制。
刘渊乘着大晋内乱,统一了匈奴,但是还没得到中原皇帝的承认,这次刘渊乘人之危,从皇太弟这里许下搬救兵的诺言,想得到正式册封。
皇帝失踪了,那么皇太弟就是唯一的的正统。
皇太弟急病乱投医,不过,他还能保持理智,没有封刘渊为大单于,而是封了北部单于,参丞相军事,要刘渊去匈奴征兵救驾。
刘渊也是厉害,他偷偷把北字上面贴了一个“大”字,成了匈奴大单于,以此来确定他一统匈奴五部的地位。
当然,这都是后话,且说刘渊拿着皇太弟的册封诏书回去,义子刘曜主动请缨留在邺城为人质,以安皇太弟的心。
此时刘渊已经计划改“北”为“大”,他不想帮皇太弟,只想借着大单于的封号巩固地位,招兵买马,把鲜卑等族都收揽在旗下。
如今天下大乱,除了司马家的男人,稍微有些实力的人都想当皇帝,成为天下霸主,匈奴五部英勇善战,刘渊有起兵逐鹿中原之心,匈奴不可能永远对中原皇帝称臣。
如果把刘曜留在邺城,的确能稳住皇太弟,但是,一旦他登上大单于的事情/事发,传到邺城,皇太弟恼羞成怒,势必会砍死刘曜。
不过,刘渊有六个亲生儿子,刘曜只是他的养子,他的一把刀而已。
舍弃一把刀,对刘渊而言并不是什么艰难的决定。
一旦我成为匈奴大单于,振臂一呼,天下勇士皆归在我的营帐,会有无数个刘曜这样善战的人。
于是,刘渊同意了义子刘曜的请求,要刘曜留在邺城“辅佐”皇太弟。
刘曜在邺城和皇太弟的心腹卢志交好,抱紧卢志大腿,要求跟着卢志去找失踪的皇帝,好立功请赏。
卢志被刘曜的马屁拍得飘飘然,同意了。
这一天,传来一条消息:皇帝藏身在一个乡村坞堡中。
卢志为了找皇帝,宣赏十万钱,一个大夫过来告密,说他前些天被请到一个坞堡里给人看病,病人和画像里的人有七分相似。
最近不少人为了赏钱过来告密,但每一次都是高兴而去,失望而归,都不是皇帝。
卢志把画像怼到了大夫面门,“你看清楚,确定是他?”
大夫:“就是他!我是大夫,绝对不会看错骨相,那人发了三天高烧,比画像中要瘦一些,左脸也有摔伤和几道血疤,但我确定就是他。”
卢志又问,“除了相貌,还有没有其他的身体特征,他……是不是有些痴傻?”
大夫摇头,“他发烧昏迷,我不知道他是否痴傻,但是……”
大夫努力回忆着坞堡见闻,“我给病人把脉的时候,发现他的左手的食指僵硬,无法自由动作,应该是以前断裂过,受过伤。”
卢志顿时狂喜,应该就是白痴皇帝了!
两年前伪帝司马伦废帝,该封白痴皇帝为太上皇时,他指使手下抢夺国玺,皇帝紧紧抓住国玺不放,手下强行掰断了皇帝食指,才把国玺抢到手。
皇帝的食指断裂,虽然后来经过大夫接骨疗伤,但从此不能弯曲和伸直。
此事只有皇室的人才知道,一个街头大夫肯定不会说的如此精准。
卢志立刻点兵出发,前往乡下坞堡。刘曜连忙跟上。
卢志一万精锐对付区区一个乡下坞堡简直易如反掌。
卢志有皇太弟密令,毒杀皇帝,为了方便下毒,遮掩弑君的丑事,他必须除掉皇帝身边的所有亲信,所以,他下令,“除了皇帝,所有人杀无赦!”
第70章 战坞堡
坞堡,起源于汉朝王莽篡位时混乱期间,中原百姓为了自保,纷纷自发建立了堪比军营堡垒似的建筑,四周铸有高墙,四角有用于瞭望的高塔,墙上有射箭的口子,就像一个乌龟壳似的,起着防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