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47)

作者: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吴岱一边走,一边说道:“唐延的尸体是在他房中发现的。当时已天亮了,他却还未出门,和他同住一个院子的人,便去叫他。喊了半晌没人应,怕出事,就强行打开了门,这才发觉唐延倒在地上,已经没了气息。”

君瑶思索着,与明长昱对视一眼。

明长昱蹙眉:“这么说,唐延的尸体,是被锁在房内的?”

吴岱愁容满面,苦涩地说:“是啊,既是门窗紧闭,且完好无损,歹人又是如何入门,如何在杀害他之后逃离呢呢?下官实在不解。”

说话间,已到达停尸房外。

正值暖春,天气渐暖,正午时着春衫偶尔也会觉得炎热。唐延的尸体在此停放四天了,停尸房虽然阴凉,却不能更好地防止尸体腐烂,所以房门一推开,一股恶臭便扑面而来。

君瑶早有准备,屏住呼吸,否则定会作呕。

吴岱一时没忍住,干呕一声,连忙挥手让人备好浸过黄莲水的面巾,先递给明长昱,再自己戴好。

君瑶虽然只是一个小厮,可也是堂堂侯爷的小厮,也有面巾。她蒙好面,堵住口鼻,与明长昱一同入房。

第41章 谜团不断

为防止恶臭袭人,刑部小吏先将门关上。

吴岱暗中打量着明长昱,心道这侯爷怕是养尊处优,来查案也做做样子罢了。

君瑶准备好了,率先推门进去。

明长昱虽未作迟疑,却也戴好了面巾,正欲入门,吴岱却说道:“侯爷不妨在外等候,停尸房污秽,阴气又重,这样腌臜之地,若冒犯了侯爷,下官……”

他欲言又止。

君瑶脚步微微一顿,陡然蹙眉。吴侍郎是什么意思?都将人带到门口了,临头了却说不让人进了。明长昱出身侯府,靠的是战功,沙场上什么尸体恶臭没见过,怎么会在乎停尸房?

“无妨,”明长昱说着,便入了房。

吴岱有些意外,却也不敢再阻止,只好一同进门。

房门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将灭未灭,照得影影幢幢。唐延的尸身,便躺在一张木床上,床上铺着竹席,尸身盖着白布。

君瑶提着灯靠近,揭开白布,触目时有些惊讶。唐延的面目似乎受到重击,已经血肉模糊了,连皮带骨,被砸得坑洼不平,鼻梁扭曲凹陷,眼珠破裂爆出……简直面目全非!

君瑶将灯盏拿近些,那些泛白的皮肉更加清楚。

“仵作验过,唐延是被人砸死的。”吴岱适时哑声说道。

君瑶蹙眉,“致命伤在哪儿?”

吴岱虚虚指着尸体脑后,“在后脑,有个大坑。”他让两个人将尸体背面朝上。

君瑶果然发现脑后的血洞,骨头深深凹陷,发丝被血黏腻着,隐约可见黏稠的白色糊状,红白之间,隐约有些黑斑,君瑶用竹棍挑起,用纸包好,细细辨认,说道:“这是泥土,还带着青苔。”

她心念一动,又解开发丝,在期间慢慢摸索,找出几块细小的石砾,“有人用石块砸他,人骨坚硬,石头也被砸碎,石砾残留在了他发丝中。”

吴岱沉默一瞬,深深看了她一眼。

君瑶又检查了衣物,再无其他发现,这才与明长昱一同离开。

吴岱转身,吩咐人准备黄莲水来清洗,在此间,明长昱低声在君瑶耳畔说道:“很可疑,不是吗?”

君瑶点头。唐延的死,本身就令人起疑,何况吴岱描述的案情经过破绽百出。只是如今也不过管中窥豹,无法下定论。

几人用黄莲水净手之后,重回大厅。

还未入座,便见案几上摆上了茶点,茶香馥郁,点心精致。

明长昱端起茶盏,看向君瑶,君瑶立即为他斟茶。

“谁备的茶点?”吴岱进门,脸色微沉,冷声问道。

一旁的官员立即走出,却是对明长昱笑道:“侯爷,这茶点是下官准备的,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

这官员品级不高,看衣冠一时无法得知官职,他的话音未落,吴岱便厉声打断:“你一个小小的书令史,如何能这么快备好这些上好茶点?”

书令史脸色僵住,眼含不悦,却飞快隐约,只说道:“这是下官阿娘为下官准备,下官舍不得吃一直留着。总不能怠慢了侯爷。”

明长昱不过一笑,抿了抿茶水,便随手一放,“你倒是有心。”

听不出喜怒的话,让人难以捉摸,书令史只好赔笑,“侯爷喜欢就好。”

吴岱冷哼一声,似有些鄙夷,对明长昱的态度,也似淡了几分。他瞥一眼书令史,说道:“这里没你的事了,下去吧。”

书令史瞟了眼明长昱,行礼后急忙离开,转身时广袖拂出冷风,背影直挺挺的。

君瑶隐约猜出,为何这位吴侍郎不受人待见了。偏偏明长昱还火上浇油,泰然说道:“吴侍郎,这茶点不错,可要品尝?”

“侯爷,这茶乃是雨前龙井,点心是千层百合酥,都很名贵,非是有钱就能买的。”吴岱拱手,“下官消受不起。”

明长昱也不勉强,他并不喜龙井,抿了半口后,就不再品尝,反倒是问起了案子。

“这案子,是吴侍郎负责?”

吴岱说:“此案关乎大理寺,下官绵薄之力,如何承担?除下官外,还有大理寺正与周侍郎调查。”

若此案不牵涉大理寺,只怕大理寺的人,也不会这么快插手吧?

“只是,”吴岱话音一转,“死者唐延,乃是大理寺正的门生,理应避嫌才是。”

明长昱修长的手指轻轻一停,放下杯盏,说道:“此案关乎大理寺,本侯身兼大理寺卿,便不能坐视不管。大理寺正的确需要避嫌,可本侯不是回京了吗?”

吴岱愣了愣,虽心底怀疑明长昱断案之能,却也没宣之于口。

君瑶腹诽,这吴侍郎实在耿直,怀疑的神色就摆在脸上,让人想看不透也难。他没见过明长昱在查案时的模样,若是见过,必定对他深信不疑,否则皇上又如何会将大理寺交给他?

如今刑狱之事,刑部一家独大,明长昱入主大理寺,也许是权衡刑狱力量的时机。

“本侯入京晚了几天,需要多了解案情。”明长昱说道,“不知吴侍郎可将卷宗整理好了?”

吴岱欲言又止,一脸为难,但终究还是将卷宗交给了明长昱。

明长昱看完后,将卷宗归还,沉吟道:“唐延的小厮重九失踪了?”

“是,”吴岱也百思不得其解,“下官询问过了,唐延死亡当晚,有人曾见过重九与他一同回去,可不知为何,重九偏偏就消失了。下官斗胆猜测,重九的嫌疑很大,他或许在杀人之后,畏罪潜逃了。”

明长昱说道:“唐延死亡时间在午夜,重九杀人后,如何躲开宵禁潜逃?”

吴岱结舌,沉默不语。

从只言片语中,君瑶大致了解了案情经过。

唐延在死前,与好友聚会,酒后同小厮回府,午夜惨死于卧房之中。次日清晨,与他共事的大理寺正佐官李晋回来,见他房门紧闭,便上前叫人。许久之后也无人应门,就让人撞开了门。

这一撞进去,就发现唐延已气绝,尸体直挺挺地趴在桌案旁。而与唐延一同回来的小厮重九,却人间蒸发似的,不见了人影。

“蓉城郡守府的案子,可传入京中了?”明长昱问道。

吴岱疑惑,“下官知晓一二。即便唐府嫡女被害,唐郡守有辞官隐退之意,又与唐延之死何关呢?”

说到底,唐仕雍辞官离开,算是急流勇退。郡守府一案之后,唐仕雍被人弹劾成了筛子。何况蓉城郡守的位子,有不少党羽之人觊觎,若不在此时隐退,只怕会牵连更广。

可唐仕雍到底会留一手,希望有朝一日,留在京中的儿子能重振唐家。

谁成想,唐延在这个时候死了,而且死得很蹊跷。

君瑶第一时间想到了唐延私藏的拓本与那些同刑部来往的密信,不知此案,是否与此有关。这偌大又复杂的刑部,到底谁才是那个藏在唐延背后的人?

明长昱又问了些细节,便与君瑶一起离开。

京城入夜后,便是一派绮丽灯海,万家灯火点缀,犹如星驰摇曳,华锦星河。虽是快到宵禁,街面上依旧行人如织,人来人往。

明长昱与君瑶策马回府,夜色掩护下,在不少骑马的人中,虽气质出众,也不甚惹人注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