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42)

作者: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明长昱见她如此爽快,便说道:“这可是查案所需,你也不怕将来少了这份物证?”

君瑶也算识时务,笑道:“以侯爷之能,再寻到或造出一本一模一样的有何难?”

“倒也是,”明长昱笑了笑。

君瑶欣然抿唇,眉眼里终于浮出潋滟的笑意。

明长昱眸心微微一荡,将她的笑意尽收眼底。云开雾散,彩彻区明,她难得流露的笑意,若流光疏影里的瑰色。

君瑶快速翻阅了书册,珍重地收入袖中,书页翻动间,忽而见一封泛黄的书信从中掉落出来。她俯身将信捡起,信上无姓名,无日期,只有角落里一抹淡淡的火漆压痕。

“这信想来被盖了火漆,盖时用力了些,留了压痕。”明长昱也借此看清了信上的痕迹。

他执笔,将信上压痕的纹理大致绘了出来。

即便图纹清晰,字也认得,可君瑶并不清楚这图纹代表的含义。

“刑部?”明长昱冷笑,将纸收入箱中,一并放好。

君瑶愕然,也依稀想透其中关窍,压低声说道:“唐延与刑部有往来?”

大理寺与刑部,同属刑狱司法部门,即便有往来也不足为奇,可为何唐延要遮遮掩掩,一封书信也做得如此隐秘,既无人名,也无日期,还曾用火漆密封过……

明长昱毫不犹豫地将信拆开,忽而无声一哂。

君瑶急切凑上前查看,信中的内容,竟是与刑部商议如何搜取大理寺少卿君桓结党谋逆的罪证,其中不下数十条,条理分明,每一条都足以置君家满门抄斩。

罪证一:与逆党来往书信,罪证二:构陷朝廷忠良,祸乱朝纲,罪证三:收受贿赂,结党营私,罪证四:私藏前朝逆党信物……

只要有这封信,就能怀疑当年君家或有可能是被人设计陷害……可为何唐延还留这封信?

难道当年,出头揭发君家的人,只是被人利用的棋子,而真正的幕后人还藏于暗中?那这幕后之人是谁?难道出自刑部?

君瑶心跳如雷,默不作声地离明长昱远了一些,生怕他听出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怨怒。

明长昱将书阖上,把那封信也收好,说道:“当年的案子,的确是刑部主审的,难道……”他话语未尽。

君瑶沉默地低头,将书册慢慢收入袖囊中,一层一层严实地包裹好。

但她依旧没忍住,困惑地问:“为什么不是大理寺主审?”

“大理寺需避嫌,”明长昱说道,“而且,当年的大理寺也好,与如今的大理寺也好,都无法与刑部相抗衡。大理寺的官员深受排挤,多出身寒门,刑部官员则多出自世家门阀,实力有所悬殊。京中有三法司,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这三司虽各司其职,可职责大多交叠不明,所以大理寺能接的案子,刑部一样可以接。是以以当年大理寺的实力,不能与刑部相争。

这些年,由赵家把持刑部,手段强硬,重大刑案,根本落不到大理寺手上。奇案大理寺被逼无奈,也只能空坐其职,无可奈何。久而久之,众人只知刑部,不知大理寺,朝中官员,也与刑部盘根错节,而大理寺,俨然如一处冷衙门,无人问津。”

看来,这几年大理寺的人,当真是在夹缝中生存,极为艰难。

以明长昱侯门贵胄,世袭高权的身份,即便步入官场,靠世代功勋也可生存下去,为何他还要执掌大理寺?

作者有话要说:各位,晚安哈。

第37章 陌上君子

刑部经手全国刑狱,能经到刑部的案子,必然是大案要案,通常会牵连甚广。可大案重案,也不单单只是刑部说了算,还受到大理寺和都察院的牵制。

可如今,从明长昱口中得知,大理寺似乎多年不能牵制刑部。这其中原因,必然与朝中局势有关。

明长昱关好箱子,上了锁,放置妥当后,说道:“本朝开朝以来,朝中官员要职,多由世家贵族把持,而寒门子弟,想入得四品之上,根本无望。且不管科举还是举荐,对寒门子弟也颇为严格。寒门子弟入朝为官,通常被排挤边缘,想要生存很是艰辛。如今朝中各部,都由贵族世家执掌,唯有刑部,曾出了几位寒门官员。”

君瑶心头微微一蹙,说道:“阶层贵贱之分,只怕难以消除……”

“阶层贵贱,本就已根深蒂固,世人狭隘,要改变这种固有观念,自然很难。”明长昱眉眼轻垂,眼神深邃辽远,轻声道:“所以大理寺才长久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

君瑶抬眸,注视着他,“侯爷执掌大理寺,难道是想从大理寺开始,改变朝中的局势?”

她的眼眸似浸着水,明湛睿智,似乎还有几分仰慕与钦佩。

明长昱浓隽的眉微微一挑,不过淡淡一笑。

这一笑,似阳春白雪,似雪里红梅……君瑶内心一荡,连忙不动声色地移开眼。

朝中局势,似瀚海沉浮,岂能轻易撼改?君瑶私心里,此刻的确对明长昱充满敬意与钦佩。

只是,她比不上他胸怀的丘壑,此刻只想查明袖中的拓本,查明唐延背后的牵扯。若能获知线索,是否能早日让父母瞑目,早日与兄长团聚?

日头已高,江面的雾气散尽,画舫外的喧闹声清晰入耳。君瑶打算趁着最热闹的时候上岸打听卫姑姑的消息。

明长昱让人为她备了一套男装:“穿这套出去方便些。”

君瑶颔首:“谢谢侯爷。”昨夜驿站失火,楚家人都认为她葬身火海。她既暂时没有拆穿楚家的意图,就需掩饰自己的身份。蓉城之中有她熟悉的人,若认了出来,反而不好解释。何况,卫姑姑在离开之前,抓住她的手叮嘱她——蓉城再没有君瑶了。至少再见到卫姑姑之前,她需得暂时伪装。

明长昱看了看天色,说道:“早些回来,不要在外闲逛太久。”

君瑶点点头:“好。”

见她爽快地应下,明长昱才让人将画舫靠岸,放下跳板让她下了船。君瑶身量纤小,身着合身的男装,俨然如清俊活泼的少年,就算惹人注意,也不会被人怀疑。

明长昱放心地目送她上岸,直到她的身影消没与人群街角,才转身入正厅。

明昭正妥当地整理着放置于桌案上的书册,向明长昱行礼后,低声问道:“侯爷,为什么不将真相告诉君姑娘?”

明长昱微微睨着他:“什么真相?”

明昭欲言又止。

画舫已经离岸,四周空无一人,明昭才轻声道:“卫姑姑其实已经葬身火海,她甘愿为君姑娘而死。”

昨夜君瑶上了画舫之后,明长昱便让人查清了一切,那驿站柴房里,的确发现了尸体。他本想将真相告诉君瑶,可话到了嘴边,却不知为何换了说法。

须臾后,他才说:“她以后会知道真相的。”

以她的聪慧,以她的理智,如今相信他所言,只是因为还抱着微弱的期待,等时间足够,悲伤渐渐被抚平,她就会明白一切。

明昭古怪地看了明长昱一眼,又问:“那……楚玥的案子?”

明长昱面色一冷,眸心掠过隐怒,轻嘲道:“这案子不需要我插手,只需在恰当的时候让真相大白就好。”

君瑶如此不甘,一则不愿成为楚玥的替罪羊,二则定然也是不希望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她想办却一时难下决定去办的事,由他办好,岂不更简单?

君瑶离开画舫后,入了一家茶肆。这茶肆坐落在最热闹的街道边,往昔她与卫姑姑一起进城买东西时,多与卫姑姑分开采办,不管多晚,她们都会相约在这家茶肆等候。

茶肆依旧热闹,生意红火,君瑶还打听到了昨夜城外驿站失火之事。对于此事的说法,与明长昱大致相同,但市井流言到底难辨真假。她依旧无法推测卫姑姑是否出事,只能默默等待着。

这一等,便是两三个时辰,她终究没能等到卫姑姑。眼见天色将变,暖阳化作阴云,春雨欲来。君瑶的心也再一阵阵下沉。

她沉默地孤坐着,临窗看着往来的行人,见不远处的车马行集了十几名少女,个个年轻貌美。少女们乖巧安静地排队站着,任人在头上别好草标。君瑶瞧着其中几名少女的穿着与模样有几分眼熟,辨认清楚了,心头微微一惊。

郡守府的惨案,牵连的不仅仅有唐家人,还有唐家那些奴仆。唐茉一死,身为她贴身丫鬟的红叶,自然也没了依靠。若是唐家人将她逐出府,多半是叫给质人转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