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213)

作者: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谁知亲信还没带人回来,太后先带着人赶来了。她整理仪容,强压下心悸与惊惶,面色平静步履平稳地出去相迎。

迎出去,才知来得不仅仅是太后,还有明长霖、君瑶与永宁公主。

太后处事相当凝练,等柔太妃行了礼,才不急不缓地问:“人可是真死了?”

柔太妃僵硬地点头,“是。”

“尸首呢?”太后问。

柔太妃说:“在偏殿,还没让人动过。”

太后立即示意迎春前去查看,又问:“当时谁在?”

柔太妃早已问过去取礼物的侍女,便说:“只有翁主与刘姑娘身边的侍女。”

太后神色一凜,直直盯着她,缓缓道:“既是去取备好的礼物,为何会让她们三人单独在一处?”

柔太妃暗自心惊。送礼本就是她临时起意,带着人入宫之后,她便让三个侍女在偏殿里等着,自己则吩咐人去库中取些贵重的物件儿来。她是贵妃之尊,怎么会陪三个侍女,所以吩咐好后,就径自回寝殿休息了。谁知竟会闹出人命?

可若她早备好礼物,情况或许会不一样。只需让宫女把礼物当面送出去,再送走即可。

所以太后由此一问,应该是在怀疑她了。

她心中大骇,说:“她们只是三个侍女,我如何会时时看着?”

不过片刻,迎春就去看了尸体,回来后对太后说道:“太后,公主的侍女的确死了,尸体尚温。”

此时,御医与稳婆也到了殿外,柔太妃去吩咐了几句,才准太医和稳婆去看尸体。

君瑶始终注意着柔太妃的一言一行,除了发现她紧张之外,并未看出什么端倪。若那白清荷的死当真与柔太妃有关,为何她会选择在自己宫中动手?这并不符常理。但宫中的隐秘诡谲深邃,或许不能按常理推想。她沉吟着,起身行礼道:“太后,能否让我见见我的侍女?”

太后面色一沉,盯了她一眼,似犹豫一瞬,便点头许了。虽说死的是永宁公主的人,且牵连柔太妃,可她不想与侯府的人产生嫌隙,尤其不想当面拂了君瑶与明长霖的脸。

得到允许,君瑶与明长霖立即去见了红砚与明长霖的侍女阿影。出事后,柔太妃命人将两人关在杂物房中,可并未亏待。君瑶当然十分信任红砚,入房后将门阖上,问:“当时是何情况?”

红砚谨慎地说:“入了这宫殿之后,柔太妃让我与阿影以及公主的侍女去偏殿等候。候了小片刻,公主的侍女突然说身体不适要出门透气,便扶着墙出了门。我与阿影在殿中等了一会儿,突然听见殿外有人惊呼,出门查看才发现原来是公主的侍女死了。”

君瑶蹙眉,若有所思:“她死时是什么状况?”

红砚仔细地回忆着:“倒在殿外,离柱子较近。她上身倒在屋檐下,腿伸在石阶上,有点像是坐在石阶上才倒下的。”

“那时可有什么人?”君瑶问。

红砚摇头:“只有柔太妃的贴身宫女,以及我与阿影。那宫女发现人死后立即去找柔太妃了,我与阿影未曾离开偏殿半步,接着就被人带到了此处。”

君瑶颔首:“在那人死的地方可有什么痕迹?”

红砚想了想:“我没注意,当时太匆忙了,来不及细看。”

问完之后,君瑶与明长霖来到那处偏殿外。这偏紧挨着正殿,殿内正有御医与稳婆在查看尸体。君瑶根据红砚的描述,走近白清荷死时倒地的地方,在附近的石阶与廊檐下仔细查看。明长霖也听过她查案的习惯,也蹲下身帮她寻找蛛丝马迹。

这宫殿本就有人经常打扫,白玉石阶与青砖屋檐下都未染灰尘,暂且没有发现任何痕迹。

“眼下先等阿影与红砚脱困。”明长霖说道。

死一个侍女是小,可若关系到宫廷中的隐秘或禁忌,就不大好插手去查。君瑶也懂得这个道理,轻轻颔首。

不久后,太医与稳婆都出了偏殿,君瑶与明长霖正好也一同回正殿。

行礼过后,太医先说道:“微臣查了公主侍女的尸身,并未发现致命的伤痕,也没在她口鼻之中发现毒物,暂且……不能断定她的死因。”

稳婆接着说:“奴婢脱下她的衣服仔细看过了,的确没有要命的伤口。只是手肘内侧有些烫伤的痕迹。”

君瑶暗自听着,听闻太后说:“这倒是奇了,既没受伤,也没中毒,为何会突然死了?”

御医与稳婆面面相觑,不能立即解惑。

君瑶缓缓开口,说:“方才我听我的侍女说,公主的侍女是感到身体不适才独自去殿外透气的。”

御医推测着,说道:“若她死前感觉身体不适,或有可能是本身就有疾病。”

永宁公主说:“她跟了我多年,我从不知她有何疾病。何况她平日看起来精神很好,从未向我告过假。”

君瑶问:“她手臂烫伤,可有告诉过公主?”

永宁公主侧眼看她,冷淡地说:“没有。”

君瑶蹙眉,转而问稳婆:“那烫伤是什么样子?严重吗?”

稳婆说:“烫红了一片,起了皮,但只烫伤了一小片,不算太严重。”

君瑶又问:“能判断烫伤多久了吗?”

稳婆只看尸身的情况,烫伤是御医看的,御医上了些年纪,看过无数外伤,慎重地思索揣度之后,才说:“是新伤,伤口红肿脱皮,没有愈合结痂的痕迹。伤口上抹了些药剂,是寻常治烫伤用的。”

太后等人只当君瑶是要为侍女洗脱嫌疑,以免侯府和自身卷入命案之后才连连发问。君瑶也适度地没有再多言。

柔太妃沉默了许久,听完后说:“我看真相就是那侍女有疾病,恰好在本宫这里病发而亡了而已。既是如此与没什么好问好查的了,请公主着人将尸首带走吧,虽只是个侍女,但也该早些入土为安。我也会出些赏钱安抚她的家人。”

谁知太后却冷了脸,沉声道:“未必如此简单,以本宫所见,需要彻查才是。”

柔太妃捏紧十指:“太后想如何查呢?”

太后细而黑的眉平缓微挑,不怒自威地说:“哀家会立刻着人开始彻查。你放心,用的人都是宫中擅长查案的内侍,哀家也会亲自督促。”

柔太妃面色煞白:“宫中的内侍查案不过是靠严刑逼供,一番查下来,多少人都是屈打成招的?何况内侍能与大理寺与刑部的官员相比?太后让内侍来查,是想将我软禁起来,将我身边的人……”

“柔太妃,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都是男人,如何能进后宫查案?”太后厉声打断她,“历朝历代宫中的案子哪个不是内侍查清的?柔太妃为何想破例?”

柔太妃面无人色,浑身控制不住颤抖着:“我要见皇上,恳请皇上定夺。”

“皇上日理万机,如何会管一个侍女的案子?”太后反问。

柔太妃心绪逐渐不稳,却知自己若是被太后拿住,或许将无翻身之日,于是硬是横了一口气,说:“天下人都是皇上的子民,侍女也是皇帝的百姓,皇上为何不能管?何况就算我要害人,也不至于在自己宫中动手!我与永宁公主无冤无仇,此前也不曾与这侍女有过深交,我有什么理由害她?”

她字字含着悲愤,条理却十分清楚:“何况这侍女今日接触过那么多人,为何太后只查我宫里的人?”

太后揉了揉眉心,有些疲惫,态度却依旧强硬凌冽,生生将柔太妃的气势压下去:“人死在你的宫中,就与你有直接关系!”

柔太妃起身,腰背挺得笔直,不甘示弱地直视太后:“太后想查本宫,本宫自然尽全力配合。可本宫信不过宫中的人。”

太后面色十分难看:“除非你愿意自请出去封号,脱簪戴罪去牢狱之中,否则就不可能让刑部和大理寺插手此事!”

柔太妃怒目而视,咬牙切齿却依旧隐忍着:“太后……您欺人太甚!”

皇帝尚未成亲,这偌大的后宫都由太后把持着。或许经此一事,皇帝也会开始考虑立后一事。

可这些都是后话,太后已经命人将柔太妃宫中的人全部带走调查,白清荷的尸体本也该留在宫中等待细查,可永宁公主坚持要将尸体带走。于太后而言,一具侍女的尸体无甚要紧,何况御医与稳婆已验看过了,留着也没用,便同意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