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136)

作者: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君瑶不冷不淡地道:“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说过琼玉。”

赵无非挑眉:“赵某唐突了。”

几人又坐了半晌,赵无非的小厮恭身前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赵无非不悦地皱起眉头,转而对明长昱与君瑶拱手说道:“楚公子,贺兄,抱歉在下要先失陪了。”

君瑶不置可否,明长昱说道:“赵兄请便。”

待赵无非走远之后,若丹立即起身,将台上的嫣儿带了下来,有关切地问:“嫣儿,他们有没有欺负你?”

下台后,嫣儿放松随意了许多,行动时也不再拿捏娇柔,他对若丹摇头后,又上前向明长昱与君瑶行礼。

“方才多谢贺公子为我赏光。”嫣儿温和地说道,他虽扮作女装,但却是向明长昱拱手行礼。

明长昱不置可否,对他毫无兴致。

他态度冷淡,嫣儿顿了顿,缓缓站直身,“既如此,那嫣儿告退了。”

“请便,”明长昱说道。

嫣儿当真转身就走,不过片刻就消失在视野之中。

燕绮娘打量着明长昱的神色,婉声道:“嫣儿性子孤僻,又有些桀骜,还请公子恕罪。”

明长昱不过一笑,径直起身,说道:“已过午时,家中还有事务处理,不便久留了。”顿了顿,又询问地看着君瑶,“楚公子可要一同离开?若是顺路,在下送你一程?”

“也好,”君瑶应下。

出云苑虽好,却也不过是上流人销金散银的地方,不管是这里的人也好,还是物也好,她始终都无法喜欢。

燕绮娘待人周到,与依依不舍地若丹一同将两人送走。

上了明长昱备好的马车之后,君瑶浑身松散下来,半倚着车壁跪坐着。

腰间忽而一软,她低头发现明长昱在她身侧垫了软枕。

“你不过是借着酒醉去睡了会儿,又听了嫣儿唱曲,怎么就累了?”明长昱说道。

君瑶坐直,将软枕垫在腰后,喃喃道:“我不是累了,是醉了。”

“醉了?”明长昱声音轻下去,语意中带了关切,他默然一瞬,伸手探了探君瑶的额头。

君瑶侧首避开:“听曲儿听醉了。”

明长昱的手一顿,双眼忽而明若星芒,似晴空如洗,纯澈明净,他勾唇笑道:“既是醉了,我让人备些酸梅汤给你醒酒,听说越酸越好。”

他话语中伴着笑意,话意里含着揶揄,君瑶心尖一颤,片刻后才迟钝地说:“赵无非想送人给你,他此举是何意?”

明长昱轻声道:“不过送一个男人,你担心什么?”

君瑶呼吸微微凝滞,欲言又止后,干脆掀起窗帘看景。

日光透了淡云,筛过街边杨柳,变得匀净柔和,车帘半遮半掩,似掩住君瑶脸上淡淡的红晕。

明长昱与她一道看着窗外的景物,看着摇曳而过的阑珊光影,似一幅素雅的画卷。

“小倌时兴与南方,被人当做普通艺伎相送也是常事,也被冠上了风雅的名头。”他轻声解释道,“赵无非此举,或许只是一时兴起,并非试探。”

君瑶点点头:“你接近赵无非,可查到了什么?”

“赵无非财力不浅,”明长昱一哂,“我假意与他交易,说出一个天价,他竟也能拿得出手。”他眼神略微凌冽,轻声道:“赵松文与赵无非都是官场的人,所有的产业也可查,每年收入也能盘点。可就算如此,也断然没有一出手就如此高价的道理。”

这隐隐约约,与韩愫的呈文有些联系了。

君瑶暗暗盘算着那封呈文之中的内容。整个河安,所上收的税前数目繁复又巨大,这其中的关节环环相扣,盘根错节。若真如韩愫呈文之中所陈,河安的账目有假,那这其中牵涉的人有多少?上至高官世族,下至小吏解户,这就如同一张严密的网。

这张网,如今已有了松开的线头,被解开拆毁,或许只是早晚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又更晚了些,抱歉哦

第116章 以文倾慕

马车入了明长昱所置办的院子,君瑶入门时,发现院门上的牌匾已换成“贺宅”。

在明长昱的地盘里,君瑶放松了许多,也不拘着。她随意坐在软榻上,喝了一盏酸梅汤,才说道:“韩愫的尸体,的确是燕绮娘从义庄领走的,如今那尸体已经下葬了。”

“可要人去查看?”明长昱问。

君瑶思索着:“义庄的验尸单上记载,韩愫是溺水而亡,尸体从水中捞出时,就已经肿胀不堪了。如今天气热,又隔了那么多天,就算再查看尸体,也可能不会有什么发现了。”她顿了顿,突然想到什么,“不过挖出来看看也不是不行,就算不能查清真正死因,也能看看那尸体的样子。”

明长昱见她灌了大半杯冷汤,立不动声色地将酸梅汤挪到自己身前,又紧接着问:“你认为什么时候去比较好?”

“当然是越早越好,”君瑶端坐好,“最好多带些人手。近日河安雨水较多,我担心尸体越发不成样子了。”

“若是墓地选得好,棺椁也不错的话,这么几日也不担心雨水侵蚀。”明长昱端着酸梅汤,将剩下半盏一饮而尽。

君瑶欲言又止,见他泰然自若地吩咐红砚将杯盏拿走。她轻轻蹙眉,只当做没看见。

“现下太阳正毒,你不妨等阴凉些再走。”他说道。

君瑶点点头,转眼又瞧见一旁案几上的文书。明长昱虽身在河安,但他在大理寺的事务也没有落下。她摸了摸衣袖中的文集,正欲说话,明长昱便已走到案几前翻阅起文书来。

他让人抬了张小几来,其上置了焚香,又陈置一台沙漏,对君瑶说:“你手中那本文集,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完,不如坐下细细品读。”

君瑶本想交给他看的,此时见他半张案几都被文书埋没,也不好将手中的文集拿出手。迟疑片刻,她只好在窗下的案前坐下,将文集摊开来慢慢看。这文集中,有诗词,有文赋,文采不见得如何飞扬华丽,却胜在情意真切,诚挚动人。其中所记,不乏对燕绮娘的倾慕之情,更是将燕绮娘从头到尾夸赞了一遍。

君瑶读得困倦,忽而看到文集中记录着三年前燕绮娘扮作洛神起舞一事。文中字字句句,犹如笔者亲眼所见,一言一句,将燕绮娘描绘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让君瑶读之也如身临其境。

光影流转,手边不知何时多了一盏清茶,君瑶怔愣,侧首偷偷看了眼明长昱。

书阁轩窗,舒朗和光,明长昱倚案而坐,他的面容清朗至极,那双深邃真切的眼里,似透着千百前才浸润出的气宇,清澈剔透,又玲珑睿智。

纵时光流逝,能在他这样清气纵横的凝视中消磨过去,也不枉与他相识一场。

不过一瞬的凝睇,明长昱便已然洞悉她的目光。他放下手中的书,起身走到她身前。清逸轻垂的衣袂,如带着松风雪意徐徐而来。君瑶收回目光,垂下眼看着文集,书页上的文字早已不知所云,她只好将书合上。

“看完了?”他坐在她身旁的软垫上。

与他一目十行的速度相比,她就算走马观花,也远不及他。这文集也不算厚,她看得也差不多了。

“这文集里,记录了三年前燕绮娘扮作洛神求雨一事。”她重新翻至那一页,将文集递给他。

明长昱揉了揉眉心,似有些疲惫,只将文集放到一旁,说道:“看书费神,不如你说给我听。”他端起她未动的清茶,试了试水温,感觉凉了些,便将茶壶放置茶炉上,重新煮起新茶。

君瑶忆起书中所言,心绪安然唏嘘感慨,她轻轻按住那页薄薄的纸,轻抚着上头的墨迹,缓缓说道:“三年前,河安连旱了两个月,田野干枯,土地皴裂,许多人家颗粒无收,或饥或渴,死了不牲畜和人。县衙在河边设了求雨台,家家户户都会到那里去祭祀求雨。赵家还特意请了巫神,开设祭坛,往河中投献祭品,渴求天公下雨。”

翩跹过往,如真实画面般,从君瑶的讲述中一一陈现——

巫神连跳了两天两夜,依旧是烈日炎炎,天色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在台下被烈日暴晒的人之中,突然有人起身,指着台上的巫神大骂,说巫神根本就是骗吃骗喝,不会求雨,否则为何这么多人跪求这么久,这么多祭品投下堤坝,也不见上天降雨?这人一闹,其他因干旱备受煎熬的人也被激怒了,他们怀着无比的失望与怨恨,冲向祭台,与巫神打成一团,险些将当时的知县和郡守大人也打伤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