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情殇(372)

作者:请君莫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南宫静女:“拿出八十万两来,用作安置这些灾民,正值隆冬,外面天寒地冻的,百姓们受苦了。”

户部尚书:“是……不过陛下,国库目前虽然充盈,但前线每日都在烧银子……八十万两是不是太多了?”

南宫静女握紧绣拳,反问道:“适才你不是说保守估计受灾百姓要有三十万左右吗?按照三口之家估算,大抵要有十万户,平均每一户分到的银子尚不足十两,距离开春还要有几个月,这些银两已经很苛刻了。”

户部尚书:“是。老臣明白了。”

中书省左仆射陆伯言问道:“陛下令这些受难百姓都迁回本地,那洛南不都皆是空城了吗?若是敌军再来犯,岂不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占领城池?”

南宫静女:“没错,朕就是要留一些空城给他们,只有这样临江城才能无后顾之忧,朕……要给临江城的将士们提供一切便利,这场仗一定能打赢!”

众人:“陛下圣明!”

南宫静女浅浅地呼出一口气,其实私心里,她信任的并不是韩允,也不是公羊槐,而是齐颜……

既然自己答应了齐颜,也把她送到了前线,那么齐颜想要什么自己便统统都许给她!

齐颜不是希望战事可以压缩到一个不会触犯众怒的程度么?好,自己就把毗邻的百姓统统回迁,减少战胜的伤亡不就行了?

齐颜不是想要草原人退回洛川之北吗?好,自己就想尽办法绝了草原人的粮草,只要方圆百里甚至几百里的城池都是空的,无需自己吩咐百姓离开时自然会带走所有的余粮和细软,看草原人还能不能抢到粮草!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是……周围没了百姓,临江城就不用出兵驰援,齐颜就可以安心待在临江城内以逸待劳,不用上战场就没有危险!

众人皆以为女帝此举乃宅心仁厚,心系百姓,殊不知女帝陛下却也有属于她自己的私心。

就像南宫静女之前设想的那样:如今的自己,也可以为齐颜撑起一片天空了。

纵然是朝廷发了银子,而且这个决定也的确是对百姓有益。但也未必能人人满意,在心里骂自己这个女帝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不过这又如何呢?南宫静女并不在乎,就像她之前对齐颜所说的那般:是非功过都由自己这个女帝来承担……

她虽然送齐颜上了战场,却也只是出于爱……

深爱到舍不得对方受委屈,深爱到舍不得让齐颜有心结,影响她的身体健康。

自齐颜走后,南宫静女时常会想:若自己是男子,御驾亲征又何妨?自己可以带着齐颜回洛北,亲手解开她的心结。

女子之身行走于世多有不易,即便贵为女帝也不能幸免,所以南宫静女便愈发心疼齐颜,心疼她这么多年来经历的一切,心疼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心疼她的身体……心疼她,被命运操弄的人生。

南宫静女也由衷地希望:这场延续了十余年的泾渭之殇,可以在自己和齐颜的手上落下帷幕。

就连南宫静女自己,其实也是这场泾渭之殇的受害者,仇恨从南宫静女的生命中夺走了太多太多……可是却不及齐颜所经受的半分。

南宫静女有多心痛过,就有多疼惜齐颜,时过境迁,盛怒不再……这种同病相怜之感便愈发清晰。

这世上啊,没有人比齐颜更懂得自己,而齐颜所思所想,甚至心中之殇,也没有比南宫静女更能感同身受的人了。

户部尚书的声音将南宫静女从思绪中拉了回来,南宫静女没想到自己竟也会有当堂出神的一日,心中有些惭愧,却也更加思念齐颜了。

南宫静女:“何事?”

户部尚书老脸一赧,清了清嗓子又问了一遍:“陛下……可知此战因何而起?”

南宫静女秀眉微蹙:“怎么?可是外界有什么风声传出?”

户部尚书:“然也,陛下可记得当日,公羊太尉运回京的石刻?那石刻蒙了红绸一路进京,沿途不少州府的百姓都看到了,传说是天降昭示,纷纷猜测石刻的内容呢。”

南宫静女抿着嘴没说话,但眼中已然涌出了怒意。

户部尚书:“说起来石刻上的那首藏头诗本是吉兆,可是战事却突然来了,让原本的吉兆变成了‘凶兆’百姓现在纷纷猜测石刻上的内容预示的就是这场战争,认为这是老天降下的神罚……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若是纵容流言肆意传播,长此以往必会让天下百姓误认为是陛下失德,祸从天降。于民心,于社稷皆有不利,所以老臣建议……将石刻上的内容公诸于世,且为了安民敬天,陛下应及早大婚,下嫁新皇夫。”

第291章

公尝闻天子之怒

承启四年·二月。

一条爆炸性的消息由内廷伊始,火速飞出了皇宫,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

女帝南宫蓁蓁不知为何于朝堂之上雷霆大怒,将六部中的五部,分别是:户部,礼部,吏部,刑部,工部,这五部尚书当庭问罪关进了大理寺天牢……

要知道中书六部乃朝廷的中枢机构,是承上启下的重中之重,朝廷若想运转六部缺一不可,历朝历代这六部尚书大都是帝王心腹,只要无二心便可保一世荣华,甚至是世卿世禄。

一朝之内罢黜了五位尚书,简直喊人听闻,旷古烁今的决定。

如此做:无异于飞虎自折翅膀,英雄杀马断神兵……

这条消息虽然不胫而走,但民间却根本没人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

不仅朝野上下震惊不已,就连京城的百姓也人心惶惶。

听说此诏令一出,文武百官自发来到御书房外血书跪求,希望圣上能网开一面,赦免五位大人。

但是女帝陛下似乎真的被触动了逆鳞,任凭官员们如何哀求,哭泣,哪怕是歇斯底里地请求都不为所动。

那些不明就里的百姓们,听说一向心存仁厚的女帝陛下此次竟然异常决绝,也都傻眼了……甚至有人暗自猜测,女帝陛下性情大变是因为中了邪术。

事情的始末……其实皆因一件老生常谈的事情而已。

几日前,户部尚书再次当庭上奏,请求女帝择吉日,下嫁新皇夫,映衬石刻天意,平定四海之安。

这件事户部尚书联合群臣已经前后提了不下十次了,女帝陛下最多只是被气的休朝,旷朝,这偏偏次为何震怒了?

原来,这次五部尚书似乎是有备而来,不仅联合百官要求女帝必须要尽快给出答复,更有甚者:礼部尚书还拿出了三幅卷轴,里面画着最有可能是“龙”的三位民间适龄男子,“请求”女帝南宫蓁蓁从中选择一位,接到京城里来,请观天司看过以后再选一个黄道吉日大婚。

南宫静女端坐在高位上,看着堂下黑压压跪着的一群朝臣,这一刻南宫静女仿佛一瞬间便顿悟了,她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一直以来自己的“心慈”似乎并没有换来朝臣们同等的尊重。

这帮朝廷的肱骨老臣们……虽然忠心于朝廷,也认可了自己这个女帝,但是他们却把自己的“心慈”当成了要挟天子的筹码,一次又一次地践踏自己的底线,有恃无恐。

想通这里,南宫静女无声地笑了起来,她突然理解了齐颜为何会选择女扮男装这么多年,这世道……若生为女子,真真是寸步难行,步步掣肘,女帝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普通人呢?

即便这是有些羞于启齿的猜测,但南宫静女终于看清了:这些朝臣,这些个男子们虽然跪在自己面前,可在他们的骨子里至始至终是看不起自己这个女帝的……

南宫静女淡淡地扫了一眼,最终将目光落在了兵部尚书秦德的身上,南宫静女记得:秦德是齐颜的门生,而且也是因为齐颜的数次推荐,自己才逐渐把秦德提到了这个位置上。

南宫静女:“兵部。”

秦德:“臣在。”

南宫静女平静地问道:“你呢?你和他们也是一样的想法吗?”

秦德将头压的很低,几乎贴在了冰冷的地砖上,女帝陛下的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实则大有玄机。

事情演变到这一步,即便户部尚书是一片丹心,但却无意中把它变成了君权和臣权之争。

秦德的脑海中涌出齐颜早年的教导:齐颜对他说过,哪怕是位极人臣,煊赫一时……也千万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要时刻谨记身为朝臣的一切荣耀都出自帝王之恩,不可忘本。

上一篇:问棺GL下一篇:王爷女儿不好当gl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