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搞基建呢!(33)

作者:手帕望明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第二天,赵老伯又去了。

吴家村的人却没有在修水渠,家家户户都聚在一个小院子那里。赵老伯也钻过去,听到人群里有人说,田畯的设计图出来了。

赵老伯拍了拍站他旁边的小伙子,想问个究竟。

那人一瞧,这竟然是个外村的,忙喊了人把他往外头赶。

小院子里,童冉拿出三张设计图。

这是他这几天连夜画出来的,改了许多稿。

他之前跟村民们说的井水灌溉只是他的设想,他曾在文献里见过这样的浇灌方式,可是具体如何设计这些水井,却需要他亲自动手。

童冉的院子里有一张大桌子,村长、吴富强等人都围在桌子边,今天村里大大小小的人家都来人了,等着童冉告诉他们水井的建法。

“我这儿有三种设计。”童冉道,他用正气提高了自己的音量,院外也能听得清。

“三种?不用水井了?”吴富强问。

“用的。”童冉道,“都是在井上架设水车,依次从井里汲水汇入水渠,用以浇灌的设计,只不过水车运动的动力不同,我设计了三种。”

“这还有不同?”吴富强惊讶。

“当然。”童冉指着三幅图例最简单的一副道,“这是人力的,只要以人力转动这个把手,就能带动井上的轱辘,让水车自动汲水浇灌。”

吴富强和他们顺着童冉所指的,细看起设计图,这副图比较简单,大部分人都能看懂个七七八八。

“那另外两种呢?”有人问。

“另外两种是畜力和风力的。”童冉道。

这两幅设计图比较复杂,大部分人只能看懂一个是用驴子拉,像磨坊一样,一个是用风推的。至于这么个构造,除了轱辘和水车这些与人力一样的部件,其他他们就看不懂了。

“这图纸咱看不懂啊田畯,要怎么造?”

“是啊是啊,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我们连字都不认识,您就算在一旁标注了,我们也不懂。”

“放心,我会到每家指导的。”童冉早就料到这一环,他画图纸是为了建造方便,倒并不期待这些人能无师自通看懂图纸。

有了童冉的话,大家又有了信心,纷纷说着,那快点建呗。

童冉没动,示意大家安静。

吵杂的人声又渐渐低下去,都等着童冉开口。

童冉道:“今天叫大家来,主要是跟大家说说这三种井的区别和优劣,大家可以根据自家情况选择修建那种。”

这下大家才明白了童冉的用意。

童冉又道:“首先是人力的,这种一口井可灌溉二十到三十亩田地,优点是占地小,缺点是家里必须要有充足的壮劳力。”

这里大部分人家都有五十到一百亩地,多的一百二三十亩也有,一口井二十到三十亩的话,至少得两口,那少于两个壮劳力的人家肯定就不爱选了。

“咱家倒可以用。”严七媳妇道,她身旁另外几个严家的人也点点头。

严家人口多,七房三代都住一起,就算造个五六口人力井,他们家也是有足够人力来推的。另外有几户人口多的人家也纷纷应和。

等讨论声小了一些,童冉又接着道:“另外是畜力的,这个占地最大,优点是可以日夜不停歇地工作,缺点是必须要养驴子或者牛,比较贵,不过一口井大约能灌溉五十到六十亩。”

“这个好!”吴富强道。

他家人少,就他一个年轻力壮的男人,虽然买驴子有些贵,但比起用人力的,肯定是畜力更适合他们。

“另外,风力的这个大小适中,一口可以浇灌二十到六十亩,因为风力不稳定,所以能浇灌多少得看天气。好处是就算没有足够的劳力和畜力,这个也能靠天然的风力驱动。”童冉道。

“这个也不错,就是不太稳定了。”有人评价道。

“其实我们也不用只选择一种,每家可以修建几种不同的井,有些井和可以两家一起用,比如那畜力的,两家一起养一头驴子就没有那么贵的,剩下的再配一些风力和人力的。”

“对对对,这个主意好。”

童冉的话说完了,村民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童冉在三张图纸上列出了每一种需要的材料,村民们选好了自家要修的井,便开始着手准备材料。因为要用木头或者竹子,很多人便往山里去了。

赵老伯被吴家村的人挤在最外面,整场会也没听到多少,不过他听清楚了一件事,这个新来的田畯果然有些办法,照他这么一说,水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赵老伯想清楚了这一点,骑上驴子匆匆往回赶去。

当天下午,陆续有村民弄齐了材料,开始挖井。童冉便一刻也不得闲了,他拿着自己画的图纸一家一家指导,有时候西面和东面的同时开工,他不得不两头跑,腿都要断了。

幸好,几天下来后,村里其他一些早开工的家里都学会了,一些小问题他们就能帮着解决,童冉总算得了一些空闲。

这一次修井,童冉非常小心,出主意的时候引导着吴富强和吴村长说出一部分,以分担自己聚集来的正气。

开修的时候,他又先画了设计图。

这样一来,创造发明一途的正气会抢先到来,他先一步炼化,展示设计图和实地建造时,又有授人以渔的正气涌来,两者分开,险险避过了正气疯狂积聚,随时可能爆体的危险。

随着一口口井修好,正气的聚集也不再那样汹涌,童冉松了一口气,把今天聚集来的正气炼化,他的正气品阶攀上了黄阶中品三段。

童冉伸了个懒腰,推开门去院子里,打算晒晒太阳。

然而门一开,他傻了眼。

他的院子里站了一排人,最老的须发全白,最年轻的看起来也四十多岁。

这些人全都笑呵呵地看着他,见他出来忙不迭地拱手问安。

吴村长从人堆里钻出来道:“田畯,我来介绍一下,这些都是小锅县下属各乡的乡正,他们听说了咱吴家村的凿井灌田之法,都想跟您取取经,也好回村建造。”

童冉的笑容逐渐凝固。

一个吴家村修井,他都得小心翼翼应对,深怕被授人以渔的正气爆体。

现在九个乡同时前来请教,他还能有活路?

第27章 第二十七步

“听说了吗, 村里来了九个乡正。”

“乡正来咱们村干嘛?”

“取经啊取经,向咱们田畯请教怎么造水车井呗!”

村里一口气来了九个乡正的消息不胫而走, 平日里这些乡正住在各自的村子里, 就算是衙门召集开大会, 也多有来不齐的,这次竟然齐聚一堂, 吴家村的村民们放下手中的活计,这样的热闹可不是天天能看到的。

不多时, 童冉的院子外围起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吃瓜群众,好不热闹。

院子里的也不遑多让。

小扇乡的乡正道:“是我们乡的赵老伯先告诉我水车井的事情的,理应请田畯先去咱们乡!”

“放屁!”顽石乡的乡正不甘示弱,“你小扇村压根没想告诉我们, 若不是我乡里的媳妇回门听见, 其他乡里能知道?田畯该先去我们顽石乡才对。”

“你们小扇乡下面有九个村,顽石乡有七个,等你们修好了井黄花菜也凉了, 不行,田畯得先去我们人少的乡。”另一个乡正道。

草菇乡的乡正趁机道:“我们草菇乡人最少,田畯去我们那儿吧!”

“你做梦!”其他几个乡正齐声道。

这九个乡正加起来都四百多岁了, 却一个个像抢玩具的孩子似得,在童冉的院子里吵得不可开交。

“我觉的小扇乡的乡正说得对, 要不是他们乡里的赵老伯,其他八个乡怎么能知道咱这里凿井灌田的事,应该他们优先。”吴家村的人大都已经修好了井, 这会儿看热闹不嫌事大,竟然还在一旁评论起来。

“可草菇乡人少啊,他们先修的话很快就能轮到其他乡了。”

“要我说,小扇乡就没打算告诉其他乡里,要不是顽石乡,其他七个这次屁都捞不着,应该优先顽石乡。”

“你怎么知道小扇乡不肯说的,没准还没来得及呢?”

“草菇乡人少怎么了,你弱你有理啊?”

“顽石乡那是想跟小扇乡抢又抢不过,才大肆传出去的吧,也没安好心。”

里头还没吵明白,外面的吃瓜群众也各自站了山头,竟然摆出了吵架的阵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