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知府心里又是一紧,皇上竟然亲自过问。
皇上的旨意不可违抗,既然如此,他也只有想办法拖延了,他手下其他记录都没问题,只要童冉的文书别被令史看到,那便万事大吉了。
卢知府三呼万岁,叩拜圣旨,趁起身的时候使了个眼色给一旁的师爷,师爷却满脸是汗,跪在旁边瑟瑟不语。
忽然,阮正走到他跟前,亮出之前一直把玩的东西,说道:“敢问卢知府,这份月余前就递上来的文书,为何迟迟不批复?”
卢知府定睛一看,这不正是童冉的文书吗?怎么在他手里?
阮正仿佛知道他的想法,说道:“下官皇命在身,实在不敢耽搁,府台大人又来得慢,只好亲自动手去找了。”
卢知府一听,脸色更是煞白。
这下完了,月余没有批复,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如果阮正报上去,说他怠工是妥妥的了,这必然要影响之后的晋升。事到如今,自己只有大出血一回,他就不信世上还有贿赂不了的官员。
阮正唇角一勾,看来自己是找对东西了。
两天前,原本要去陇右道的道审团临时改道要去都南,听说是陇右大旱之故。阮正也无所谓,收拾收拾准备跟着走,却被陛下传召进宫,还给了他一道旨意。
道审团一贯不理吏员之事,可陛下却突然重视起这芝麻绿豆的琐事,其中必有目的。
阮正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今天来卓阳府知府这里一翻,就见到了童冉的文书。也不知陛下是悄悄关注了童冉这个人,还是知晓都南道此类事情众多,才让他来查的。
倒是挺巧,他此前在卓阳府的圣贤阁与童冉有过一面之缘,他那日的话有礼有节,至今还历历在目,如今借着公职的由头,终于能认识一番了,也是好事。
阮正又道:“既然还未处理,就现在处理了吧,我记得你下头的小锅县还有个田畯的位置,田畯好啊,管一县田地水利,农事乃利国利民之大道,给这位叫童冉的少年天才刚刚好,卢知府你说呢?”
“本……本府觉得,他年纪轻,也许不能胜任。”卢知府道。
田畯可是肥差,正气增长得飞快,他怎么愿意给童冉?
阮正坐到桌后,拿起纸笔,一边写着什么一边道:“童冉十四岁便凝聚正气之种,当世除了傅尚书谁还能做到?你说他不能胜任,还有谁能?”
阮正的话掷地有声,强大的正气随之压来。
没想到小小七品令史的正气如此强大,卢知府险些直不起腰来。
他回头找自己的幕僚,那货平时就油嘴滑舌,现在正是要用他的时候。然而卢知府找了一圈没找到,目光匆匆下移,才发现那东西已经翻着白眼晕过去了。真没用。
“来吧,卢知府,把它签了再盖个章。”阮正把他一直在写的东西递到卢知府面前。
卢知府一看,一口气差点没接上,这厮竟然已经把童冉的授职书写好了。
*
东莱瓦舍门前还是一样热闹,许多人排着长龙等《西游记》的票。
排队无聊,大伙儿便聊起了天,有人提起童冉的吏员文书迟迟不批一事,竟然惹得大伙吵了起来。
开头说话的人认定童冉得罪了卢知府,所以迟迟不批,如此一来,他以后在卓阳府的日子肯定难过。
旁边的人不认可,说童冉聪明绝顶,就算不成为吏员,写写话本也能上玄阶,到时候他的任命就由道审团管了,还不是一样入仕。
“当吏员能跟写话本比吗?吏员的正气修养一日千里,写话本不过是小道而已。”
“笑话!你瞅瞅我们府里的吏员,哪个上玄阶不得十多年?童冉一个多月就凝聚正气之种了,就算不当吏员也比他们强!”
“凝聚正气之种能跟上玄阶比吗?你有没有点常识?”
眼看着两人有越吵越凶的趋势,旁观的人连忙劝架:“好了好了都别吵了,童先生不入仕途给我们写多点话本不是更好?”
却没想到,吵架的两人同时调转枪头,异口同声地怒斥道:“童先生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你脑子进水啦!”
劝架的人脖子一缩,可怕可怕,看来这两人虽然吵架,却都一样是童先生的仰慕者。
自从《西游记》在卓阳府里流行,童冉又接连凝聚正气之种、名登圣贤祠,他的仰慕者就跟他的正气似得,一日千里。
要都聚过来,能从这里排到城郊。
“谁家今天办喜事,吹拉弹唱到这里来了。”有人大声问道。
果然见街的那头有人举着唢呐,有人拎着铜锣,吹拉弹唱着往这儿过来。
排队之人的注意立刻被吸了过去,等队伍走近,又有人道:“你们看中间那个吹唢呐的,是不是衙门里的差爷?”
“是是是,我记得他,他怎么吹起唢呐来了。”
“旁边那个好像也是衙门里的。”
“不止,好像都是,最后那个看见没,是给卢知府管账的。”
这些人连队都忘记排了,傻愣愣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这是怎么回事,哪家大佬的宝贝儿子或闺女要结婚?竟然找了这么多衙门里的捕快、衙役来吹唢呐敲铜锣,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有品阶有公职的,平日里眼珠子朝上翻,一点看不起人。
“好好吹,好好吹,用点力气,没吃饭吗?”待队伍走近,他们又看见一个人走在队伍中,那人穿着一身官服,俨然像是个指挥的。
东莱瓦舍前这么大排场,李掌柜也不免出来看看,他刚出来,那队伍刚巧在瓦舍门前停下,吹拉弹唱同时停歇,那个穿官服的青年上前,客气地拱了拱手道:“下官乃吏部令史阮正,今日特来给童先生送他的授职书,请问童先生现在可在?”
吏部令史亲自来送授职书?
李掌柜连忙扶住伙计的肩膀,今天的阳光真有点烈,才晒了一小会儿就出现幻觉了。
第14章 第十四步
阮正又说了一番话,李掌柜才相信这不是梦,真的是吏部令史亲自给童冉送授职书来了。
“快快快,快去叫童冉。”李掌柜难得方寸大乱,一叠声得催着他们去喊人,又连忙请阮正进去。
阮正却道:“这里挺好,还是请童冉出来吧。”
他一路上可听到不少人在议论童冉的事,上次圣贤阁一事,他目睹了全程,童冉说完话后是他带头叫好的,这一次又有人议论童冉,若不当众宣布,那些人还不知道要说到什么时候。
他想看看,当日圣贤阁前淡定如常的童冉,今天是不是还那样平静。
球儿来喊童冉的时候,他正在给小老虎喂肉吃。
童冉应声转头,刚到楚钧嘴边的肉也一起转了方向,差点糊到它眼睛。楚钧不满地瞪了一眼擅闯进来的球儿。
球儿没看见,对童冉道:“外头一个自称吏部令史的大官来给你送授职书,你出来拿一下?”
童冉放下肉碗,摸摸小老虎的头:“崽崽自己吃,哥哥出去一趟。”
“呜哇!”小老虎跑到桌子边缘,抬爪抓抓童冉的腰带,意思要跟他一起去。
“快一点。”球儿催道,先跑出去报信了。
童冉只好抱起小老虎,跟了出去。
东莱瓦舍门口人山人海,有很多人听到消息,都往这里赶了过来。
等了差不多有一炷香的功夫,一位身穿月白团领袍的小少年从瓦舍里出来,身后还跟了一头只有成年猫大小的小老虎。
“童兄弟,幸会。”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童冉一出来,阮正就认出他来了,“在下阮正,字秉直。”
“阮大人好,在下童冉。”童冉拱手,他快速扫了眼四周,除了来看热闹的,还有手拿唢呐和铜锣的队伍,他一出来又吹起了喜庆的音乐。
这排场快赶上大户人家下聘了,哪有人这么送授职书的。
阮正感觉到了童冉的视线,他也在注意童冉的神情,可惜实在看不见什么变化。
“阮大人一路辛苦,请先到堂屋用些茶水。”童冉道,外头人太多,他虽然不虚但也不喜欢总被人围观,还是低调一些,进去说话更好。
“阮某还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阮正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卷文书,“一个月前,我路过此地圣贤阁,偶然听了童兄弟的一席话,深以为然。此次也是借了职务之便,想与童兄弟认识一二,这是你的吏员任职书,卓阳府没什么好职位了,倒是小锅县刚走了田畯,那是修养正气的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