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搞基建呢!(135)

作者:手帕望明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况且陛下去后宫的动静如此之大,宫里许多人都看见了,宫女内侍还能敲打,侍卫们可就不归他管了。

当天晚上,楚钧带童冉进后宫的消息,就传到了傅霖耳朵里。

第二天早朝,傅霖为首的一帮老臣齐齐发难,要求楚钧让童冉出宫住。

“童爱卿不过与朕骑了会儿自行车,有何不妥?”楚钧冷下脸,一个眼风扫过去,大半人都低下了头。

这两年来,楚钧日渐威重,许多新鲜血液被他提拔起来,这些人都只忠于他,渐渐与朝中保守派的老臣形成对峙之势。如工部的任进和户部阎亮均不是士族出身,是楚钧提拔起来的,此时陛下遭了难,自然挺身而出。

朝堂上为了楚钧和童冉在后宫骑自行车一事吵吵嚷嚷。

宣室殿偏殿里,童冉刚醒,小老虎还在他身边睡着。他手臂一拢,把小老虎抱进怀里,翻了个身。

可能是因为小的关系,小老虎呼吸的频率比人要高,身体随着呼吸的节奏快速起伏。它眼睛闭着,童冉戳了戳它毛茸茸的脸颊,睡着的小老虎好乖,一动都不动,睡得特别熟。

“前头吵起来了?”

“为了里头那位。”

“陛下发了好大脾气,一会儿都紧着些。”

外头的小内侍窃窃私语,也许以为他还睡着,没有刻意远离门口。

那声音童冉认识,其中一个是从御前拨来服侍他的,另一个是御前服侍的小内侍。

听他们的说法,这是早朝上为了他吵起来了?

难道是昨天近后宫骑车的事?

童冉有些好奇,动用了一些正气,凝神听去。

两个小内侍正气品阶不高,皆没有发现,继续窃窃私语。

“听说傅大人说得可重了。”

“说什么了?”

“他说……童大人惑主。”

噗,惑主,这是把他当成褒姒还是妲己了?

童冉忍不住笑了,他打了个呵欠,亲亲怀里的小老虎,翻个身又睡了过去。

*

金殿之上,气氛凝重。

以傅霖为首的保守派要楚钧将童冉迁出皇宫,而以任进和阎亮为首的新贵们,则坚定地站在楚钧一边。另外也有一些没有说话的,比如礼部尚书邱勉。

“邱尚书,此乃礼法之争,您身为礼部尚书,是不是该说些什么?”傅霖道。

邱勉是邱家名义上的现任家主,但谁都知道邱家的实权都在他姐姐邱莲手中。邱勉对此适应得很好,可谓处之泰然,甚至有些自豪。

在朝堂上,他也不太上进。

上一任礼部尚书是个老顽固,时常催楚钧大婚,后来被忍无可忍的楚钧调了个闲职。为了填补礼部尚书的空缺,楚钧寻觅许久,最后注意到了邱勉。邱家喜爱经商,礼教不严,邱勉又是个非常看得开的性子,楚钧看中他这一点,让他做了礼部尚书。

邱勉很给面子,从来不催楚钧结婚,若有其他人提起,他也会负责替楚钧当箭。如此,便坐稳了礼部尚书之位。

此时傅霖为了这事情喊邱勉,实在有些失策,邱勉洋洋洒洒说了许多话,全部都是废话,最后道:“没有后妃的后宫不过一群建筑而已,各位不要这么敏感了。西六宫人少,陛下与童大人过去,也许有要事相商也不一定。”

傅霖冷哼:“宣室殿这么大,何事要去西六宫商议?”

邱勉是胡说的,但被他引得傅霖有此一问,倒正好顺了楚钧的意。

“童冉前两日感染风寒,昨日与朕商议要事时,说在屋里养病闷坏了,需要透个气清醒一下,故而朕带他去了西六宫骑自行车。”楚钧道,他从御案上拿起一本折子,递给苏近,“这是昨天童爱卿与朕商议后,他连夜起草的关于修路的章程,你们都看看。”

苏近将折子传下去,朝堂上剑拔弩张的气氛忽然间变得无以为继,阶下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被邱勉这么一打岔,陛下顺利转移了话题,他们若再揪着后宫之事不放,似乎不合时宜了。

这些人自然不想干不合时宜的事,一个个低眉敛目,接过小内侍递来的童冉那份折子的手抄本,三两个凑到一起,研究起了他的章程。

作者有话要说:童冉:陛下长得挺帅,但好像不行,太可惜了。

楚钧:童爱卿不如亲自来试试,看看朕究竟行不行?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步

殿上群臣都研究起了发下的章程。

昨日在西六宫甬道骑车, 骑了两圈童冉便累了,毫无形象地在台阶上坐下。那台阶上的是芭蕉宫,西六宫中一处普通殿宇, 楚钧甚至没有来过。

“陛下, 让臣歇会儿。”童冉坐在宫门前的石阶上,抬头跟楚钧讲话。

这满朝文武, 大概只有他敢在圣上没有赐座的情况下, 在皇帝面前就坐。苏近想上前提醒,但被楚钧拦住。

楚钧把随从都远远赶走, 然后在童冉旁边坐下。

“陛下也累了?”童冉问。

楚钧看他一眼,没有说话, 但那眼神分明在说:你以为朕跟你一样没用?

童冉抿嘴,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他留。

因为骑车的关系, 楚钧一身玄色劲装,比明黄龙袍看起来亲切许多, 童冉与他并肩而坐,讲话也更加随便了。楚钧纵容他,与他闲聊许久, 后来话便说到了卓阳府的路上。

童冉提出,应该在大成全境修建这样的水泥路。

大殿之上, 许多人已经看完了苏近分发下去的折子, 工部尚书任进明显有些激动,他拱手道:“陛下,童大人所说的计划可堪比大禹治水、女娲补天, 是造福大成千秋万代的大工程呐!”

任进的手甚至有些打颤,前朝曾修建驰道沟通国内,筑起长城防御外敌,大成建国后悉心维护前朝留下的工事,但从未自己建过什么大工程。他身为工部尚书,一生沉湎于工学,也曾想效仿先贤修建传世之大作,只苦于没有机会。

若能按照童冉折子上面所言,这项工程之浩大,影响之深远,足以与前朝的驰道、长城比拟,若是能参与其中,他也此身无憾了。

“陛下,”任进话音刚落,傅霖上前一步道,“前朝国祚三百余年,皆在大兴土木,以致民不聊生。我大成建国以来奉行与民休息之策,这才海内清平,臣以为修路之事万不可行。”

“傅大人,您是吏部尚书,又如何清楚国库的情况?”户部阎亮道。

“老朽不才,忝居首辅,国库的情况还是了解的。”傅霖道。

阎亮:“那大人就该知道,国库是拿得出这笔钱的。陛下,卓阳府与金河监修路后,短短几月商税已经上涨一成,若是在大成全境修建,必定促进商业繁荣,只要做好规划,一地一地轮番修建,不仅不会令国库空虚,更能充盈国库。”

户部抠门满朝都知道,这回竟然不抠了,一些本没有好好考虑此事的官员也认真考虑了起来。

阎亮身为户部尚书,掌管天下户口钱粮,他太明白如果商路打通,人与货物充分流通起来后,将会对大成的财政有多大助益了。

“臣附议。”很少说话的邱勉忽然上前,他出身邱家,对商贸之事有着天然的敏感,跟阎亮一样,他也看出了修路的利益所在。

六部之中已经有三部支持,就算国舅傅霖反对,效果也不好了。但傅霖仍道:“修路之事劳民伤财,况且商贸之事乃是下成,若一心助长,必将家国动乱。”

“傅大人,就在几百年前,身为士族的你我也被认为是霍乱国家、导致礼乐崩坏的祸首,而你看现在的大成,不是也好好的?”邱勉道,毫无顾忌地用手指指傅霖,又指指自己,“时代在变,您也该变变,当日引领变法的你可不是这样的老顽固。”

“胡言乱语。”傅霖道,“周天子失德才致礼乐崩坏,我等士族崛起,乃是探寻国家前途!”

“随你怎么说吧,陛下,臣的意思是,大成要更加强盛,尚需变革。童大人关于修路的建议很好,臣恳请陛下下旨,在全国境内修建水泥路。”邱勉道。

比起出身寒门的任进和阎亮,邱勉身后是邱家几百年的基业,他一说话,附和的人明显变多了。而一旁兵部的吴立也上前道:“臣不懂修路,只知保家卫国除了忠臣猛将,也需钱财。若此事有助于朝廷财政,有助于百姓生活,臣也附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