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小,天赋高,父母又愿意给孩子投资,占凉小的时候大概就属于那种闪闪发光的孩子,谈吐自信、多才多艺,随便喊出来在公众场合发言也不会羞涩和躲闪,大大方方的模样不知道让多少家长羡慕,然后回家考虑要不要给孩子也报个兴趣班。
小孩子嘛,总有一两个天真到可爱的梦想,占凉以后也想当老师,教小朋友跳舞和弹钢琴,然后不上课的时候,还可以设计一些衣服或首饰。
一群小女孩在一起玩娃娃的时候,占凉选的搭配永远是最好看的那一个,她翻自己初中之前的照片,每一张的自己都笑的像是向日葵,自信又阳光。
是什么时候发生改变了呢?
可能是初中换了学校之后,又遇到了占凉的身体发育,国内很少有学校会主动正视少男少女的身形变化,哪怕是宽大的校服也掩盖不了占凉日益饱满的胸部,所以,差不多在初二之后,占凉的舞蹈功底全线崩塌,她为了隐藏身体变化习惯性的驼背,总觉得自己的胸部很奇怪。
没有和老师求助,身边也没有家长,初中结束之后,占凉沉默了很多。
等到高中之后,占凉身上的闪光点就只剩下学习了,她不会再在别人面前跳舞,遇到KTV唱歌聚会的时候也推脱自己五音不全,平时更不愿意展现她的钢琴和绘画了,她变得黯淡起来,也忘掉了很多小孩子特有的天真和勇敢。
本科之后,倒是占凉在慢慢调整,寻找自我的一个很好的时期,她看了很多书,听到过很多其他女孩子的故事,开始学会给自己鼓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然后变成了一条上班赚钱,下班躺平的咸鱼。
被子外面即远方,只要不出差,哪里都不想去。
曾经的自己身上有着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好学,全部磨灭,占凉被感动的次数也减少了,相比之下,麻木了很多,也现实了很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占凉以前还会搜集一些好人好事,甚至感动中国的事迹,然后深受鼓舞,写进作文里,认认真真的也去学着做一些好事,她整个学生时代的状态在下滑,可是底子打的比较好,平时也没少做好事,能攒到重生的机会也和这个有关。
但等她步入社会之后,占凉就再也没有看过类似的,会让她哭的报道或新闻了,甚至有意识也在回避着那些奉献事迹,那会让她觉得恍惚和空白,感觉到她身上那种特属于成年人的心虚。
她也是曾经系红领巾,都觉得很光荣的小孩子啊,怎么到后来,就变成那么容易沉默和回避的成年人了呢?
小孩子喜欢追逐光,可是很多成年人,是惧怕光亮的。
起码占凉就活得这么矛盾,能同时兼具颓废和努力,善意和冷漠等等特质。
直到她重生回十几年前,站在了这个她看来很塑料感的小幼儿园,被哈尔乌兰信任的看着,那种熄灭很久的火焰感重新回来了。
不,占凉要站出来说话,她要告诉别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然后,鲜明的告诉别人自己的坚持和诉求,有棱角,也有锋利。
她可以发声,她能够发声,她也能从站出来发声之中找到几分熟悉感。
“姐姐说,要写一个故事给大家看。”
“什么故事啊?”
“不知道,反正很厉害。”
从幼儿园回来之后,占凉要比平时沉默一些,坐在书桌前写东西的时候,门口躲了三个脑袋,哈尔和乌兰蹲在下面,兰拓把下巴搁在她们的头顶上,三个小孩在窃窃私语。
嗯,很大声的窃窃私语,小孩子对声音的大小、距离的高低其实都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所以幼儿园老师和孩子的家长最常说的事情就是‘小声一点’、‘安静’,他们以为的小小声,其实让占凉听得很清楚,只不过等她抬头的时候,三个小孩就一哄而散立刻消失,坚决不打扰姐姐。
重生之前,占凉的课业成绩就很难得出手,再加上她本身的阅读量足够,写起文章来并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她也把握不好杂志的选题风格,一口气写了三个故事,隔天拿去邮局寄走了。
由于幼儿园的老师已经严厉批评了小朋友乱说话的错误行为,兰拓也就继续接送着小朋友们,没有把寄走的故事太放在心上,她凭着一腔愤怒写完了之后,对是否能被选中到没有特别大的执念,毕竟文章这种事情很讲究风格,有的时候发表并不仅仅是文章写得好,还要合适。
重生之前占凉就投过很多稿件,很清楚这里面的一些不成文要求。
没想到,第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是霍叔叔,邮递员送回函的时候没找到坎坎村的古丽哈家,正巧拦住了他问题,结果一聊才发现,这是古丽哈家的占凉给杂志投稿,寄回来的稿费和赠刊。
这个时候的稿费还需要专门去邮局取出来,并不是现金,可赵老师他们的关注点根本不在稿费上,而在占凉一口气写了三篇文字,全部被发表了,甚至还有一篇有关缅怀先烈,不忘感恩的文章专门提到了占凉的投稿,印在了报纸之上。
所以,邮递员送来的邮包里满满当当的,古丽哈帮忙拆的时候,直接让占凉的进度条连续100%了两次,可见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投稿成功被得到了肯定,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和肯定的事情。
占凉其实挺小心眼的,她原计划把这个杂志送到那个男孩子的妈妈面前,真的臊一下她,可是古丽哈她们根本不舍得占凉把赠刊拿走,要小心保存起来放在家里才行。
没办法,占凉只能去八零团看看书店有没有卖这个杂志的,结果一本杂志还挺贵的,出于省钱的考虑,她最后干脆买了那份夸自己的报纸,便宜又好用放到了那个男孩的妈妈面前。
小孩报仇,三月不晚。
第十五章
占凉的小心眼是双向的,别人对她不好,她围着地球兜一个圈也要报复回去,什么释然原谅和她无关。
但别人对她好,她也一定要想办法记下来,找机会回馈过去,别人给一颗桃恨不得还一株桃树的那种,总之欠人情会让占凉浑身不自在。
朋友古小英曾调侃过占凉,在待人接物方面上有着一点小没见识的萌劲,恨不得拉个Excel来记仇或报恩的那种。
占凉接受朋友的调侃,心里也有几分无可奈何,没办法,她可能是从小就没有被长辈的关爱淹没过,也没有享受过什么父母下雨天背着自己去医院,感冒还要坚持爬起来给自己做饭的呵护,所以对有限的善意“斤斤计较”,特别害怕欠人情。
就是那种,我的就是我的,你别惦记,也不用多给的混不吝性格。
但人生嘛,真谛就在于不断的打脸和真香,如果说占凉刚来到古丽哈身边的时候,还在内心记账,今天吃到了古丽哈特意做的拌面,昨天古丽哈专门去县城给自己买了新的衣服,日子越过越多之后,占凉心里的Excel就文件错乱,记不下去了。
因为古丽哈她们,宛如爱的永动机,每天要给占凉的Excel刷新好多信息,内容量过多,导致格式崩溃。
除了一些饮食上和相貌上的差异,占凉没有感觉到什么民族之间的不同,但有一个习惯特别的不一样,那就是古丽哈她们特别不吝啬于肢体接触,拥抱、握手甚至互相贴脸,连哈尔乌兰都会甜甜的说一句姐姐,我们好喜欢你。
爱意汹涌澎湃,立刻就把占凉这种小脆皮淹没,然后包裹的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接受这些好意。
自从粮油店开业,占凉和放学的孩子们中午就在店里吃饭,正常情况都是古丽哈或李达君的妈妈已经把饭菜做好,做饭这种事情都是人多了好做,他们三家的孩子在一起吃,彼此父母都放心省力。
有的时候赵老师下班早了,也会来店里帮帮忙,卖个东西记个账之类的。
但是,如果遇上粮油店榨油的日子,那古丽哈她们就忙的根本顾不上小孩子了,占凉本来想说自己可以来做饭,她现学两道都行,但是古丽哈不让,要么让占凉他们在熟悉的饭店吃饭,要么就提前买些吃的在店里放着,孩子们吃完就自己去里面的房间休息。
“初中课业压力大,月底你还要跟着六年级一起考试,不用操这些的心。”
九岁读初一,听起来是一件占凉不怎么紧张,但古丽哈却忐忑的不行的事情,她甚至还去找村里的木工,专门用好木料做了一个带书架的书桌,也算是帮忙提供硬件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