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亦凡在余秋雨面前,向来是没有秘密的。
所以余秋雨一有问题,余亦凡毫不犹豫的就回答了出来。
哦。
原来是这样啊。
这下子,余秋雨明白了。
“所以说,哥哥是怕得罪人吗?”
余秋雨蹲了下来,握住余亦凡放在膝上的手,眨巴眨巴着眼睛,开口道。
“我怎么会害怕得罪人?我不过是担心你罢了。朝廷颁发了新的律法,你若是把这事给闹得太凶,名声有损,还怎么能嫁的出去?难不成真的想要朝廷给你配一门婚事?”
说着,余亦凡还戳了戳余秋雨的脑门。
余秋雨抿抿嘴巴,有些哭笑不得。
第109章 不是自找的?
前世她都那么大年纪了,都不着急让别人给许配婚事。
现在她才十三岁,再过三年也就十六岁。
自然更加的不需要别人给许配婚事。
再不济大不了到时候她跑路啊。
再者,余亦凡做官,稍微动一下手脚,说不定她能逃过这场灾难。
不过,随即余秋雨就有些释然了。
自家兄长有点迂腐,加上又被礼教给荼毒的太深,所以难免的想法会和她们有所不同。
余秋雨觉得自己应该对余亦凡保持同情的态度,不应该笑话余亦凡。
“哥,我去看看水稻怎么样了。”
说着,余秋雨就用这个借口完美的开溜了。
余亦凡下意识的想要叫住余秋雨,似乎是想要训斥余秋雨几句,但是余秋雨跑的比谁都快,生怕还没等自己出院门就被余亦凡给叫回来。
自家哥哥那唐僧似的数落,自己是不想听下去的。
余秋雨一出门,恰好遇上宋哲。
远远瞧见从街道的另一边走过来的宋哲,余秋雨猜想他应该是来找自己的,下意识地就想要躲起来。
但是非常不凑巧的是,自己躲起来的这个念头才从脑海中一闪而过,宋哲就看到了自己。
“哎,我有事找你哥哥,又不是找你,你跑什么?”
余秋雨的脚步顿住,她有些尴尬的转过身来看向宋哲。
居然不是来找自己的?
看样子是她猜错了人家的意图,不过,猜错人家的意图后又被人家逮了个正着,这实在是有点尴尬。
她悻悻的转回脑袋看向宋哲。
“你找我哥,什么事啊?”
“还不是因为岭南匪患的事情?这岭南土匪猖獗,迟早是个隐患,要是他们知道咱们这种关系,等我们离开岭南了,你说说,你会不会有危险?要是你因此遇上危险了,你说说,你能不能应付的过来?”
为了让余秋雨心服口服的回来,宋哲非常贴心的和余秋雨解释起来。
余秋雨这么一想,其实宋哲说的也有道理。
要是宋哲离开了岭南,她哥虽然空担了个岭南知府的名头,却是个文弱书生,身无长物,没有任何本事,也不会调兵遣将的,止不住匪患,会不会把自己也搭进去?
想想余秋雨就觉得害怕,她瞬间就不想让宋哲离开了,仔细想想,宋哲留在这里挺好的,能保护她,能帮助她哥哥处理一些事情,余亦凡虽然担任了岭南知府,但是有一些事情,余亦凡仍然不擅长处理,还需要宋哲帮忙。
经过一番天人交战般的挣扎之后,余秋雨犹犹豫豫的走近宋哲。
见到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了,余秋雨已经畏畏缩缩的朝着自己靠近,宋哲的唇角弯弯,一个不可捉摸的笑容在唇边荡漾起来。
这到底还是个小丫头,容易被自己的谎言给骗住。
想着,宋哲伸出手来揉了揉余秋雨毛茸茸的脑袋。
“乖,跟在我身边你是不会有事的。”
余秋雨瞪了他一眼,她对他的这种胁迫表示不满。
但是没办法,她爱惜自己的小命。
“你回到岭南有一部分原因是需要治理匪患的对吗?那你要好好地治理,一定要把匪患这个安全因素给彻底的消灭了。”
她不想被土匪无端的报复。
当然,她更加不想让这个原因成为宋哲留在自己身边的原因。
其实她并不讨厌宋哲,不过是宋哲让她有些不自在。
她没有这么近距离的和一个男人一起生活,更没有近距离的去了解一个男人。
在前世是因为情殇,在古代还是未曾经历。
不知道为什么,在不讨厌宋哲的情况下,余秋雨看到宋哲就有些不适应,有些不习惯,任谁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宋哲随着余秋雨进入余家。
来见余秋雨是他的主要任务。
但是,他还有个次要任务,就是和余亦凡商量一下,如何治理岭南匪患。
两个人在谈论岭南的政务,余秋雨作为一个女孩子,是没有资格知道他们的谈话内容的,所以余秋雨主动退出房间,去给他们烧水煮茶。
幸好这几日,经过余秋雨和乌雅影的努力,她们几个把厨房设置在了外边。
其实余秋雨当时把厨房搬到外边来的目的很简单,她是这样想的。
若是在屋内烧火做饭,会产生油烟气,要是余亦凡和余亦然兄弟两个在屋内的话,会容易熏着他们。
再就是从室外到室内的走道有点窄。
她在屋内烧火做饭,而余亦凡和余亦然两个人从外边进来的时候,会容易被阻拦,过道拥挤,这实在是不方便。
所以,余秋雨才萌生了把厨房搬到外边去的想法。
后来,她在儒食轩帮了几次工,获得了一笔银子,然后她就用银子来置办了一下家具。
随后,就把厨房搬出了室内。
此时余秋雨坐在北屋里,一边烧火一边泡茶,心中在暗暗地庆幸。
幸好她把厨房搬出了室内,否则要在屋里边给他们烧水,那就有些尴尬了。
余亦凡还好说,自己时常煮茶,余亦凡就是这么一日复一日的熏过来的,所以他能适应。
但是宋哲就不一定了。
宋哲是定北将军府的三公子,从小身份尊贵,养尊处优的,哪里下过厨房?
所以屋子里的烟火气息宋哲是一定受不了的。
庆幸完之后,余秋雨斜眸瞥见想要进屋去的乌雅影。
“吴雅姐姐,你先等一等。”
余秋雨起身,朝着她招了招手。
“怎么了?”
乌雅影看看屋子,又看看在烧水的余秋雨,眼底划过些许疑惑。
“你过来。”
余秋雨继续和乌雅影招手。
“我哥他们在讨论匪患的事情,咱们就不要过去掺和了。”
乌雅影哦的了然了。
“岭南匪患?很严重吗?”
这个问题吧,余秋雨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乌雅影。
她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点了点头。
“恩,听我哥的意思,蛮严重的。”
根据余亦凡和宋哲的态度,余秋雨不难猜出来,这件事其实是他们的心头大患。
“岭南……匪患。”
乌雅影似乎想到了什么,迟疑了一下,呢喃着这几个字。
“姐姐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余秋雨亦是好奇的看着她。
不知道为什么,余秋雨有一种直觉。
乌雅影应该是对岭南匪患有所了解的。
“是,我知道一些事情。不过你放心,我会和你哥说的,但是我得私下里找个机会。”
眼下不是告诉余亦凡的时候。
余秋雨眼眸微垂着,她本来好奇心作祟,也想问问乌雅影,岭南匪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谁知道,居然被拒绝了。
余秋雨心中满满的失望溢于言表。
乌雅影以为余秋雨是心里边有了疙瘩,急忙开口劝余秋雨道:“你放心好了秋雨妹子,眼下真的不是合适的时机,再者,你哥哥对我有救命之恩,你又收留了我,我不会背叛你们的。”
余秋雨抬眸注视着她关切的眼睛,猛地点了点头。
她相信乌雅影。
水稻的长势正如余秋雨所料到的那般,一如既往的好。
宋哲来了岭南那么多日,就是为了这些水稻。
如今见到这水稻的长势如此的好,顿时欢呼雀跃。
他急急火火的写了封信,把这边水稻的情况告诉了远在京城的赵至琛。
余秋雨看到宋哲这么高兴地模样,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水稻种植技术夹杂了杂交水稻技术,在现代已经很流行了,当时他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还把杂交水稻列为背诵和研究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