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哥打算帮我?”庞元英扭头问。
蒋平瞄一眼那边气质清冷几乎要与世隔绝的白玉堂,瘪嘴呵呵两声,“不帮。”
“那就别废话。”
庞元英笑问白玉堂要不要喝酒,他这有好多下酒菜。
白玉堂推拒了,起身要回房,庞元英就屁颠屁颠跟着。
“你跟着做什么?”白玉堂反问。
“随从随从,自然是你去哪儿跟随去哪儿。放心,你去茅房我也会跟着保护你的。”庞元英拍拍胸脯,豪情万丈道。
白玉堂皱眉瞪他一眼,直接翻墙回自己那边。庞元英勾勾手,在青枫的帮助下翻了墙,踉跄落地后,拍拍身上的土,跑到窗边。扭头看白玉堂,正坐在桌边倒茶。
白玉堂身着的白缎袍光滑顺垂,外罩一层白纱襕衫,纤尘不染。凤目微微上扬,蕴着冷意,藏着刀锋。高挺鼻梁,修长的手指捻着茶盅,茶盅随即被送到薄唇边,唇动,轻轻抿一口。此状很撩人了,不过是属于让人只敢静静远观欣赏的‘撩’。
庞元英觉得眼前这幅画若拍成剧照搞宣传,肯定定会引来大波关注,上微博热搜都没问题。
“你要在外面站到什么时候?”白玉堂等了半晌见庞元英还不动,放下茶盅,转眸射向他。
“等你叫我的时候呀。”庞元英不停地眨眼皮,问白玉堂还需要他提供什么服务。
白玉堂:“服务?”
“伺候的意思。”
“你嘴里总会冒出一些奇怪的说话。”白玉堂眉头微蹙,沉默了,似乎在思量什么。
“要倒茶吗?”庞元英继续烦白玉堂。当十天随从是吗,他不需要一个时辰就可以把白玉堂烦到爆炸。
“别当我不知你什么心思,”白玉堂皱眉,不想庞元英得逞,但他真的很烦,“走开,本来也不过是玩笑。”
“好咧,没关系,就算不做随从,有什么需要您叫我,一定伺候到位了。”庞元英对白玉堂嘻嘻一笑,以胜利者的姿态,甩着胳膊大摇大摆的走出院子。
小吏跑来传话,展昭请他和白玉堂去包大人那里议事。
蒋平跟着庞元英和白玉堂去了,刚见面就先行给包拯和公孙策等人道歉。
公孙策淡淡笑了笑,对他乔装打扮的事并不意外,转眸看向包拯。
包拯似乎也知情,但嘴上还是一本正经的教导蒋平和白玉堂不该如此玩闹,“这算一过,你们需立功赎罪。”
“这么说包大人肯留我了?”蒋平高兴问。
“开封府能有蒋兄弟这等才华之人,包某求之不得。”包拯微笑道。
蒋平忙拱手多谢包拯,又问包拯有什么吩咐,他肯定办得比他五弟好。一旁抱刀的白玉堂闻言冷哼一声。
“你也随你五弟一般,跟着庞少尹查案,务必护他周全。”包拯吩咐道。
蒋平连忙领命。
展昭则将他刚刚调查的潘白沙亲属的情况,简单回禀了众人。
“三家都住在长林村,共十一人,皆不知所踪。”
在场的众人闻言,都沉默了。十一人这么多,若真出了意外,就是大案子。
“可问出去向没有?”公孙策问展昭。
展昭:“两天前的夜里,有人目击有一辆马车从村子里驶出,还有四名骑马的人护卫。朝南走了,村子南边小路很多,有的穿林子,所以他们具体去了哪儿,因为人手有限,尚还没查到。”
包拯立刻命王朝带人再查。
当晚庞元英再用上次闹鬼的方法,在深夜林子里审问孙管家。因为上一次受惊吓的缘故,这次孙管家承受能力好了不少,看见‘鬼’后,就立刻跪地哀求,一口气道出他所知的真相。
“我不过是依命办事,真没有害大小姐的心思。当年老爷吩咐我去观内把小姐的尸体装殓,我也吓了一跳,闹不明白怎么回事。夫人更是奇怪,明明大小姐是生辰那日的当晚就没了,但夫人却嘱咐小人对此要保密,先对外说大小姐得了暴疾,三日后再说人死了。”
“是哪个道观,你家的还是紫宸观?”庞元英从树后走出来,拿下脸上的面具,直接询问孙管家。
“便是国公府中建的道观。”孙管家还在俯首磕头,没注意到‘鬼’的声音有了变化。他回答完之后,才反应过来不对,抬头一瞧,看见了庞元英,吓了一屁股坐下了,蹬腿往后退爬了几下。
庞元英让孙管家如实交代。
孙管家见事已至此,只好把自己知情的一切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大小姐下葬后不久,小人才从妇人口中得知,大小姐已有身孕,说是被当场捉奸后羞愤难当,便自尽了。那晚小人去收尸的时候,大小姐披头散发,穿着一身亵衣躺在地上,嘴唇发紫,好像是中毒。道观里没有其他人,原本该在那儿的张道士前一日就离开了。
夫人说府中已经出来这等败坏风气之事,若再污出家道士们的清名,那便是罪上加罪。所以大小姐在道观自尽的事儿定要保密。再之后府里就肃清一批人,只有我和几个受夫人老爷最信任的老仆在了。
前几日夫人忽然叫我们过去,吩咐我们记住,曾经宋国公府里住着的‘张道士’其实是吕哲,并把吕哲的画像给我们瞧了。个中缘由具体如何,小人便不清楚了。”
庞元英吓唬孙管家若再说假话,就立刻给他放出去。到时候宋国公府知道他如实交代了,自然有他的好果子吃。
孙管家吓得直呼救命,连连表示不敢,“小人愿拿命发誓,小人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半点隐瞒。”
庞元英看向包拯。
“如若国公府的大小姐真的和人私通,不管是服毒自尽,还是宋国公夫妇害她致死,虽为家丑,有违伦常,但并不违法,这般的话事情并不在开封府管辖之内。”公孙策询问包拯这案子是否还有查下去的必要。
包拯默然片刻,回看庞元英,“此案由你负责,说说你的想法。”
“当然要查下去,此案如果仅是家丑,宋国公府当在家丑败露之后,该是急着辩解维护名誉,请求开封府帮忙隐瞒。而非像现在这样,坚持撒谎,甚至指鹿为马,非要指认十年前在宋国公府留住过的人不是张道士而是吕哲。”
庞元英觉得这里面有事,不涉及人命最好,白查了就当他第一次办案练手。但倘若牵连出其它,说不准就是一桩更大的案子。庞元英有种预感,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他一定会彻查到底。
包拯满意地点了点头,眼神里流露出‘你果然没让我失望’意思。
“那就按照少尹的意思办吧。”
庞元英暗暗瞄一眼包拯,果然是包黑子,明明他的想法和自己一样,却说按照自己的意思办。给你精明的!
庞元英等大家都散了,凑到包拯跟前,脸皮厚地问他什么时候给皇帝上本子夸奖他。
“那要看你最后把这案子查得如何了。”包拯垂眸整理完桌上的信件,方抬眼再看庞元英。
“大人参我的时候,可没这么磨蹭,那叫一个干脆利索。”庞元英表示不服。
“看来你也知道夸你对我来讲不容易,所以你更该好好干,做出政绩给我看,到时让我没道理不夸你。”包拯笑着起身拍拍庞元英的肩膀,鼓励他道。
庞元英哼了一声,要告辞,被包拯叫住了。
“宋国公府千金挖坟的事儿,劳烦你折腾了。我这有老友所赠一方砚台,便转赠与你。”
包拯将他桌案上多余的新砚台拿给庞元英,亲自交到他手上。至于他赠送此物的意义,包拯笑言就不多解释了。
“你如此聪慧,自然明白。”
庞元英点点头,他不太识得砚台这种东西,但瞧着跟普通的砚台不大一样,刻纹精致,性质坚固,肯定不便宜。
既是包拯的好意,庞元英当然要致谢。
拿回去后,庞元英把玩了会儿,就放在桌案上。原本也放在桌上桃木剑忽然掉在地上。
庞元英捡起来,放回了桌上。打算用新砚台磨墨写两个字,毕竟是包大人送的砚台,感觉用它写出来的字‘气质’都会不一样了。
庞元英在砚台上加水,用墨研磨了两下。
啪嗒!
桃木剑又掉在了地上。
“青枫!”庞元英喊来青枫,“你看到没有?这剑它会自己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