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清和县主+番外(87)

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商驰莞尔:“承恩公府谢家嫡长孙,如何?”

商铎静默片刻。

“谢家那小子,我也是见过的,确实不错。只是世事难料,陛下如今才刚登基,若来日大皇子坏了事,谢家可就是个火坑了。”

他们家目前虽打算站在大皇子那边,但也并不是将身家性命都搭上的效忠,充其量算是结盟罢了。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商铎都只会效忠当今。

若来日当今铁了心要立旁人为太子,商铎还是会立刻跟大皇子掰得干脆利落。

商驰失笑:“可见事关妹妹,父亲就关心则乱。谁又能预料到几十年后?况且事在人为,我们家又不是摆着好看的,以目前的局势,还有哪位皇子比大皇子更担得起那太子之位呢。”

商铎也笑了,也是,这朝堂上风波诡谲,从没有结束的一天。

便是王朝还有更迭之时,何况是世家起伏。这样瞻前顾后,果然是因为女儿所以乱了方寸。

商铎便道:“这样算来,也是一门好亲。只是他家毕竟是武将,来日那谢家小子说不得要上沙场,刀剑无眼,可不会看你的出身。”

商驰也颌首:“世间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父亲也想想妹妹的脾气,活脱脱像极了您,嫁入武将之家,倒是好些。况且谢翎是见过妹妹真面目的,既然还能投缘,便是缘分了。”

商铎忍不住笑着摇头。

也是,女儿像足了他,他当爹的当然是高兴。

然而设身处地,他自己却不肯娶这样的媳妇儿。他心仪的还是江氏那般温柔贤淑的世家贵女,所以商婵婵的性情既然像自己,那寻常诗礼之家,还真有些吃不消。

商驰笑道:“况且如今也不急,咱们与大殿下的交情已然有了,谢家有意,自会上门提亲。他们两个都还小,正可再看两年。父亲也可请母亲留意承恩公夫人和世子夫人的性情。”

商铎挥挥手:“这还用你说。”

又道:“你对婵婵的婚事倒是上心,你自己的可怎么说?”

商驰了了一桩心事,此时倒颇为轻松,只玩笑道:“我是高处不胜寒罢了,还是那句话,一世的夫妻,若是到头来,对方连我所想所做之事,都从来不明白,又有什么趣儿。不如我自己一人来的干净。”

商铎立刻指了他道:“这回因贤妃之事,你已拿定了主意,我也依你。可你若跟北静王一样起了不娶的心思,我可就要请家法捶你了!也就再许你拖这三年,你好生给我仔细着!”

可见商铎与皇上是亲舅甥,骂儿子都是一句话:你给我仔细着。

商驰也只笑应了,然后借口户部有事当即告退,不给保宁侯继续说教的机会。

保宁侯也无语。

人家北静王不娶亲,但身边姬妾却很多。谁跟商驰似的,身边空荡荡的,日日只想着朝堂之事。

商铎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看似温和谦逊,实则是个非常自负的人,只觉世人都不如他,娶妻自然不愿意是轻薄脂粉。

于是索性就这样拖了下来。

商铎摇摇头:儿女太有主意也有不好之处,他这个当爹的都说不听。

作者有话要说:谢翎:果然是我最敬爱的大舅兄。

商驰:我妹妹不能嫁凤凰男。

商婵婵:着急我大哥跟我大嫂的事!

今天又是互相担忧的一天。

——————————————

PS:两方cp基本落定,准备推剧情啦。

第59章 两次挨打

当日子有规律时,就会觉得过得很快。

其间再无大事发生, 就更是光阴流水, 岁月空添。

商婵婵只觉得夏日的酷热,秋日的菊香仿佛还是昨日, 再一算, 却发现已然是冬至时分。

这日晨起, 商婵婵一睁眼就觉得窗外光辉夺目,还以为自己迟了。起身过来推窗一看, 才发现竟是雪光相映, 整个皇城茫茫一片雪色。

茯苓听见动静忙走进来:“我的小祖宗, 这是怎么说,大清早的站在这里吹冷风!”于是连忙将窗户掩了, 又叫跟进来的宫女拿熏笼上的袄裙来叫商婵婵披上。

商婵婵踏入明净堂时, 见诸位姑娘都已到了, 然而夫子们却都未至。

只见云珠福身道:“明儿就是冬至, 诸位姑娘明日一早自然要出宫回府,所以今日太后娘娘就免了诸位姑娘的课,请姑娘们去消寒会呢。”

文杉笑道:“娘娘好兴致, 从前在家中,祖母也常办消寒会取乐。”

云珠笑应:“平宁大长公主最喜热闹, 听闻长公主府上每逢九日都有小宴。”

商婵婵心道:果然是热闹。从冬至进“九”,以后每九天一回,平宁大长公主也不嫌麻烦。

不过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平宁大长公主作为宗室女子的领头羊,自然也要担得起这份联络亲眷之责。

冬至除了消寒会, 惯例还要画九九消寒图。正是绘八十一瓣梅花,从冬至日起,逐日涂满一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

商太后的消寒会办的热闹,南烹北炙,鹿尾银鱼,浓香四溢,佐以各色佳酿,在寒冷冬日越发让人食指大动。而看着这些姑娘们彼此说笑,商太后也颇可解颐。

待商婵婵从商太后的消寒会上回来,已然有了七八分醉意。

这倒不是她贪酒喝,而是消寒会上一贯有拇战或者飞花这些游戏做耍的例,输了的当然要喝酒。

她有些醉了,就缠着黛玉给她画一幅消寒图,更要在后面做一首梅花诗。黛玉看她醉眼惺忪,就叫她坐在一旁醒酒,自行在案前画梅。

人喝多了难免话多,商婵婵坐在一旁只是叽叽咕咕,一时想起一事:“林姐姐知道吗?贾宝玉又挨打啦!”

她一贯是听人倒霉,尤其是荣国府人倒霉就高兴。此时又喝多了酒,连着一对菡萏耳坠都乱晃起来。

黛玉便道:“竟不是前几个月,二舅舅打过的那回?听你的意思,二表哥又挨了新的打?”黛玉也有些无语,那宝玉今岁真是流年不利。

上次挨打黛玉知道原委:忠顺王府上门要琪官是一罪,宝玉调戏金钏儿以至于金钏儿跳井是二罪,两相夹杂,果然就被贾政一顿板子打的一两个月起不来。

而且那时候王夫人还在佛堂一颗颗数她的佛豆呢,不能像书里那般先去护着拦着,嚎一下贾珠,替宝玉省下一半的板子。

于是等贾母拄着杖一路拐过去,贾宝玉已经被打的差不多只有出得气,没有进的气了。

贾母好悬没哭死过去,沉重的龙头拐险些直接敲到贾政的脑袋上去,更是宣称要立马备车马回金陵,谁拦着骂谁,搞得荣国府很是鸡飞狗跳闹了两天。

事后凤姐儿上林家送中秋节礼的时候,还跟黛玉学了一回现场,格外活灵活现。

黛玉也有些感慨:贾母那样精明又历经世事的老夫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在这公侯之家几十年,什么大风大浪千奇百怪的事情没见过。

结果如今老了就成了个只知溺爱孙子的老太太了。

商婵婵还很大不敬的腹诽过:贾母跟太上皇老了之后倒是一对知己。

太医前来荣国府诊治,只说贾宝玉本就体弱,这一回毒打实在厉害,若不好好休养,就要落下病根了。

故而贾母再不许贾政逼宝玉读书,更是把贾政骂的好几日没有地方站。

贾赦则趁机讨好贾母,标榜自己从来不逼儿子读书,且贾琏如今也还算出息了呢。

“母亲只看琏儿就知道了,原本是家里给捐了个同知,如今却已经去工部做了主事。当年二弟刚进工部不也就是个主事?”

“等再过两年,琏儿就好赶上他二叔啦。可见朝中有人好做官。就算现在林妹夫跟咱们家还有芥蒂,不肯走动。但在外人看来还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这不琏儿也就有了实缺。”

“所以母亲不必叫宝玉下死力读书。咱们家的孩子,以后总有官可做的,可别像二弟当年勒掯珠儿一样。到时候后悔也晚了。”

这话说的倒是很让贾母认可。

况且贾宝玉本性也十分厌恶读书,更是天天躲在贾母这里扭糖似的耍赖不肯去上学。

贾母思来想去,便决定替她的宝贝孙子寻一门好亲事,有自家和岳家两门帮衬,不愁宝玉以后没有出息。

当然,经过这一年林家的冷漠,贾母再不情愿也只能承认,她想宝玉跟黛玉结亲,就只能盼着哪天林如海突然吃错药了才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