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清和县主+番外(42)

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谢翎想了一想:“你说的是薛蟠打死人,贾雨村替他抹过的事吗?说来这件事还是令尊商侯爷顺藤摸瓜查出来的。因这贾雨村是林公举荐,贾家替他谋事复起的,所以令尊便叫人盯着他,倒查出了此事。”

商婵婵摇头:“还有一事。荣国府琏二奶奶在为秦氏送灵到铁槛寺时,曾在他们家庙馒头庵,受了一个尼姑的贿赂,要做些什么事。你要是方便,抓了那个最老的尼姑问问就知道了。”

倒不是商婵婵含糊其辞,而是她可不是黛玉那种过目不忘的智商,白看了红楼梦许多遍,但仍然记不清凤姐包揽的具体是件什么事。

那章她光看秦钟调戏小尼姑去了。

当时还道,怪不得呢,原来不是自己亲姐姐,不然不能送灵的时候一点不伤心,倒是跟小尼姑分别时很伤心。

这要是亲姐弟,真是禽兽不如了。

谢翎点点头,却也疑惑:“这等事也可算是荣国府内阴私之事,你如何得知的?切莫以身涉险,这些探查之事本就是我们男人该做的。”

商婵婵提着灯左顾右盼,笑道:“不危险的。”

看书有什么危险的。

但口中还是解释道“你不知道那位琏二奶奶,最是喜揽事办,显露才干的。当然她的能为比贾家那批男人们强远了。而且她胆子大着呢,亲口说过她是不怕阴私报应的,什么事她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之后凑近了谢翎,神神秘秘道:“她还说过一句呢,便是人家告贾家谋反也不怕。”

光这句话要有心人听了去也不得了。

谢翎不期然她忽然凑过来,只觉得鼻尖一阵淡淡的香气,连忙退了一步,生怕让人听见他剧烈的心跳。

好在街上行人极稠密,大家都挤在一处走,互相躲避间进退倒也不引人注意。

商婵婵没有在意谢翎的动作,她只是在想凤姐儿。

其实她是真是很喜欢王熙凤的,那当真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偏生落在末世的凤凰鸟。

荣宁二府贾珍贾琏之流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捆在一起也不如她,到后期若不是她百般操持,荣国府面上的架子只怕都保不住。

只可惜她生作了女儿身,王家又不曾教女儿读书识字,更何况教导规矩律法了,只是任意妄为,许多事情走了邪路偏道,才落了个凄凉的下场。

要是她生在现代读书学习,天下之大任其发挥,保管是个出类拔萃的女强人。

她想着凤姐儿,难免有些唏嘘。

于是便道:“那位琏二奶奶虽包揽诉讼放印子钱,但也少不了二房王氏的推波助澜,这就是他们贾家两房的明争暗斗了。总之,若是那位琏二奶奶没做下什么大的恶事,我倒想请你网开一面,她从前倒是对我与林姐姐还不错。”

商婵婵并不知道她那几句话真能让凤姐儿悟了,虽则从前做下的不能悔改,但如今已经不放印子钱了。在府内更只服侍贾母,连管家都要扔下了,自然少了许多日后犯错的机会。

而这里谢翎见她由兴致勃勃转为低落,便劝道:“你身体弱,不要多思忧虑,万事都有我们呢。”

商婵婵再次颇具深意的打量了他两眼:他在关心自己?倒是很聪明,知道自己跟林姐姐关系好,于是曲线救国。

这是想让自己替他说好话?

想起谢翎自幼被当做哑巴那个典故,商婵婵心道,如今挤出这么多话也是难为他对林姐姐的一片心了。

于是笑道:“我明白谢家哥哥的意思,你放心便是。”

我会找机会替你说好话的。

谢翎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分明的笑意:啊,未婚妻听了我的关心,还叫我放心。

真是美好的一天。

作者有话要说:谢翎:原来最可怕的不是追妻火葬场,而是我以为成功了,结果对方发给我一张好姐夫牌。

第34章 文武灯魁

且说上元佳节, 忠勇王府、承恩公府、保宁侯府三家儿女一同出门赏灯。

一行人在外面逛了小半个时辰,这些向来娇弱的贵女们便都有些走不动了。尤其黛玉,只觉得支撑不住。

当然, 荔容郡主仍然是神采奕奕,看上去再溜达两个时辰也没有问题。

方才她还一阵风一样去看一只喷火的龙灯,速度之快连她手里牵着的黑犬都险些没跟上。

这些人中以商驰最为年长,他又素来细心, 见诸女步履都有些迟缓, 便道:“前面有座锦绣楼, 本就是京中第一等的酒楼。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 他们便歇业不开,只是细细打扫布置了, 专为上元节招待官宦人家女眷而设,我们且去歇一歇吧。”

除了荔容郡主表示她还没逛够, 要继续遛狗, 然后带着自家侍卫侍女与他们分道扬镳以外,余下的女儿都愿意入锦绣楼坐着赏灯。

商婵婵瞧着那条黑犬一直在吐舌头,想来平时它在王府里大概也是养尊处优,此时大概挺想荔容郡主坐下歇歇的。

然而狗生艰难,原就由不得它,只能随着荔容郡主走远了, 还回头对着商婵婵等人“呜”了两声。

自商驰发话,早有商家的下人提前跑到前面去,进入锦绣楼为诸人打前站。

商驰早知诸女怕是逛不了多久, 于是提前早在锦绣楼定了最顶层的雅间。

掌柜的核实过身份,忙不迭的出来亲自迎着这些公侯少爷小姐,团团脸上全是笑。

“承蒙诸位贵人看得上我们锦绣楼,在顶层那间看灯可是最好的,又格外清静。我这就打发人去给诸位公子小姐准备茶点——今儿我们这儿特意请了开元楼的点心师傅,专门预备着贵客呢。”

商驰点头,自有保宁侯府的人再递上一包银两。

掌柜的暗中掂了掂分量,更是喜上眉梢,脚不沾地的唤人去了。

商婵婵本想摘了面具喝茶,谁知见谢家三位姑娘只是将面具略微推上去一点,露出一张樱桃小口,抿了抿茶又戴了回去,仍旧是安静的不发一言。

与贾家三春一般,这三个姑娘名字最后一字相同,都叫什么音,因她们腼腆文静,声如蚊讷,商婵婵只听清了一个谢曼音,剩下两个都没听清。

且她们衣饰相同,唯有面具不同,一走动起来,商婵婵简直是眼花缭乱,分不出谁是谁。

此时见她们不摘面具,商婵婵也就不摘了。

也是,商谢两家毕竟不是通家之好,也并无姻亲,自然不好露面。

商婵婵也只得如此喝了一口水,然后往窗外看去。

从上往下看,越发可见街上各色花灯灿灼,只见各处皆是灯火相映,细乐声喧,说不尽的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而这锦绣楼年前特意闭门修饰过,也是鼎散幽香,宝树奇花,金窗玉栏,宛如琉璃世界一般焕彩辉煌。

一时有两三个生的干净妥帖的丫鬟上来,端上了各色茶点,样样玲珑精致,除了开元楼擅长的翠玉豆糕、雪耳糕、松瓤鹅油卷等,年节下还特意上了一道红粿金糕,取年岁盼高时时利的好意头。

只是这里的姑娘都出身公侯名门,且以黛玉和婵婵从小脾胃弱,几乎从不敢在外乱吃东西,便都没动。

倒是商骥各色点心都吃了些,换来了商驰一句“只知道吃”的考评。

虽然商驰声音压得低了,坐在对侧的谢家女儿都不曾听到,但商婵婵跟黛玉还是听到了的,不由一笑。

商骥当着外府姑娘,略有些红了脸,只道:“大哥这话说差了,我并不只知道吃,近来功课夫子也是夸了的。”

商驰一笑:“是吗?今日便可考考你。这锦绣楼素来有上元佳节,文武灯魁的比试传统。武以射技,文以灯谜,你既然说自己进益了,下头文的武的,无论哪个,你夺魁回来,我便替你禀明父亲再给你买一匹好马如何?”

商骥不吭声了。

其实他读书并不差,只是在这个家里自然是敬陪末座。

所以他的进益,在他这位大哥眼里就类似于倒数第一进步到倒数第二,可以忽略不计。

况且如今这里,武有谢翎,文有商驰,再给他生两个脑子两条胳膊出来,他也赢不了这两个人啊。

商婵婵一听此事,立刻灯也不看了,回头笑道:“哥哥,我们女儿家能参与吗?若是我林姐姐下场,必然能拿回文试的魁首来!”

商驰颌首:“下头各府夫人和姑娘都可参与。你放心,文武不在一处,射技专门在后面庭院设了场子。只有文试在下面大堂里,挂了九十九盏灯谜,你与林姑娘只管去玩,也不必怕被人冲撞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