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清和县主+番外(25)

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久而久之,保龄侯夫人哪里管得了湘云,在她面前时,湘云从来就是个乖巧听话的,谁知道去了贾家就能干出这种事儿来。

江氏可不知,也不在乎保龄侯府的苦衷,此时只是冷笑道:“这件事既然叫你当面撞上了,保龄侯府要是个明白的,就该上咱们家解释一番,待来日林大人入京后再去林家登门致歉。”

商婵婵唯恐天下不乱地问道:“要是她们不明白,不肯道歉呢。”

江氏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那枚簪子,且不说她一见黛玉就喜欢,就算是为了昔日与贾敏的情义,她也不能见故友的女儿叫人这样羞辱了去。

因此只道:“眼见得要入腊月了,年关之下,各府诰命入宫请安的日子尽有呢。若是她们不懂礼,我也只好当着太后娘娘的金面请教一番,叫她们明白明白。”

于是第二天,商婵婵在听说史家两位侯夫人“明白”的上门后,还有点遗憾。

说来史家一门双侯,如今又有实缺,两位侯夫人在京中还是十分有体面的。

如今保宁侯回京,多少人都想要结交这位皇帝的亲舅舅,史家自然也不能例外。

结果好事没摊上,这第一回上门,就是为了自家女孩的教养来致歉的,两位侯夫人都臊的不行。

而江氏也未怎么客气,当面就请她们好生教导湘云,往后若再生事绝不会这般道个歉就了结了。更提及史家真正该登门致歉的对象,是林家。

其实就算江氏不说,来日史家两位侯爷自然也会往林如海处化解此事。但江氏当着她们的面明明白白的说了这句话,分明就是信不过两府的教养和脑子。

这更叫她们觉得丢人了些,几乎是没说几句就红着脸落荒而逃。

在回府的马车上,跟着丢脸的忠靖侯夫人拉了嫂子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嫂子务必好好教养云丫头!来日云丫头要往荣国府去,见林姑娘的时候还多着呢,若是再惹出这样的事儿,嫂子便自己登门吧!我可不来了,多少年的脸面都丢尽了!”

保龄侯夫人也是羞愤不已:“你放心,我已派了个极严厉的嬷嬷去教导她规矩,反正她也读书识字的,先将那规矩体统写上一千遍刻在心里再说。”

“再者便叫她在家里老老实实做几个月的针线,年前别想往荣国府去了。只是我瞧着荣国府那边也恼了,不然不会将人送了回来。这些日子只怕也不会打发人来接。”

妯娌两个相顾十分难堪,再想着等林如海入京后,两位侯爷也得亲自上门去丢这么一次人,就更难受了些。

尤以保龄侯夫人,还被夫君说了两句不知教养侄女,以至在外丢脸。

更是在心里下定了决心,哪怕拼着叫人说她严苛,也要将湘云好好管教起来。

而荣国府这边听闻两位侯夫人亲自登门后,贾母便叫凤姐儿也去保宁侯府走一趟探探信儿。

谁知凤姐儿带回来一个震惊整个荣国府的消息:宫中太后听闻林氏女才德出众,预备过些日子召黛玉入宫一见。

其实黛玉与商婵婵等人入宫为陪读之事已经准了九成九。只等着侍女小选过后,一并出了结果再传旨。

但江氏向来谨慎,宫里一天不下明旨,她自然不能透露此事。

但贾家这一回两回的事儿着实令她烦恼,深觉黛玉委屈。于是她就用了春秋笔法,说太后要召黛玉一见。以贾家上下的势利眼,听闻此事后,这些日子肯定不敢再薄待了黛玉。

等明旨下发,黛玉入宫读书,自然会更叫他们敬畏奉承。

而林如海所赠之物,除了那枚金松鼠翡翠葡萄簪江氏留了做个念想之外,其余的都命人仔细封好了。只待宫里出了陪读的旨意,就送去给黛玉。

这几位陪读姑娘都是亲贵之女,家中十分豪富殷实,自然不能叫黛玉在头面上输与了人,贾敏之物都是极好的,正该到时给黛玉增色妆奁。

且说黛玉将要得太后召见之事传回荣国府,贾家上下果然都觉与有荣焉,对黛玉十分客气起来,连王氏也变作了一张笑脸儿。

唯有宝钗心里气苦难言。

前日她是真的想要拦住湘云,叫人知道她的端庄稳重。谁知商大姑娘还是不分青红皂白,连她一并怼了,实在是让她委屈。

如今黛玉又有这样荣耀,枯荣相较,更让她心中苦闷。

薛姨妈也心疼女儿无辜受屈,忙劝慰道:“宝钗,你且别太委屈了,这次的事儿都是云丫头惹起来的,你说说她,平白无故去惹林姑娘作甚。”

“你姨妈为了元春,当日准备了好些话想跟保宁侯夫人说,结果侯夫人没见到,云丫头更把商大姑娘气跑了,以后你姨妈那边也不会给云丫头好果子吃的。且史家能不恼?她的苦在后头呢。”

宝钗郁郁道:“母亲别说了,难道她更倒霉些,我就好了?说到底是我不投商大姑娘的缘法,白白便宜了林姑娘。”

若是自己早与商婵婵交好,那进宫见太后的肯定就是自己了,入宫必然是水到渠成。

她并不去想,或者是刻意忽略了自己与黛玉等人的身份之别。

薛姨妈见女儿闷闷不乐,便预备说些其余的事情岔开。

想来那件事也该告诉了宝钗,于是便叫人关门掩户,独留了母女俩在屋里。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啦~

第26章 假山私语

且说回到梨香院后,薛姨妈关门掩户,将所有人都遣走,这才悄悄对宝钗道:“我这里给你准备了个人,剩下几日除了学规矩之外,你也得用心学着别的。”

宝钗向来仔细聪明,此时想起家里带上京的一个人。

脸上接着就做起烧来。

“是娘一路从金陵带过来,谎称是咱们家老管家遗孀的那个妇人?”

薛姨妈拍拍她的手,也有些期期艾艾:“我儿聪慧。她,她虽然是那等地方出来的,却是个清倌人。”

“咱们也不为了旁的,只是许多事你需得稍微知道些。你也见过她,那容貌也算不得绝佳,然而当时不知哄得多少男人垂涎落魄。可知这女子,单只相貌出挑,也是不成的。”

她毕竟是母亲,要找个这样的人来教自己女儿风月之事,也十分难以启齿。但事到临头,不得不咬牙说了。

毕竟薛家送女儿进宫是奔着做妾去的。那些管家理事,端庄劝导的贤惠,且都得往后放放。能笼住男人的心,才是第一要务。

薛姨妈也觉得十分心痛。

可怜她金奴银婢养出来的女儿,如今要送进宫去伺候人,还得任由旁人挑挑拣拣。最好的前程也不过是皇家妾室而已。

薛姨妈望着宝钗的脸,几乎就要后悔了:“宝儿,你再仔细想想。你姨妈也不是没露出来过金玉良缘的意思。若是你不愿意,咱们就将心思放到荣国府里,未必没有前程。”

宝钗垂头:“事到临头,母亲怎么还怕了?荣国府如今不过只是架子不倒,外头看着烈烈轰轰罢了。那宝玉又岂是个上进求学的?日后老太太一没,大房继承爵位,哪里还有宝玉的事情。”

姨妈之所以有结亲的意思,不满林姑娘是一回事,再就是看重咱们家的钱财,想弄了去往宫里送补贴她女儿。如今我既然能进宫,何必要白将钱填送了旁人。”

元春在宫里熬了几年,一朝夙愿达成,当了贵人,对宝钗是个极大的鼓舞。

薛姨妈叹气:“唉,若是宝玉是琏儿那样的身份,就好了。”

薛姨妈也不想想,人家真的长房承爵之人,为什么要巴巴来娶一个商户出身的女儿做妻子。唯有宝玉,是二房次子,父亲是个五品官位,倒还能相配些。

宝钗细白的牙齿咬住了嘴唇,脸色渐渐平静下来:“母亲这些年的苦,我都知道。哥哥不争气,女儿若是再不争气,咱们这薛家长房可就彻底败了。其余七房都对咱们的生意虎视眈眈,现在若不是怕贾王二家,也早夺了咱们家的生意去了。”

靠山山会倒,靠海海会干,只靠着贾王两家终有不能的时候。宝钗自负才貌聪慧,便决意要靠自己搏一搏前程。

她垂下眼睫,轻轻道:“只一点,这事儿过后,母亲需得记得,要将那个妇人妥善处理了才行。”

薛姨妈心疼道:“放心,到时候给她一注银子,叫她走的远远地,再不许上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