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重生指南(30)

宝玉:……,我本来就不是武林中人。

宝玉来的不巧,到了林府之后,林妹妹并不在家。贾敏招待了这个许久不见的侄儿,对着他和颜悦色道:“你妹妹去了去了衡阳长公主那里,想来再过两个时辰便能回来,不如你就在府上等她一会儿吧。”

衡阳长公主的驸马已于三年前过逝,唯一的儿子带着驼队去了西域,公主府无人,衡阳长公主便搬到了京郊的衡云山庄去住。

衡阳长公主对佛学和医学有很深的研究,生性高洁,目下无尘,不大喜欢与人交往,黛玉入了她的眼是好事。

宝玉记挂着贾政所言之事,叫人收了药材后,又问道:“姑父可在家中?侄儿还有要事同姑父相商。”

贾敏道:“你姑父刚刚升任了兵部尚书,一早起来便上朝去了。算起来,这个点也该回来了,我叫人去前头帮你看看。”

贾敏料得不错,林姑父果然已经下朝归来。

宝玉将杨长老所说之事告知林如海,林如海喜道:“果真?我这就入宫禀告陛下。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不知该如何证明?”

毕竟当事人已经是死无对证了。

宝玉道:“这个不难,武林中人皆可为人证。派人去崆峒派细细搜索,想来还可以拿到物证。”

林姑父听到“武林中人”四字嘴角抽抽:“好,我这就叫人去看看。”

解决了一件大事后,宝玉回府的脚步都轻了许多。谁知刚走出两条路去,竟然看到了匆匆而过的那人身形十分熟悉。

宝玉自打练了功夫以后,耳聪目明,虽然那人包得十分严实,但他跟了几步后还是认出来,那人竟是贾环。

宝玉听贾兰说过,贾环已经摔伤了腿。可就现今的情况来看,贾环身上很明显是没有受过伤的。

宝玉几人一路尾随,最后追到一处院落后停了下来。

宝玉几个翻到房顶观看,里面被绑在凳子上的人,竟然是梁国七皇子元旗。

宝玉咋舌,这人也实在是倒霉体制,他这辈子就遇上了两次挟持人质事件,竟然两次的主角都是他。再看余下的几人,看装束、辨口音,大抵是蒙古来的。

这几年大周一向跟蒙古剑拔弩张的。贾环怎么跟这么几个人勾结在一起?

朱长老在大周和蒙古的边境村落长大,最是通晓蒙古语的,对着宝玉轻声道:“这次梁国使臣来京,为首的正是这七皇子元旗。他们打算杀了这人,挑起两国不和,等梁国同我大周结仇后,一旦战事爆发,蒙古借道梁国攻打我们更是有利。”

宝玉点头:“既然该知道的他们都说了,还等什么,动手吧。”

这几人功夫着实一般,宝玉和两个长老都没出手,两名弟子用了本派基本剑法便将他们制服。一番缠斗过后,除了救下了梁国皇七子元旗,还拿到了蒙古国奸细身上密信,可谓一箭双雕。

贾环被周虞用凳子腿敲上了脑袋,躺在一旁安心装死。待宝玉要走时候,心中终究还是气不过,浑身运劲儿出招偷袭,不料杨长老机警,从宝玉身后一掌劈了过去,当场毙命。

此事关系重大,宝玉不敢耽搁,当即再度折回尚书府中找林如海汇报。

林姑父刚刚从宫中回来,看到宝玉也是笑道:“皇帝很是赏识于你,约你明日去宫里用宴,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大晚上的就过来讨赏了?”

第35章 宝玉卷(6)

宝玉没心思同林姑父说笑,三言两语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同林如海细细说来。

林如海听了宝玉所言之事,心中一惊,觉得非同小可:“早就听得蒙古欲犯我边境,没想到他们动手竟如此之快。若是我大周同梁国关系一朝破裂,蒙古借道梁国邺城,攻打我大周北域,的确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走,先同圣上说明情况。”

说罢,林如海起身更衣,带着宝玉连夜面圣,禀告此事。

皇帝对宝玉很是欣赏,感念他数次为朝廷立功,又听宝玉愿意前往北部前线,对抗蒙古,当即便将宝玉破格提拔,由原先的武德将军擢升为骁勇大将军,配合大军出征蒙古。

贾政知道贾环所做之事十分震怒,先是开了宗祠将贾环从族谱除名,又以贾环为反面典型将府中弟子好一番教育。

得知宝玉欲上前线,贾菌、贾芸等人均道愿意随军,贾政心中甚慰,荣府在京中的名声也越发好了起来。

出征之前,皇帝叫了国师占卜大军行程,国师云,宝玉原是天上仙人,而今学成功夫,为助陛下而来。占卜所得上上吉兆,大军在三年之内收复边境十二州。

临行之前,皇帝宣宝玉入宫,问他可还想要求什么恩典。而今元春盛宠,荣府光鲜,家中事事顺遂,宝玉倒也不担心他们,只一样……

“臣姑家有一幼妹,素来聪慧,打小与臣感情深厚,如今一走,很是放心不下,望陛下多加关照。”

皇帝早就听过黛玉的事迹,闻言便笑道:“那孩子朕见过,的确是个好姑娘,前些日子,嘉妃膝下的小公主病重,还是请了她来医治,小公主在转危为安。”

皇帝一道旨意下来,黛玉便被封了县君。

黛玉作为林尚书之女,正值妙龄,才貌双全,且在外素有嘉名,而今又封了县君,得到了朝廷的认定,成了京中豪门媳妇的热门第一人选,提亲的都踏破林家门槛儿。

宝玉走后,孙绍祖被查,数罪并罚,流放东北;贾政连升两级,做了工部员外郎;贾珠也结束了外放生活,调回了京中翰林院。

而今贾珠归来,贾兰本想奔赴前线,最终被李纨以“年纪太小”为由留在了家中。王夫人有儿孙日日承欢膝下,对宝玉的挂心也淡了几分。

进了正月后,天气越发冷了起来。好在大军连连有捷报传来,不光打赢了蒙古的先头进攻部队,还深入腹地,收复了原被蒙古掠走的五个州城。

宝玉在家书中也道,北地苦寒,自打入了冬后,更是缺食少药。大军宜静不宜动,正安营扎寨,等开春以后再行进攻。好在对方也被大周军队打怕了,早就龟缩城中,闭门不出,倒也省了不少力气。

秋爽斋中炭火烧得极是暖和,黛玉被探春请来做客,一进屋子就解了披风,笑道:“外头都说,你们府上俱是习武之人,几位姑娘都是身怀绝技,大冬天里破开河冻游水想来也使得,怎么屋里烧得这般暖和?”

探春无法,只得亲自起身给黛玉了一杯凉茶,笑道:“老祖宗刚走,她年纪大了,经不住冷,我才叫人把屋子提前烧得暖和些,却不想林姐姐是再不怕冷的。”

黛玉将那凉茶一饮而尽,道:“你这丫头,就是多话。今儿找我过来,可是有事?”

探春将宝玉家书递给黛玉:“不是什么大事,林姐姐且看看,看完了也与我拿个主意。”

黛玉一目十行看完宝玉写来的家书,蹙眉道:“军士们在前线的确不易,这粮食还好,只是我听得,莱城已经爆发时疫。他们跟那边又挨得近,要说解这时疫,有几味药旁的地方难寻,倒是我们药王谷还有些多,正好运去。”

二人约好启程时日后,探春谢了又谢。

黛玉心中挂念北地战事,不欲多待,辞了贾母那边来请用膳的鸳鸯后,便同探春告辞出门。

探春一路将黛玉送至西门,见到门有一青衣公子静立等候。

探春对着黛玉抿嘴一笑:“我和四妹妹前儿还说呢,京里头提亲的人怕是要踏破姑父家门槛儿了,也不知道姐姐到底喜欢什么样儿的,是高的?瘦的?有才学的?还是有爵位的,却不想这就有了。”

黛玉红着脸往探春腮上一拧:“不许胡说,这是我师弟,四王妃的表弟。李湛,还不过来见过三姑娘?”

李湛对着探春作揖道:“在下李湛,问三姑娘安。师姐脸皮薄,姑娘莫要打趣。”

探春捂着被黛玉拧过的脸颊,抱着黛玉胳膊,在后者耳畔小声道:“林姐姐要知道,我二哥哥可是想你想得紧呢,你若是不中意这个师弟,也不喜欢外头那些公子们,不如考虑考虑做我嫂子。”

黛玉气得在探春身上拍了一下:“你这丫头,再这么打趣我,我可就不来了。再说而今前线吃紧,家中父母一心挂念北地战事,我也一样,哪里还能在乎这些儿女之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